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名以色列被扣押人员将分两批获释】以色列接获国际红十字会通知,被哈马斯绑架依然在世的人质,今天(10月13日)将分两批获释:当地时间早上8点(北京时间下午1点),第一批7名被绑架人质在分隔加沙地带南北的“内察里姆”走廊地区获释;当地时间上午10点(北京时间
原创 程墨 远见侃谈 2025年10月13日 13:30
晨雾 / 转帖
一、重大国际新闻解读
1、【20名以色列被扣押人员将分两批获释】以色列接获国际红十字会通知,被哈马斯绑架依然在世的人质,今天(10月13日)将分两批获释:当地时间早上8点(北京时间下午1点),第一批7名被绑架人质在分隔加沙地带南北的“内察里姆”走廊地区获释;当地时间上午10点(北京时间下午3点),剩余的13名被绑架人质从加沙地带南部汗尤尼斯和中部地区获释。
按协议约定,在哈马斯释放20名活着的人质后,也就是当地时间上午10点,以色列将释放1966名巴勒斯坦在押人员和囚犯——其中没有直接参与10月7日大屠杀的嫌疑人,以及哈马斯之前要求释放的几名首脑。在以色列监狱,将被释放的巴勒斯坦在押人员也已登上大巴车。按照以色列方面的说法,一旦确认全部获释人质进入以色列境内,这些大巴车就将发车。
在人质即将获释前前夕,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眼含热泪,对媒体表示:“这是一个感人的夜晚,一个泪水交织的夜晚,一个欢乐的夜晚,因为明天我们的孩子们将回到我们边境。”他说,“我们共同取得了巨大胜利,我们的胜利令全世界惊叹……但我同时必须告诉你们,战斗仍未结束。”
以色列国防军总参谋长扎米尔也宣布哈以战争取得胜利。他说:“我们在过去两年施加的军事压力,加上相应的外交措施,让我们战胜了哈马斯。”
2、【所有加沙隧道网络将被摧毁】以色列表示,在人质获释后,于美国主导的“国际机制”框架内,将清除加沙境内残存的哈马斯隧道网络。以色列国防部长卡茨10月12日发声明称:“释放人质阶段结束后,以色列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将是摧毁加沙所有哈马斯恐怖分子的地道。”
卡茨指出已下令军方为执行这一任务做好准备。按他的说法,剩余地道的清除将作为哈马斯解除武装与非军事化进程的一部分,在美方支持的停火计划后续阶段推进。
哈马斯长期在加沙地下修筑庞大地道网络,既便于在以色列侦察之外活动,也曾有地道穿越边界防护线进入以色列境内,成为突袭通道。自2023年10月7日哈马斯跨境袭击,并引发持续两年的哈以战争以来,以军已摧毁大量加沙地带地道,但卡茨强调仍有“残存”隧道须彻底铲除。
之前没有摧毁这些隧道是因为怀疑人质藏身其中,以军投鼠忌器——如果以军无法证明目标中没有人质,轰炸行动就无法通过严格的内部审核。人质获释后,不管哈马斯下一步是否放下武器,以军都会彻底消除加沙地带对以色列的安全隐患。这是内塔尼亚胡政府坚定不移的目标。
3、【近八成日本人认为特朗普对世界带来负面影响】日本公益财团法人“新闻通信调查会”10月12日公布一份调查报告,近八成日本人认为特朗普对世界带来负面影响。看来,我对特朗普的看法,与绝大多数日本人相同。
这份针对日本成年人的民意调查显示,有79.4%的受访者认为,今年1月上任的特朗普“对世界带来负面影响”,仅17.7%认为“带来积极影响”。
在谈到被视为可能威胁世界和平的国家,受访者首先想到的是俄罗斯(34.3%),其次是某个国家(24.3%)。值得注意的是,美国被视为日本安全威胁的比率较去年上升10.9%,达到17.5%,已超过朝鲜的12.1%,名列第三。这个令我大为困惑——日本人怎么会认为美国对日本是安全威胁?可能部分日本人认为美国会随时出卖日本吧。
至于媒体信任度,日本放送协会(NHK)得分最高为66.8分,报纸66.2分,民营电视台60.1分,广播55.4分,互联网最低,为47.4分。这个跟我的评判差不多,NHK确实是日本媒体中最靠谱的。
二、俄乌战争最新动态与评论
1、【美国情报助乌打击俄纵深目标】英国《金融时报》10月12日报道,美国数月来向乌克兰提供情报,协助乌对俄罗斯境内能源设施实施远程打击,目的在于削弱俄经济并施压俄总统普京回到谈判桌前。
美方情报不仅帮助基辅锁定远离前线的重要能源目标,包括炼油厂等关键装置,还在航线规划、飞行高度、出击时机等方面为乌方提供细致支持,使乌方远程攻击无人机能够规避俄防空系统,突防能力大幅增强。
报道援引熟知行动的消息人士称,美国在打击筹划的各个阶段均有深度参与:乌方选择目标后,美方补充提供有关设施脆弱点的情报,帮助乌方制订具体的打击方案。美国共享的情报使乌克兰得以对远离前线的俄罗斯重要能源资产实施打击,其中包括多家炼油厂。消息人士称,这是一项旨在削弱俄方经济实力的协调行动。
早在10月初,两名美国官员曾透露,华盛顿已同意向乌方提供针对俄罗斯远程能源基础设施目标的情报,并正在权衡是否提供可用于这类打击的导弹;美方同时也曾敦促北约盟友提供类似支援。
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10月初曾指责华盛顿及其北约盟国“定期”向基辅提供情报。他说,北约与美国的整个情报系统,向乌克兰提供支持“是显而易见的”,北约实际上卷入了对俄罗斯的战争。
2、【法国总统马克龙称将向乌提供关键支持】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10月12日说,他在与法国总统马克龙通话时,要求对方提供更多防空系统和导弹。
法国总统马克龙10月12日表示,法国谴责俄罗斯对乌克兰基础设施的袭击,并正与伙伴合作恢复对乌克兰的关键支持。马克龙所说的关键支持可能是指向乌方提供打击俄罗斯纵深目标的情报,以及导弹、滑翔炸弹等远程打击武器。
3、【泽连斯基两天内第二次与特朗普通电话】10月12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 X(推特)上发文称,“我刚刚与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进行了交谈——这是两天内的第二次——今天的谈话也非常富有成效。”
他说,“昨天,我们商定了今天要讨论的一系列议题,我们涵盖了局势的所有方面:保卫我国的生命、加强我们的防空能力、复原力和远程能力。我们还讨论了与能源部门相关的许多细节。特朗普总统对正在发生的一切非常了解。"他表示,特朗普同意继续对话,“我们的团队正在做准备”。
10月11日,泽连斯基与特朗普通了电话。媒体报道称,谈话的话题之一是乌克兰获得战斧远程导弹的可能性。
泽连斯基24小时内与特朗普两次通电话,表明美国通过北约向乌克兰出售战斧导弹的概率大幅增加。双方之所以频繁电话交流,猜测主要是确定战斧导弹使用的限制性规则。
4、【泽连斯基暗示正在就美国向乌提供战斧导弹进行密集交流】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10月12日晚间对全国例行视频讲话中表示,俄罗斯担心美国会向基辅转让战斧远程导弹,因此,这种压力可能有助于结束战争。
他说:“我们正在与美国密切合作,以加强我们自己——我们的防空能力,我们所有的防御能力:主要是爱国者、其他系统,以及我们的主动作战和远程能力。我们看到和听到俄罗斯担心美国向我们提供战斧的可能性。这是一个信号,表明这种压力可以有效实现和平。”
泽连斯基宣布与特朗普达成共识,称两国高层代表和军队将“致力于处理总统间讨论的所有问题”,其中也包括能源和天然气供应。他说:“感谢特朗普总统。我们指望很快有结果。”
看泽连斯基的最新表态,乌方获得美国战斧巡航导弹的可能性很大。不过,公开资料显示,战斧巡航导弹主要通过军舰(海基)发射,没有空射型号,陆基战斧则极为敏感,几乎所有专业人士均认为乌克兰无法获得战斧导弹。最终战斧导弹能否出现在乌克兰战场,目前还无法确定。
特朗普美国当地时间10月12日晚在飞往以色列的“空军一号”上对随行记者说,他与泽连斯基讨论了乌克兰的武器要求,包括战斧导弹。若普京不愿意停止战争,他可能提供这种导弹,但也可能不会。这种车轱辘的屁话,等于什么也没说。
5、【乌袭击俄占领区一个大型购物中心】很多亲乌人士认为乌方应该对等打击一些俄方民用目标,我是对此坚决反对的。今天我看到一个令人震撼的视频:10月11日深夜,位于乌克兰顿涅茨克的Sigma购物中心遭乌军方炮击,随后引发的大火烧毁了整个建筑。
因为购物中心深夜无人,因此没有造成较大的平民伤亡。我宁愿相信这是误击,或者有确切的情报表明这个购物中心成了俄军兵力和装备集结地,而非乌方蓄意攻击平民目标。
俄方媒体10月12日报道称,10月11日乌克兰武装部队炮击了顿涅茨克地区的Sigma购物中心,导致其起火并造成11人受伤。不过,俄罗斯和乌克兰官方都罕见地保持沉默。
6、【经济刺激已经不起作用,俄遭遇征兵困难】独立俄语媒体“Idel Realii” 10月12日报道,俄罗斯各地通过高额财政激励措施增加征兵的努力正在失去作用,俄军征召合同兵工作日益困难。
俄罗斯征兵办公室的员工表示,即使在提供最高经济激励的地区,与俄国防部签订合同的人数也没有增加。这是因为每个想“从战争中赚钱”的人都已经报名了。
俄汉特-曼西自治区目前提供最高的一次性奖金,为320万卢布(约合39300美元),俄罗斯各地征召新兵的奖金不断加码,平均每三到四个月增加50万卢布(约合6100美元)。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2025年3月决定将一次性奖励增加到310万卢布(约合38100美元),但并未导致新兵的涌入。
西伯利亚地区征兵办公室人员称,最近只有“极高龄”和患有慢性病的新兵才报名。目前俄军合同兵平均年龄达45岁,即使这样也很难招募到足够数量的兵员。
伊尔库茨克州北部征兵人员称,几个月来,新兵招募确实日益困难。多数人总是询问有关军人的经济待遇和福利问题,例如子女优先教育、贷款延期和债务减免——这表明那些有意报名的人只是出于经济动机。
报道称,俄罗斯国防部一直在试图通过广告招募人员——特别是在8月15日在阿拉斯加举行的美俄峰会之前——声称战争即将解决,因此新兵应该“在和平到来之前获得数百万美元”。那波报名高潮过去后,现在吸引新人更加困难——由于合同兵都是派往前线执行突击任务,平均存活不到一年,因此再高的待遇也难以吸引到合格的兵员。
俄军招募人数的减少,以至于无法弥补其战场损耗,而且伤员除非严重残废无法走动,根本不允许退役,还得重返战场,这使得俄军内部不满情绪高涨,战斗力快速下降。
(前线俄罗斯合同兵)
7、【俄一周内动用超三千架无人机袭击乌克兰】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12日表示,过去一周,俄军持续对乌克兰多地实施空袭和炮击。俄军在本周的袭击中使用了超过3100架无人机、92枚导弹及约1360枚精确制导炸弹。
泽连斯基称,俄罗斯加大了对乌城市及能源设施的打击力度,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基础设施损毁。
从俄乌双方每天公布的战况来看,俄乌战争的规模确实在二战后前所未有,乌方每天歼灭号称世界第二军事强国的俄军1000多人,而且伤亡比达到1.3:1。这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据。
许多人怀疑乌方公布的俄方战损数据的真实性,亲俄人士更是对此嗤之以鼻,但这场网络直播的战争,第三方独立机构和英美情报机构评估的俄军战损,跟乌方公布的数据极为接近,相互印证,我是深信不疑的。
8、【俄乌最新战况简介】乌军“艾达尔”第24独立突击营的部队与第33独立突击团一起,10月12日成功收复了扎波罗热州的马里谢尔巴基村,并升起了乌克兰国旗。
过去一天中,俄军伤亡1140人,双方接触线无明显变化。
让我们持续恒切祷告:愿上帝赐下和平,止息战争;让恶人得报应,善良者受庇护。
三、回复读者询问与辟谣
1、中国企业控制了稀土全球产业链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是中国企业掌控了全球矿产资源,还是拥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稀土提炼技术,或者两者兼有?
答:这个问题最近10多年来,我写过专门的科普文章,做过无数次的回应,眼下绝不敢再胡言乱语。我维持过去10年的科普分析不变。简单地说,稀土资源全球储量极为丰富,且广泛应用已经有超过60多年的历史,中国企业40年前对外稀土出口为零。最近20年逐步掌控全球稀土产业链,是因为国外对稀土提炼的环保要求极高,使得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在中国强大的产能面前被市场淘汰。就像中国钢铁产业碾压全球,并非只有中国拥有铁矿资源,或者拥有最先进的钢铁冶炼技术,环保要求、产业政策扶持形成的低成本优势,才是中国企业打败国际同行、形成事实上行业垄断的关键。
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资料,可以佐证全球稀土单一来源并非不可替代:2010年中国对日本实施严格的稀土出口管制,日本被迫通过稀土开发、回收、替代三招,两年内将对华稀土进口依赖降低了超过50%,对日本各产业链没有造成明显的伤害。当然,不是所有国家都有日本的经济和科技实力,能复制日本的路径。
正是出于对供应链安全的担心,欧盟于2024年出台《关键原材料法案》(CRMA),设定2030年关键原材料本土至少开采10%、加工40%、回收25%,以及单一来源国年消耗占比不超65%的目标。美国、日本、欧洲、澳大利亚和一些东南亚国家,近两年已经开始稀土产能重建,部分产能今年已经开始释放,完全满足他们的使用需求可能再需要2-3年时间,而全球市场储备可能不到一年。就此而言,极端情况下,确实能造成较大的短期冲击。但是,照目前各国顾忌供应链安全而加大对稀土开发投资的趋势,两年后全球稀土行业的产能就可能过剩。
若出现稀土供应中断的极端情况,导致稀土价格成10倍、数十倍增长,甚至威胁到美国的国家安全——因为它的市场总需求规模不大(美国每年进口稀土总额不到2亿美元),在国家紧急干预下加大投入,欧美日澳和一些东南亚国家就能快速重建和扩大稀土产能,全球稀土产能过剩的时间会提前到来,因为稀土断供带来的产业伤害,绝不会像一些媒体和专家分析的那样,会影响全球数万亿美元、数十万亿美元的产业,比如使美国所有芯片和高尖端武器无法生产,进而打击美国和西方国家整个芯片、AI产业链,极大地削弱美国军事实力等。这根本就是对稀土产业一无所知者的天方夜谭。
我只能说,极端情况下,短期确实对美国相关产业造成较大冲击,但实际最终影响可能不及专家们所说的万分之一。对此我们一定要有非常清醒的认识。最重要的是,我们不应当总是为美国人操碎了心,而应当多为自己想想。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我知道当下说真话很难、很危险,但基于维护国家利益和对同胞的爱,我不忍在这个常识问题上,为了迎合狭隘的民族主义,跟着一些不负责任的媒体和专家瞎起哄。我昨晚跟DeepSeek和豆包有一个深聊,豆包受虚假信息的污染比较厉害,而一向被我看不上的DeepSeek,却在这个问题上与我不谋而合,给出了相当专业、全面和负责任的结论,令我对DeepSeek刮目相看。这也给了我今天敢就这个问题多说几句的勇气——因为国内人工智能给出的信息,都是经过严格合规审查的。
我也特别恳请大家不要追问这类涉及国内的问题,这让我提心吊胆而身心俱疲。再劝大家不要焦虑,相信中国发展会越来越好。
2、我觉得哈马斯绝不会放下武器,你的预测太乐观了。
答:我没有说哈马斯甘心放下武器,我只是强调他们走投无路,别无选择。同意放下武器,哈以战争现在就结束了;不同意放下武器,以军就会恢复军事行动——无论哈马斯做怎样的选择,这场战争带来的最终结果是一样的:加沙地带哈马斯和其他极端武装组织完全覆灭。区别在于,现在结束战争,可以拯救哈马斯等极端组织成员和巴勒斯坦平民大约5000条人命。
3、在中东国家和巴勒斯坦自治政府的坚决要求下,加沙地带会否移交给巴勒斯坦自治政府管理?
答:至少10年内没有一丝一毫的可能,或许永远都不可能——除非巴勒斯坦人愿意跟以色列和平相处,并接受以色列同意的“两国方案”——这在至少10年内没有任何可能性。
我们一定要牢记:国家、民族之间的大规模残酷战争,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绝不可能在谈判桌上得到。在发生10月7日哈马斯对以色列平民的大屠杀事件后,让以色列在“两国方案”上做出重大让步的可能性已经归零。
信息来源:2025-10-13 微信公号 远见侃谈
ID:cmyjts
来源:晨雾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