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会丨“十四五”以来,全省群众安全感综合满意度连创历史新高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13 21:34 1

摘要:10月13日,云南省“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平安云南法治云南建设专场在海埂会堂召开,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10月13日,云南省“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平安云南法治云南建设专场在海埂会堂召开,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十四五”期间,全省政法机关聚焦影响国家安全、社会稳定、人民安宁的突出问题,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系统推进社会治理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动态平衡、良性互动。5年来,全省社会治安环境持续净化,重大矛盾风险有效防控,法治化营商环境不断优化,边疆民族地区治理体系不断健全,全省群众安全感综合满意度连创历史新高,从2020年的95.57%提升到2024年的97.25%,法治建设群众综合满意度连续5年保持在97%以上。

筑牢安全屏障,边疆安全更加稳固

持续打造云南强边固防升级版,在110个边境乡镇成立边防委及其办公室,坚持“五级书记抓边防”和“五级段长守边境”,党政军警民合力强边固防工作格局不断深化巩固。2021年,面对境外战情、疫情、警情交织叠加的复杂形势,主动担当作为、克服千难万险,历史性建成点线面相结合、人技物相融合的边境立体化防控体系,彻底改变了过去有边无防的历史。扎实开展打击治理涉缅北电诈相关违法犯罪工作,深化跨境执法合作,临我边境缅北地区规模化电诈园区被全部铲除,偷渡、走私、贩毒、跨境赌博等跨境违法犯罪高发态势得到有效遏制,确保了边疆稳固安宁。

深化社会治理,平安底色更加厚重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云南实践,扎实推进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现网格化服务管理全域覆盖,推动矛盾纠纷“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近5年,全省矛盾纠纷调处化解率持续保持在80%以上,大量风险隐患化解于未发、消弭于萌芽。纵深推进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打掉涉黑组织28个、涉恶犯罪集团和团伙164个,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案件838件,人民群众对扫黑除恶满意度连续4年超过97%。全面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突出违法犯罪,全省刑事案件立案数从2020年的25.2万余起降至2024年的16.4万余起,命案发案数下降58.46%,是有统计以来发案最少的时期。

厉行法治建设,法治环境持续优化

深入实施法治云南、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一规划两纲要”,生态领域立法占比超三分之一,民族工作法规数量位居全国前列,成功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2个,命名省级示范县(市、区)20个、示范项目10个。深化“法律问诊”“千名经侦民警进千企”“民营企业法治体检”“行政复议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等活动,扎实开展规范涉企执法司法专项行动,依法严厉打击金融诈骗、合同诈骗、非法经营、侵犯知识产权、恶意欠薪等违法犯罪,营造了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公安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超95%,276个人民法庭嵌入基层治理体系,1376个诉讼服务站(点)贴近群众纾困解难,村(社区)法律顾问实现全覆盖,每万人拥有律师数居西南地区第3位。

践行司法为民,公平正义可感可及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如我在诉”理念贯穿执法司法实践,有力破解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公平正义以人民群众看得见、可感受、能认同的方式实现。深化“利剑护蕾”专项行动,依法严惩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创新设立“未成年人权益保护观察员”制度。综合治理破解“执行难”问题,通过交叉执行、执破融合、打击拒执等举措,执结案件144.21万件,执行到位金额2458.24亿元。聚焦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等重点领域,加大公益诉讼力度,依法办理“云南绿孔雀案”等一批典型案件,以法治力量守护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扎实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推进“两有一压”专项整治、醉驾依法治理、“减假暂”案件依法办理等工作,提升了执法司法公信力。

夯实法治根基,法治信仰深入人心

深入实施“八五”普法规划,扎实开展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全省组建以政法干警为骨干的专项普法工作队161支、7万余人,将10.2万名基层干部群众纳入“法律明白人”培养体系,打造了一支扎根基层、永不撤离的普法队伍。创新“普法+”模式,推动普法与基层治理、移风易俗深度融合,成功创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125个、省级示范村(社区)824个。建成省市县三级普法资源库,打造法治文化阵地2000余个,省级制作播出“以案释法”视频600余期,专项普法累计覆盖1832万人次,群众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意识不断增强。

记者:省高院如何提升司法审判工作的质效,增强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获得感?

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

“十四五”以来,全省法院以提高审判质效为工作主线,全面推进了案件质量的提升。具体主要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坚持正确方向,明确工作目标。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工作目标,紧扣“公正与效率”的工作主题,紧紧围绕最高人民法院制定的审判质量管理体系这个“体检表”的功能定位,努力实现“指标运行好、案件质效好、群众感受好、服务发展好”的目标。从数据上看,今年上半年,在最高法院确定的全国统一的18项审判质量效率效果指标上,云南法院全部都达标,而且其中17项都优于全国平均值,成为全国审判质效最好的5个省份之一。

第二,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靶向施治、综合施策。全面落实立案登记制,充分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益。同时积极推动参与综治中心的建设,让综治中心更加实体、实战和实效,充分发挥综治中心纠纷分流的作用。审判方面,严格审限、规范流程、均衡结案,开展了“清积案·定分争”专项活动。今年1—8月,全省法院收案增长24.42%,法定审限内结案率97.52%,高于全国均值3.11个百分点。

为解决执行难的问题,采取提级执行、交叉执行,破除地方保护主义羁绊,开展小标的额、涉民生专项执行、特殊主体被执行人专项清理行动,今年以来全省法院共移送拒执犯罪线索561人,公安机关已经立案217人,到目前共判处拒执犯罪18人。

第三,科技赋能强化保障。云南法院今年7月份作为全国第10家上线全国法院统一办公办案的平台的法院,正在持续推动人民法院的诉讼活动透明化、公开化、可视化、信息化,推动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的现代化。从运行来看,办案平台实现了数据的全国联通、业务的跨省协同、流程的标准统一,充分体现了“三个全”:全流程贯通、全业务覆盖、全要素集成。而且通过提升信息化系统应用,有力促进云南法院的审判执行工作质效提升。

记者:维护边境安宁,服务边境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一直以来都是人民群众最关注的事项,也是公安机关的重点工作,云南省公安机关有哪些具体的措施和成效?

云南省公安厅:

2021年以来,省公安厅始终把打击整治跨境违法犯罪作为重要抓手和重点工作。全省公安机关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公安部工作安排部署,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对偷渡、电诈、赌博、走私等跨境违法犯罪开展打击整治。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措施与成效:

一是严打偷渡违法犯罪活动。全省公安机关坚持“快打”与“深挖”相结合,全链条打击境内外组织者、运送者和盘踞在边境一线的犯罪组织。边境州(市)公安机关立足“主战场”,严打境内外组织、运送、引带团伙;非边境州(市)公安机关立足途经地,严打入省抵边通道中的境内组织运送团伙,铲除转运窝点站点;顺线深挖严打偷渡违法犯罪幕后犯罪团伙,突出犯罪源头地、途经地、目的地三个重点,实现全链条打击,偷渡预警、成案率均大幅提升。

二是严打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深入推进“断流”行动,规模打击境外回流的涉诈人员,深挖一批团伙案件,全力发起全国集群战役。深入推进“断卡”行动,依法严厉打击一批收贩卡团伙和行业内部违法犯罪人员,动态清零省内涉诈窝点。今年以来,打掉境外电诈窝点25个,从境外抓获移交涉诈人员3588人、境外拦截劝返810人。

三是严打跨境赌博违法犯罪。重点打击境外组织中国公民出境参赌、开设网络赌博、境内代理等犯罪团伙,坚决依法严惩向我吸赌的境外赌场和网络赌博集团的金主股东、涉赌“地下钱庄”和资金支付渠道团伙主要犯罪嫌疑人以及提供网络服务和技术推广的服务商、以跨境赌博为业的参赌人员等违法犯罪分子。

四是严打走私违法犯罪。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以“两烟”、活体牛、冻品等为重点的专项打击行动,紧盯藏匿夹带、绕关避卡、抛物塞物、瞒报伪报、物流寄递等重点渠道,坚决“打团伙、破大案、断通道、摧网络、惩幕后”,提升走私违法犯罪案件全链条、全网络、全环节打击质效。

来源:云贵高原生活指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