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十月金秋,A股市场迎来“业绩浪”行情。截至10月13日,已有75家上市公司披露前三季度业绩预告,其中84%的公司业绩预喜。飞荣达净利润预增最高达129.96%,三美股份更是交出193.46%的惊人增速成绩单。
«84%公司业绩预喜的秋收行情里,主力资金已悄悄布局这些高增长板块。»
十月金秋,A股市场迎来“业绩浪”行情。截至10月13日,已有75家上市公司披露前三季度业绩预告,其中84%的公司业绩预喜。飞荣达净利润预增最高达129.96%,三美股份更是交出193.46%的惊人增速成绩单。
在创业板一度大跌4%的震荡市中,这些业绩高增长企业犹如秋日里的金色麦田,成为资金避险的首选。就像超市打折时大妈们总能第一时间锁定最实惠的食用油,敏锐的机构投资者已兵分三路:一路扎堆业绩预增龙头,一路抢筹稀土永磁概念,还有一路则悄悄布局存储芯片这个“被卡脖子”的潜力赛道。
01 业绩预增主线:三季报窗口期的确定性机会
今日盘后,多家上市公司密集发布业绩预告,亮眼数据引发市场关注。飞荣达净利润预增110.8%-129.96%,新华保险预增45%-65%,三美股份则凭借氟制冷剂价格大涨,交出171.73%-193.46%的净利润增幅。
这些企业如同校园里的学霸公布成绩单,引发投资者热烈追捧。业绩预增公司主要集中在三大领域:
电子行业延续高景气度,半导体设备企业利和兴宣布推进精密零部件研发项目,为国产替代再添砝码。基础化工领域,三美股份的氟制冷剂价格持续攀升,成为业绩爆发关键推手。机械设备板块同样表现不俗,隆鑫通用净利润预增最高达80.26%。
这些公司业绩增长并非昙花一现。海关总署数据显示,我国进出口已连续八个季度实现同比增长,前三季度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33.61万亿元。宏观经济的持续回暖,为企业盈利增长提供了坚实底座。
02 稀土永磁与存储芯片:双轮驱动的战略资源
今日资本市场最亮眼的风景线,当属稀土永磁板块的集体躁动。银河磁体、新莱福、广晟有色等个股掀起涨停潮,如同春节庙会里最抢手的年货摊位,吸引资金蜂拥而至。
驱动这轮行情的,是供需两端同时发力的产业逻辑:
供应端,我国对稀土实行总量控制,开采指标增长有限。需求端,新能源车、风电等领域对高性能磁材需求持续攀升。就像疫情期间的退烧药,稀土突然成了全球制造业的“必需品”。
更值得关注的是存储芯片赛道。证券日报今日披露,全球存储市场加速复苏,A股产业链公司迎来黄金发展期。自2023年下半年企稳回升的存储市场,在2025年前三季度加速上行,产品价格持续回暖。
机构投资者早已闻风而动。消费电子板块调研热度骤升,立讯精密单月接待500家机构调研,水晶光电、鹏鼎控股等产业链标的同样被机构“踏破门槛”。这些调研活动就像相亲前的摸底调查,往往是资金入场的前奏。
03 白银逼空行情:产业链企业的危与机
当大妈们还在为金饰突破1200元/克捶胸顿足时,一场白银市场的世纪逼空正在上演。10月13日,伦敦现货白银盘中最高触及51.714美元/盎司,续创历史新高。
这场罕见的逼空行情,源于伦敦市场流动性紧缩。白银1个月期隐含租赁利率飙升至42.72%,意味着实物白银极度紧俏。如同疫情期间的口罩抢购,空头被迫高价回补头寸,推动价格螺旋式上升。
A股市场闻风而动,白银有色已收获3连板。但公司今日紧急发布公告,提示“股价短期涨幅较大,后续可能存在下跌风险”。这就像过山车启动前的安全提示,提醒投资者系好安全带。
贵金属的疯狂上涨背后,是全球避险情绪的持续升温。国际金价年内涨幅达58%,创历史新高。在地缘政治紧张与美联储降息预期的双重作用下,贵金属板块仍可能反复活跃,但短期过热引发的波动风险不容忽视。
04 “脱钩”背景下的国产替代:半导体设备的突围战
当美国财长贝森特表示“对华加征100%关税不一定要发生”时,A股半导体板块集体松了一口气。但中国企业并未放松警惕,一场国产替代的攻坚战早已打响。
闻泰科技旗下安世半导体遭遇荷兰政府干预,外籍高管甚至通过法律程序暂停了中方董事职务。这场突如其来的“政变”,给正在剥离手机业务、聚焦半导体转型的闻泰科技带来重大挑战。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今日发表声明,对荷兰政府的干预行为表示“严重关切”。这起事件犹如一盆冷水,浇醒了还抱有幻想的投资者——核心技术必须掌握在自己手中。
利和兴今日公告,拟通过定增募资开展“半导体设备精密零部件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该项目虽处于前期筹备阶段,却代表了国产替代的坚定方向。就像疫情期间自主种菜的都市人,中国企业正在半导体领域开垦自己的“菜园子”。
05 回购增持与项目中标:企业动向暗藏玄机
在市场震荡之际,产业资本的动作往往具有风向标意义。今日多家公司发布的重要公告,为投资者提供了观察窗口:
九安医疗宣布3-6亿元回购计划,中国巨石取得不超过6.3亿元股票回购专项贷款承诺函。这些回购如同上市公司给自己“发红包”,彰显对未来的信心。
北辰实业控股股东拟增持不超2%股份,这就像大股东自掏腰包“加仓”,用真金白银表达对公司前景的看好。
项目中标方面,韩建河山拿下2.07亿元订单,约占去年营收26.29%;和远气体签订7.68亿元供气合同;美丽生态孙公司更是中标23.75亿元EPC项目。这些大单如同企业的“营养套餐”,为后续业绩提供充足养分。
福斯达拟投资约10亿元建设海洋工程项目,这类重大投资如同播种,虽然短期看不到收获,但可能孕育着未来的参天大树。
机构资金已悄然布局。本周全市场共有52只新基金启动认购,环比增长116%,创年内单周发行数量第二高。权益类产品占比超八成,这些新弹药正虎视眈眈地盯着市场回调带来的建仓机会。
就像老农根据节气安排农事,聪明的投资者已开始为三季报行情做准备。业绩预增的稀土企业、机构踏破门槛的存储芯片龙头、以及手握大额订单的基建企业,都可能成为这轮“秋收行情”的赢家。
«以上分析仅供参考,理财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来源:程序员讲故事聊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