【屏南疾控提醒】科学预防,远离“两热”——基孔肯雅热与登革热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15 12:07 1

摘要:大家好! 国庆假期刚过,不少朋友从外地返乡,人员流动增加也让 “蚊媒传染病” 的防控风险有所上升,需要大家格外留意。 所谓 “蚊媒传染病”,简单说就是蚊子在叮咬人时,把身上携带的病毒或寄生虫 “送” 进人体引发的疾病。其中,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是当前需要重点防范

大家好! 国庆假期刚过,不少朋友从外地返乡,人员流动增加也让 “蚊媒传染病” 的防控风险有所上升,需要大家格外留意。 所谓 “蚊媒传染病”,简单说就是蚊子在叮咬人时,把身上携带的病毒或寄生虫 “送” 进人体引发的疾病。其中,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是当前需要重点防范的两类,它们主要通过伊蚊( “花蚊子”)叮咬传播。 为了您和家人的健康,在此特别提醒大家做好两件事:

主动了解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的防控知识,知道它们的传播途径和症状表现,做到心中有数。 积极落实防控措施,比如清理家中积水、做好驱蚊防蚊,从源头减少蚊子滋生,不给病毒传播留机会。让我们一起行动,共同筑牢健康防线!

一、病原体和传播媒介

传播媒介相同,都是通过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叮咬传播。

图片来源:中国疾控中心

二、易感人群

人群均普遍易感。

感染基孔肯雅热后可获得持久的免疫力。

初次感染登革热后对相同血清型产生持久的免疫力,但对不同血清型登革病毒不能形成有效保护,再次感染不同血清型登革病毒可能增加重症风险。

三、潜伏期

基孔肯雅热:一般为1~12天,通常是3~7天。

登革热:一般为1~14天,通常是5~9天。

四、典型症状对比

1.相同点

均可出现高热、皮疹、关节痛等症状。

2.不同点

基孔肯雅热:

表现为游走性小关节(如手腕、踝趾等)痛,急性期多关节疼痛、肿胀或僵硬,晨间痛感较重,严重者无法活动;通常1~3周可缓解,部分病例关节痛可持续数月。

皮疹多在发病第2~5天出现,通常在躯干、四肢伸侧、手掌和足底出现红色斑丘疹或紫癜,疹间皮肤正常,部分伴瘙痒,数天后消退,可伴脱屑。

登革热:

起病急,突发高热,伴疲乏、厌食、恶心,头痛、眼眶痛、肌肉及骨关节痛等明显症状。

皮疹症状多于病程第3~6天在头面部、四肢出现充血性皮疹或点状出血疹。典型皮疹为见于四肢的针尖样出血点及“皮岛”样表现等,多有痒感,不脱屑,持续3~5天。

部分病人还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血表现,如皮下出血、注射部位瘀点、牙龈出血等;严重可出现皮下血肿、血尿、脏器损伤等症状。

五、预防措施

1.家里:让蚊子“无家可归”

翻盆倒罐,清理家中花盆托盘、地漏里的积水;水生植物经常换水(水里易孳生蚊子幼虫),每周给花草换水时应洗干净容器,暂时不用的瓶瓶罐罐要将其倒扣放置。

睡觉时挂蚊帐,在家中安装纱窗、纱门,阻止蚊子进屋。

屋里可以使用传统蚊香、电热蚊香液、杀虫气雾罐(选正规产品),也可以使用电蚊拍“物理消灭”。

2.户外:别让蚊子“盯上你”

白天(尤其是上午6至8时和下午5至7时)去公园、绿化带等蚊子多的地方,应尽量穿着浅色长衣长裤。

裸露的皮肤可涂抹驱蚊液(含避蚊胺、羟哌酯等成分的效果好),注意按照说明涂抹。

小区、工地等公共区域要及时清理积水,如下水道疏通、废旧轮胎打孔、堵塞易积水的树洞等。

六、健康提示

1、若您在国庆期间有外出旅行经历,返家后请务必密切关注接下来14天内的身体状况,做好健康监测。一旦出现发热、头痛、肌肉酸痛、皮疹等不适症状,需及时就医,并主动告知医生您的旅行史,以便得到精准诊断与治疗。

来源:东南沿海消息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