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前几天翻看朋友圈,看到老同学发了条动态:“算命的说我今年犯太岁,果然项目黄了,升职无望,真是命啊!”配了个苦笑的表情。底下不少人安慰:“放宽心,明年就好了。”
前几天翻看朋友圈,看到老同学发了条动态:“算命的说我今年犯太岁,果然项目黄了,升职无望,真是命啊!”配了个苦笑的表情。底下不少人安慰:“放宽心,明年就好了。”
这种场景何其熟悉?我们身边总有人把不顺归咎于“命运”,却不知命运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剧本,而是一场可以干预的直播。
《了凡四训》这部流传400年的家训,道破了天机:“命是定数,运是改变,所谓的逆天改命,逆的不是天,而是自己的本能。”这句话,值得每个想改变现状的人细细品味。
这不就像现在的我们吗?被各种测试和标签定义——“你性格内向,不适合销售”“你是金牛座,肯定爱钱”“你原生家庭那样,未来也就这样了”……慢慢地,我们也信了这些“定数”,活成了别人预言的样子。
改变的不是外在的“天”,而是内在的“本能”。什么是本能?就是那些不假思索的反应、根深蒂固的习惯、舒适区里的行为模式:
要改运,先要看清自己有哪些限制性的本能。不妨对照看看,你是否也常被这些本能掌控:
事情不顺,第一反应是怪环境、怪别人、怪命运?这是自我保护的本能在作祟。了凡在认清命运后,没有抱怨天道不公,而是反省自身,这才找到了改变的钥匙。
只顾眼前舒服,不管长远发展?这是大脑趋利避害的本能。了凡发愿行善三千件,历时十余年,靠的就是打破短视,坚持长期主义。
按习惯生活,不愿改变?这是大脑节能的本能。了凡每天记“功过格”,就是通过持续记录打破无意识的惯性。
《菜根谭》说:“为善不见其益,如草里冬瓜,自应暗长。”改变的本能就像拔除杂草,需要持续不断的努力。《了凡四训》给了我们三条切实可行的改运之道:
了凡每日三省吾身,我们至少可以每天睡前问自己三个问题:今天说了不该说的话吗?做了不该做的事吗?动了不该动的念头吗?小错及时改,大错自然少。
别把“行善”想得多宏大。同事沮丧时的一句鼓励,地铁上的一个让座,甚至对外卖小哥的一声“谢谢”,都是善的种子。了凡从小事做起,我们亦然。
《周易》云:“谦谦君子,卑以自牧。”谦逊不是自卑,而是知道人外有人,始终保持空杯心态。了凡每进一步都更加谦卑,因为这能让他看到更多成长空间。
回到我那位认命的老同学。我给他讲了了凡的故事,他半信半疑:“都21世纪了,这一套还管用吗?”
我反问他:“如果你相信自己注定碌碌无为,那你还会全力争取吗?如果你认定项目必然失败,你还会坚持到底吗?”
他沉默了。
心理学有个“自证预言”——你相信什么,就会朝着那个方向努力,最终让预言成真。认命,本身就是最可怕的命。
《了凡四训》最动人的地方,不是它提供了什么神奇的改运术,而是它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改变的可能,关键在于是否愿意与自己的本能作战。
了凡用一生证明:改变本能虽难,但值得。它不像换个发型那样立竿见影,而像竹子生长——前四年只长三厘米,从第五年开始,每天三十厘米的速度疯长。
那些看似突然的好运,其实都源于对抗本能的默默积累。
此时此刻,如果你对现状不满,别急着怨天尤人。静下心来,找出那个阻碍你的本能——是懒惰?是恐惧?是急躁?然后,像了凡一样,开始一场与自己本能的持久战。
来源:向风而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