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岩松新作:上海“天空方舟”已封顶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14 20:47 1

摘要:如今,这片旧厂区以“张江之尚”之名重生。由普利兹克奖得主安藤忠雄领衔,联手姜平、马岩松、柳亦春、刘宇扬、庄慎、王硕、张斌、刘珩、雅克·费尔叶、祝晓峰、德怀特·劳等国内外知名建筑师对其进行集群设计,上海建工一建集团总承包建设,总投资超67亿元,将水泥厂改造为总建

上海张江水泥厂位于张江城市副中心,曾是上海三大水泥厂之一,1971年建成,见证了上海近50年城市建设发展,后于2013年基本停产。

如今,这片旧厂区以“张江之尚”之名重生。由普利兹克奖得主安藤忠雄领衔,联手姜平、马岩松、柳亦春、刘宇扬、庄慎、王硕、张斌、刘珩、雅克·费尔叶、祝晓峰、德怀特·劳等国内外知名建筑师对其进行集群设计,上海建工一建集团总承包建设,总投资超67亿元,将水泥厂改造为总建筑面积约44万平方米的复合型园区,汇聚研发、文化与商业等多种功能。

立于川杨河北畔的万米仓,是水泥厂内现存面积最大的建筑。它曾是原料入厂的第一站,如今在MAD建筑事务所马岩松团队的构思下,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设计师保留了原有厚重的墙体,以一个悬浮的“天空方舟”取代旧屋顶,将办公空间轻盈地托举于半空。远远望去,仿佛一艘巨轮停泊在历史的地平线上,为衰败的工业遗址带去新的生命力。

在“方舟”内部,设计有一个被称为“虫洞”的结构,它不仅是视觉的焦点,也巧妙串联起不同功能区域,模糊了历史与当下的边界,让万米仓成为一个融合办公与城市会客厅的独特空间。

“方舟”主体采用13榀钢桁架,最大单榀重量57.4吨、跨度25.5米,支撑其“漂浮”姿态的是30根高达14米的梭形钢柱,部分钢板厚度甚至达到90毫米。

而连接“虫洞”与“方舟”内部的,是一座长达45米的无支撑钢楼梯。为了避免整体吊装的风险,施工方将其分为五段依次安装,并引入预应力拉索与阻尼系统,有效抑制结构晃动,在实现视觉震撼的同时保障了使用安全。

目前,万米仓已通过上海市优质结构验收,全面进入内部装修阶段。这片曾经的工业现场,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姿态缓缓升起,如方舟般承载着记忆与希冀,静静驶向未来。

目前,万米仓“漂浮的方舟”钢结构施工已完成,整体规模显现,并顺利通过上海市优质结构验收,标志着万米仓全面进入内装阶段。

来源:GA环球建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