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讲堂之元曲诵读与赏析(5)——关汉卿《窦娥冤》第三折(滚绣球)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5-17 15:00 2

摘要:关汉卿,生卒年不详,号已斋叟,元代杂剧作家,与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他一生不屑于做官,生活在底层人民之间,是当时杂剧界的领袖人物。其代表作有《窦娥冤》《救风尘》《单刀会》等,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和昂扬的战斗精神,深刻地再现了社会现实。他敢于以杂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

——习近平

《窦娥冤》第三折(滚绣球)

有日月朝暮悬,

有鬼神掌着生死权。

天地也!

只合把清浊分辨,

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

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

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

天地也!

做得个怕硬欺软,

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

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

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赏析

关汉卿,生卒年不详,号已斋叟,元代杂剧作家,与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他一生不屑于做官,生活在底层人民之间,是当时杂剧界的领袖人物。其代表作有《窦娥冤》《救风尘》《单刀会》等,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和昂扬的战斗精神,深刻地再现了社会现实。他敢于以杂剧创作积极入世、为人民大声疾呼,形成主题深刻、结构严谨、形象活泼鲜明、语言泼辣质朴的杂剧特色。元末熊梦祥评价关汉卿“生而倜傥,博学能文,滑稽多智,蕴藉风流,为一时之冠”(《析津志》)。关汉卿一生“不屑仕进”,生活在底层人民中间。元代的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关汉卿不满社会现实,借杂剧来揭露黑暗现实,寄托自己的社会理想。他的戏曲作品题材广泛,大多揭露了封建统治的黑暗腐败,表现了古代人民特别是青年妇女的苦难遭遇和反抗斗争。他在《〔南吕〕(一枝花•不伏老)》中自述“通五音六律滑熟”,“我也会吟诗,会篆籀,会弹丝,会品竹。我也会唱鹧鸪,舞垂手,会打围,会蹴鞠,会围棋,会双陆”,“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可见他多才多艺、个性孤傲、愤世嫉俗。王国维曾说,《窦娥冤》“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宋元戏曲史》)。本篇选自《窦娥冤》第三折。第三折的主要情节是窦娥在屈打成招之后被押赴法场,为表明自己委实冤枉罚下三桩誓愿——死后将血溅白练而血不沾地、六月飞雪遮掩尸首、楚州亢旱三年,结果一一应验。《窦娥冤》是中国古典十大悲剧之一,属于元杂剧中的“本色派”作品,说白凝练而又生动流畅,唱词优美而又节奏鲜明,深刻地展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我们看《滚绣球》这支曲子写了什么。正如光阴昼夜由日月掌管,生死大权由鬼神操控,个人的命运并不能掌握在自己手中。而有着生死大权的天地鬼神,却分不清盗跖这样的坏人和颜渊这样的好人,颠倒是非黑白!做善事的人既贫穷又短命,作恶多端的坏人却能够安享富贵与长寿,这是多么的不公平啊!原来天地鬼神是这般欺软怕硬、顺水推舟,并没有什么公道可言。那么,我不禁想问问天地——你们不能区分好歹善恶,错误地判断好人与恶人,又凭什么拥有掌控生死的大权?“天地也”“地也”“天也”,这是窦娥临刑前反复呼告,指斥天地。曲词将“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与“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进行对比,彰显掌管生死大权的“天地”之荒谬。“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或质问,或慨叹,高亢激越,酣畅淋漓,抒发了窦娥对世道不公的满腔怨恨。为什么窦娥要指天斥地?按照封建社会的观念,天地鬼神明察世上是非,主持人间公道。封建官吏为了愚民,也每每以青天自况。所以文中的“日月”喻君临天下的皇帝,“鬼神”喻掌握百姓生杀大权的官吏。窦娥指斥天地不公,质疑天地的权力,充分表现了她的觉醒意识和强烈的反抗精神。可是最终她的冤屈却要寄希望于天地显灵,自己无能为力。因此,窦娥的矛盾其实折射出了百姓的无奈。

撰稿:黄文静

诵读赏析:郭霄

栏目介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演进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元曲是元代文学的代表形式之一,是继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之后,我国文苑里的又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元曲语言通俗优美、题材广泛、风格独特,反映了当时社会风貌和人民生活。

由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新华网联合主办,中广联合会有声阅读委员会和中国和平出版社承办的“未来讲堂——经典元曲诵读与赏析”活动,是继“未来讲堂——经典宋词诵读与赏析”、“未来讲堂——名家诵读赏析经典古诗词”活动之后,为两岸广大青少年精心准备的又一份国学大礼,旨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流传千年的经典元曲迸发出新的生命力,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绽放出新的时代意义。

两岸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 推荐阅读 ★

京彩台湾

来源:京彩台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