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肥胖及代谢性疾病人群扩容,减肥药赛道迎来爆发式增长,各类新药品种加速迭代,产业链上下游上市公司业绩与股价同步走强。从单靶点到多靶点,从注射剂到口服制剂,这场"减重革命"正重塑医药市场格局,也催生了一批业绩亮眼的受益企业。
随着肥胖及代谢性疾病人群扩容,减肥药赛道迎来爆发式增长,各类新药品种加速迭代,产业链上下游上市公司业绩与股价同步走强。从单靶点到多靶点,从注射剂到口服制剂,这场"减重革命"正重塑医药市场格局,也催生了一批业绩亮眼的受益企业。
主流减肥药品种:从单靶点到多靶点的升级之路
当前减肥药市场以GLP-1(胰高血糖素样肽-1)及其复方制剂为主流,依据靶点数量和作用机制可分为三大类,临床减重效果不断突破。
1. GLP-1单靶点激动剂:市场基石品种
作为减肥药赛道的"开山鼻祖",这类药物通过延缓胃排空、抑制食欲发挥减重作用,同时具备降糖功效,是肥胖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优选。
- 代表药物:诺和诺德的司美格鲁肽(Wegovy)、华东医药的利拉鲁肽、仁会生物的贝那鲁肽。其中司美格鲁肽临床减重幅度可达13%—17%,且已获批用于治疗伴有中晚期肝纤维化的代谢功能障碍相关性脂肪性肝炎(MASH),进一步打开适应症天花板。
- 特点:技术成熟度高,临床数据丰富,国内已有两款短效制剂获批上市,但需每周注射且存在体重反弹风险。
2. 双靶点激动剂:新一代主力品种
在GLP-1基础上新增GIP(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或GCG(胰高血糖素)靶点,通过多重机制增强减重效果,成为当前研发热点。
- GLP-1/GIP双靶点:代表药物包括礼来的替尔泊肽(减重幅度20%—24%)、恒瑞医药的HRS9531、博瑞医药的BGM0504。其中恒瑞医药的HRS9531在Ⅱ期临床中实现36周平均减重22.8%,优于国际同类产品。
- GLP-1/GCG双靶点:信达生物的玛仕度肽表现突出,作为全球首个获批的该类减重药物,可增加能量消耗、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临床减重幅度达16%—18%,已实现全渠道上市。
- 特点:减重效果显著优于单靶点药物,同时能改善血脂、血尿酸等代谢指标,适用人群更广。
3. 长效及口服制剂:解决用药便利性痛点
为改善注射给药的依从性,长效制剂和口服剂型成为技术突破方向,是未来市场竞争的关键领域。
- 长效制剂:银诺医药的依苏帕格鲁肽α作为人源长效GLP-1受体激动剂,上市四个月销售额即达3814.4万元,其肥胖适应症正处于IIb/III期临床试验阶段。
- 口服制剂:恒瑞医药的口服小分子GLP-1激动剂HRS-7535已获得Ⅱ期临床试验许可,口服司美格鲁肽需搭配SNAC中间体促进吸收,解决了多肽药物口服生物利用度低的难题。
- 特点:大幅提升患者用药便利性,有望降低体重反弹率,是实现长期体重管理的核心方向。
受益上市公司图谱:产业链各环节全面开花
减肥药的爆发式需求沿着"上游原料—中游CDMO—下游制剂"全产业链传导,A股与港股市场均涌现出一批涨幅显著、业绩高增的代表企业。
1. 下游制剂企业:创新药龙头直接受益
具备自主研发能力的制剂企业凭借产品获批实现业绩爆发,成为赛道核心受益者,港股与A股呈现齐头并进态势。
- 港股阵营:银诺医药作为"减肥药新贵",上市首日暴涨2.06倍,市值突破260亿港元;信达生物因玛仕度肽上市年内涨幅达167%,上半年总产品收入同比增长超35%;派格生物医药、九源基因年内涨幅均超97%,后者手握国内潜在首款司美格鲁肽生物类似药。
- A股阵营:博瑞医药凭借BGM0504的优异临床数据及与华润三九的合作,年内涨幅超260%;常山药业、圣诺生物、翰宇药业均实现年内翻倍增长,其中翰宇药业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幅达566%;华东医药依托国内首款GLP-1生物类似药利鲁平快速抢占市场,丽珠集团的司美格鲁肽注射液上市申请已获受理。
2. 中游CDMO及原料药企业:需求爆发的最大赢家
GLP-1类药物的规模化生产依赖多肽合成技术,具备产能优势和技术壁垒的CDMO(合同研发生产服务)及原料药企业直接受益于订单激增,业绩确定性最强。
- CDMO龙头:药明康德的多肽和寡核苷酸药物(TIDES)业务成为增长引擎,受益于全球减肥药需求,中报净利实现翻番,2025年计划将产能提升至10万升;凯莱英作为礼来长期合作伙伴,凭借多肽业务实现业绩增长,股价一度涨停。
- 原料药龙头:圣诺生物的司美格鲁肽原料药全球市占率超30%,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86%;诺泰生物突破长链多肽规模化生产瓶颈,单批次产量达10公斤级,替尔泊肽原料药获FDA DMF全球首家认证,一季度业绩同比增幅130%;翰宇药业则以利拉鲁肽原料药出货为主,实现扭亏为盈。
3. 上游关键辅料企业: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
口服减肥药和注射剂的生产带动关键辅料需求,细分赛道龙头企业间接受益。
- 金凯生科的小分子吸收增强剂SNAC中间体是口服司美格鲁肽的必需成分,直接受益于口服制剂研发热潮。
- 争光股份提供的多肽固相合成载体,已应用于利拉鲁肽等多款GLP-1类药物生产,成为产业链不可或缺的一环。
赛道前景与投资逻辑:创新与产能是核心竞争力
艾媒资讯数据显示,国内肥胖及糖尿病患者合计超2.5亿人,减肥药市场具备千亿级潜力。从投资角度看,具备以下特征的企业更易持续受益:制剂企业需拥有临床数据优异的管线,如恒瑞医药的双靶点药物、信达生物的玛仕度肽;CDMO及原料药企业需具备规模化产能和国际认证,如药明康德的产能扩张计划、诺泰生物的技术壁垒;同时需关注口服制剂、长效剂型等技术突破方向的先行者。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赛道前景广阔,但部分企业存在估值过高、业绩与基本面背离的风险。投资者需聚焦具备核心技术、明确商业化路径的企业,规避单纯概念炒作标的。随着国产药企在多靶点药物领域实现"弯道超车",减肥药赛道的国产替代浪潮正加速到来。
本文内容来源于公开信息,文中涉及股票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需根据股票走势和估值,谨慎投资,不建议在股价过高脱离公允估值时购买。
来源:人在江湖大道至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