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东来遭遇“碰瓷式打假”,自媒体时代正义何在?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5-17 15:39 2

摘要:今年月初,一名自诩为“打假斗士”的玉石博主柴怼怼,在短视频平台上连续发布多条视频,指控胖东来“用低成本玉石牟取百倍暴利”,甚至断言“胖东来3万元的玉不如别家元”。这些极具煽动性的言论迅速在网络上发酵,相关话题阅读量迅速破亿,将胖东来推上了风口浪尖。

今年月初,一名自诩为“打假斗士”的玉石博主柴怼怼,在短视频平台上连续发布多条视频,指控胖东来“用低成本玉石牟取百倍暴利”,甚至断言“胖东来3万元的玉不如别家元”。这些极具煽动性的言论迅速在网络上发酵,相关话题阅读量迅速破亿,将胖东来推上了风口浪尖。

面对汹涌的舆情,胖东来选择了最“笨”却也最直接的方式回应——全面公开经营数据。许昌市市场监管局随即介入调查,结果显示,胖东来和田玉销售额在指定时间段内为9万元,毛利率未超过%,且所有商品均明码标价,鉴定证书齐全。更令人意外的是,玉石业务在胖东来的总销售额中仅占.4%,远非柴怼怼所宣称的“暴利核心”。

在数据公布后,柴怼怼的应对方式却令人咋舌。他不仅未收敛攻势,反而注册小号继续攻击胖东来,甚至在直播中调侃胖东来8年的火灾事故,这场吞噬条生命的悲剧成了他博取流量的新素材。然而,随着胖东来向法院提起0万元名誉权诉讼,以及《人民日报》发文强调依法打击乱怼碰瓷企业行为,抖音等平台对指控类内容实施限流,柴怼怼的态度开始微妙转变。

最终,在直播间里,柴怼怼上演了“痛哭认错”的戏码,但网友却并不买账。细心者发现,其认错视频里仍暗藏带货链接,显然是想在道歉的同时也不忘收割最后一波流量。这种“道歉不忘带货”的行为,无疑加剧了网友对其诚意的质疑。

柴怼怼事件并非个例,它揭开了自媒体时代的一条灰色产业链——碰瓷式打假。部分自媒体将“碰瓷式打假”做成生意,先制造争议吸引流量,再通过直播带货、商务合作变现。即便最终道歉,也能通过碰瓷更高咖位的人让自己赚得盆满钵满。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企业的名誉权,也破坏了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

值得欣慰的是,法治利剑正在落下。随着《人民日报》的发文强调和抖音等平台的审核规则更新,对缺乏证据的指控类内容实施限流,以及胖东来诉柴怼怼案的进展,这些都将对“碰瓷式打假”行为形成有力震慑。一旦胖东来胜诉,或将开创司法先例,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商业诋毁最高可处万元罚款,这对习惯“低成本造谣”的网红无疑是致命打击。

这场风波虽然终将过去,但它留给时代的叩问仍在回响。当自媒体成为“第四权力”,我们该如何平衡监督权与名誉权?当流量经济席卷各行各业,我们又该如何守护商业文明的底线?真正的信任从来不是靠直播间喊出来的,而是在透明与诚信中生长出来的。对抗谣言最好的武器,不是封杀与对骂,而是日复一日做好每一件小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共同守护一个健康、有序、诚信的互联网环境。

来源:网事如烟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