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技术优势:全球唯一实现铌钛锭棒及线材全流程生产,其低温超导线材应用于核聚变装置的磁场约束系统,支持零下269℃环境下的零电阻导电。项目参与:为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和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CFETR)提供超导材料,打破国际垄断。行业地位:超导材料国产化核
基于2025年最新行业动态整理
1. 西部超导
技术优势:全球唯一实现铌钛锭棒及线材全流程生产,其低温超导线材应用于核聚变装置的磁场约束系统,支持零下269℃环境下的零电阻导电。项目参与:为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和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CFETR)提供超导材料,打破国际垄断。行业地位:超导材料国产化核心供应商,技术壁垒极高,2023年研发投入占比超10%。2. 安泰科技
技术优势:研发全钨复合偏滤器部件,可承受1亿摄氏度等离子体冲击,为ITER装置提供关键材料,技术国际领先。项目参与:参与ITER及中国“人造太阳”EAST装置的核心部件制造,2024年订单额突破5亿元。行业地位:全球核聚变装置核心材料供应商,央企背景支撑技术转化。3. 国光电气
技术优势:真空高温氦检漏设备技术国际领先,为ITER提供偏滤器、包层系统等核心设备,保障反应堆稳定性。项目参与:深度参与ITER及国内多个聚变堆预研项目,2024年净利率同比提升5.3%。行业地位:核聚变设备国产化核心力量,军品业务占比超70%。4. 上海电气
技术优势:全球首台全高温超导托卡马克装置核心供应商,承制全高温超导托卡马克HH-70主机,系统集成能力突出。项目参与:参与中国环流器二号M(HL-2M)等装置的制造与集成,2024年营收增速达15%。行业地位:国内磁约束核聚变主机系统配套最全的设备制造商。5. 永鼎股份
技术优势:高温超导带材实现量产,独家磁通钉扎技术应用于强磁场工况,支撑核聚变磁场约束系统。项目参与:为ITER项目提供超导材料,并布局超导感应加热等衍生领域,2024年高温超导业务营收占比提升至12%。行业地位:高温超导材料应用领域的先行者。6. 合锻智能
技术优势:参与聚变堆真空室、偏滤器等核心部件的预研,精密制造能力达0.01mm级,承接2亿元聚变订单。项目参与:国内少数能制造万吨级液压机的企业,技术适配核聚变复杂部件需求,2025年产能规划扩至3亿元。行业地位:关键部件制造的核心供应商。7. 东方电气
技术优势:全球发电设备龙头,深度参与核聚变配套研发,覆盖核级阀门、电源系统等关键环节。项目参与:为第四代核反应堆及聚变装置提供技术支持,2024年核能业务订单增长20%。行业地位:核电与聚变领域全产业链布局的龙头企业。8. 海陆重工
技术优势:完成核聚变堆关键设备(如堆内构件吊篮筒体)的制造,技术适配ITER及“华龙一号”核电项目。项目参与:国内核电设备制造领域的标杆企业,2024年聚变相关订单占比达8%。行业地位:核聚变堆核心设备国产化的重要参与者。行业前景与技术趋势
商业化进程:预计2030—2035年全球核聚变装置市场规模达2.26万亿元,中国在磁约束托卡马克技术上已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技术路径:磁约束(如ITER)与惯性约束(如激光聚变)并行发展,超导材料、耐辐射部件、高温等离子体控制为核心攻关方向。国产替代:国内企业在超导材料、真空部件等领域逐步打破国外垄断,技术转化加速,2024年国产化率提升至65%。总结
可控核聚变产业链涵盖超导材料、核心部件制造、系统集成等环节,上述公司凭借技术壁垒和项目经验占据关键卡位。随着EAST、BEST等装置突破,商业化进程有望超预期。
来源:A股概念通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