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周五晚上七点半,我刚把最后一口外卖麻辣烫咽下去,手机就跟装了弹簧似的在茶几上震。屏幕上“妈”的名字跳得急促,我随手划开,以为又是催我周末回家吃她包的韭菜鸡蛋饺子——毕竟上周视频时,她还捧着个面盆跟我说“韭菜刚割的,新鲜”。
第一章 周五晚上的离婚电话,藏着四十年的委屈
周五晚上七点半,我刚把最后一口外卖麻辣烫咽下去,手机就跟装了弹簧似的在茶几上震。屏幕上“妈”的名字跳得急促,我随手划开,以为又是催我周末回家吃她包的韭菜鸡蛋饺子——毕竟上周视频时,她还捧着个面盆跟我说“韭菜刚割的,新鲜”。
可听筒里传来的声音,不是往常的轻快,而是裹着水汽的颤抖,像刚从冰水里捞出来:“悦悦,妈跟你爸,过不下去了。”
我手里的塑料餐盒“哐当”砸在茶几上,红油溅到了新买的地毯上。“妈,您说啥?上周您不还跟我爸去公园遛弯,说他给您摘了朵蒲公英吗?”
“那是装的!”我妈的声音突然拔高,又迅速压低,像是怕被隔壁的我爸听见,“今天下午我跟他说,楼下张婶买了件羊绒大衣,枣红色的,才800块,我也想买一件——你知道我那件旧的,袖口都起球了,冬天风一吹就透。你猜他说啥?他说‘你一个快七十的老太婆,穿那么贵干啥?衣柜里不是还有两件前年悦悦给你买的羽绒服吗?’”
我捏着手机的指节泛白,脑子里飞速闪过我爸张卫国的脸——中等身材,头发花白了大半,总穿件洗得发白的蓝色中山装,退休前是国企技术科长,现在每月9600的退休金,在我们这个三线城市的老小区里,算是“高收入群体”。而我妈刘慧兰,一辈子在街道办当临时工,快五十才转正,退休后每月只有2800,扣掉水电燃气和她偷偷给我姥姥买降压药的钱,每月能自由支配的,也就几百块。
“妈,我爸他就是抠门惯了,对自己也这样。”我试图缓和,“去年他看中个钓鱼竿,580块,在渔具店转了三趟都没买,最后还是我偷偷给他买的。”
“那不一样!”我妈的声音带着哭腔,背景里传来《新闻联播》结束的音乐,我能想象她正躲在阳台,对着晾衣绳上的衣服抹眼泪,“他对浩浩(我侄子)多大方?上次浩浩说想要个遥控飞机,他第二天就去商场买了个1200的,眼睛都没眨!对我呢?我穿的袜子还是前年你给我买的,脚趾头都快露出来了,他从来没问过一句!”
我沉默了。我妈这话没掺半点假。我爸是典型的“大家长”做派,总觉得“男人赚钱养家,女人操持家务”是天经地义——工资卡虽然交我妈管,但每次我妈花钱超过500,他总得翻来覆去问“买这干啥”“能用多久”;我妈想报个社区的广场舞班,要交200块服装费,他说“在家跳跳就行,浪费那钱干啥”;就连我妈感冒想喝杯热奶茶,他都得说“药店的板蓝根才5块钱,比奶茶管用”。
“悦悦,还有更气人的。”我妈的声音压得更低,几乎是气音,“昨天我收拾他的床头柜,发现一张银行取款单——上个月23号,取了3000块。我问他花哪儿了,他说‘给你爷爷买了点保健品’。结果今天我给我哥打电话,我哥说爷爷根本没收到啥保健品!你说,他是不是把钱藏起来了?是不是觉得我退休金少,看不起我,怕我花他的钱?”
电话那头传来我爸的声音:“刘慧兰,你跟谁打电话呢?这么晚了还不做饭?”接着就是“咔嗒”一声,电话被匆匆挂断。
我握着嘟嘟响的手机,盯着地毯上的红油渍发呆。四十多年的婚姻,怎么就突然走到这一步了?我妈不是个矫情的人,当年我爸穷得连彩礼都拿不出,她还是嫁了;后来我爸外派三年,她一个人又上班又带我,也没抱怨过;现在日子好了,怎么就因为一件大衣、3000块,要闹离婚了?
我摸出手机,给男朋友小周发了条消息:“我妈要跟我爸离婚,我明天得回老家一趟。”
小周秒回:“需要我陪你回去吗?我跟领导请假。”
我看着屏幕,心里暖了点:“不用,我先回去看看情况,你安心上班。”
放下手机,我开始收拾行李。衣柜里翻出上次给我妈买的护手霜——她冬天手容易裂,每次洗碗都得戴手套;还有给我爸买的降压药,他血压高,总忘了吃。我把这些东西塞进包里,心里乱糟糟的:我妈肯定不是真的想离婚,她只是憋得太久了;可我爸那脾气,认死理,又不会说话,要是我不回去劝,这事说不定真就闹大了。
凌晨一点,我还没睡着。翻出手机里去年春节拍的全家福,我妈站在我爸旁边,穿着我给她买的红色羽绒服,笑得有点拘谨;我爸搂着她的肩膀,表情严肃,却偷偷把我妈耳边的碎发别到了耳后。那时候我还想,他们俩虽然吵吵闹闹,可感情还是好的。
怎么才过了半年,就成这样了?
第二章 周六清晨的回家路,藏在细节里的矛盾
周六早上六点,天刚蒙蒙亮,我就开车上了高速。老家离市区不远,也就一个半小时的车程,可我开得特别慢——脑子里全是我妈哭唧唧的声音,还有我爸倔强的脸,不知道回去该怎么劝。
高速路边的麦田绿油油的,风一吹,像波浪似的。我想起小时候,我妈总带着我去田里挖野菜,我爸下班后会骑着二八大杠自行车来接我们。那时候我爸工资低,每次路过村口的小卖部,都会问我“想吃冰棍不”,我要是说“想”,他就会掏出皱巴巴的五毛钱,给我买一根奶油冰棍,自己却舍不得吃一口。
那时候的我爸,好像不是现在这个抠门又固执的样子。
九点多,我到了老家的小区。这是个九十年代的老小区,没有电梯,我家在三楼。还没走到楼梯口,就听见我家传来的争吵声,我爸的声音又急又响:“刘慧兰,你别无理取闹!那3000块是给老张(我爸的老同事)凑的份子钱,他儿子结婚,我忘了跟你说,怎么就成藏私房钱了?”
“凑份子钱?你跟我商量了吗?”我妈的声音带着哭腔,“咱们家凑份子钱,哪次不是一起商量?上次你侄女结婚,你还跟我算‘少给点,家里要留着钱给悦悦买嫁妆’,怎么到老张这儿,你就这么大方?”
我赶紧掏出钥匙开门,推开门的瞬间,就看见我妈坐在沙发上,手里攥着张揉皱的取款单,眼泪顺着脸颊往下掉;我爸站在客厅中间,脸涨得通红,手里攥着个保温杯,杯盖都没拧紧,水洒了一地。
“爸,妈,你们别吵了!”我把包往玄关一放,走过去递了包纸巾给我妈,“我回来了,有话咱们慢慢说。”
我妈看到我,眼泪掉得更凶了,拉着我的手说:“悦悦,你可回来了!你看看你爸,他现在根本不把我当回事!我跟他过了四十多年,连3000块的主都做不了!”
我爸叹了口气,坐在沙发上,端起保温杯喝了口冷茶:“你妈就是小题大做,一点小事就闹离婚,传出去人家笑话。”
“谁小题大做了?”我妈猛地站起来,指着茶几上的一堆东西,“你看看!这是我昨天整理的,你去年一年,给你老家侄子买了两双运动鞋,花了800;给你战友买了瓶白酒,花了600;还有你偷偷给你哥塞了1000块,这些你都跟我说了吗?我花800买件大衣,你就跟我喊!”
我顺着我妈的手指看过去,茶几上放着个笔记本,上面一笔一划记着我爸的开销,连“买了包烟,15块”都写得清清楚楚。我心里一酸——我妈就是这样,一辈子节俭,连一分钱的开销都要记下来,可她对我爸,从来都是有求必应,我爸爱吃红烧肉,她每周都做,自己却舍不得多吃一块。
“爸,这些事您怎么没跟我妈说?”我看着我爸,他的头低了下去,声音小了点:“我以为都是小事,没必要说。再说,都是亲戚朋友,帮衬一把是应该的。”
“应该的?那我呢?”我妈又哭了,“我想买件大衣,就不应该了?我想学广场舞,就不应该了?我想跟你出去吃顿好的,就不应该了?”
我爸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却没说出来。我知道,他不是故意的,他就是觉得“男人在外要面子,家里的事能省就省”,可他忘了,我妈也是个女人,也需要被在乎,被尊重。
“妈,您先坐下来,别激动。”我拉着我妈坐下,给她倒了杯热水,“您跟我说说,除了这些,还有啥委屈?咱们今天一次性说清楚,解决了,好不好?”
我妈喝了口热水,眼泪慢慢止住了,开始一桩桩一件件地说——去年冬天她感冒发烧到39度,想让我爸陪她去医院,我爸说“小感冒,自己去药店买点药就行”,结果她走到药店门口,差点晕倒在雪地里,还是邻居王阿姨送她回来的;上个月她生日,想跟我爸出去吃顿火锅,我爸说“外面的火锅不干净,我给你煮碗面条”,结果面条里连个鸡蛋都没有,还是她自己偷偷加了个蛋;每次社区组织老年活动,我爸都跟别人说“我每月9600,家里啥也不缺”,从来没提过她的付出,连邻居都问她“刘阿姨,你是不是在家不上班,全靠张叔养啊”。
“悦悦,你知道那种感觉吗?”我妈看着我,眼睛红红的,“就像你辛辛苦苦种了棵树,浇水施肥,结果结了果子,别人都说是种树的人厉害,没人记得你也付出了。”
我爸坐在旁边,一开始还反驳两句“我不是故意的”“我忘了”,后来就沉默了,双手紧紧攥着保温杯,指节都泛白了。我知道,他不是不爱我妈,他就是不会表达,不会换位思考。
“爸,您听到了吗?”我看着我爸,“妈不是在乎那几件衣服,也不是在乎那3000块钱,她在乎的是您的态度。您总觉得您赚钱多,把工资交给她,就是对这个家最大的贡献,可您忘了,妈操持家务、照顾您,也是在为这个家付出啊。”
我爸抬起头,眼里有点红:“我……我以前没觉得这些是大事。我以为把钱交给她,让她不用上班,在家好好歇着,就是对她好。我没想到……没想到她这么委屈。”
“你就是没想到!”我妈说,“你从来都没站在我的角度想过!我每天给你洗衣做饭,收拾屋子,你回来就往沙发上一坐,连杯水都要我给你倒,你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
“我不是觉得理所当然……”我爸的声音有点哽咽,“我就是习惯了,习惯了你在身边,习惯了你照顾我。”
看着他们俩,我心里又酸又涩。四十多年的婚姻,哪有什么大是大非,都是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积累起来,就成了解不开的疙瘩。
“好了,妈,爸也知道错了。”我拉着我妈的手,“咱们先做饭,有话吃完饭再说。我早上没吃饭,都快饿死了。”
我妈瞪了我爸一眼,站起身,走向厨房:“饿死你活该!谁让你回来这么早!”
我爸赶紧站起来,跟着走向厨房:“我帮你择菜!我昨天买的白菜,新鲜得很!”
看着他们俩的背影,我心里松了口气——至少,他们还愿意为对方动一动,还愿意为这个家努力。
第三章 周日早上的“独立”宣言,现实给的第一课
周日早上七点,我被厨房的动静吵醒。起来一看,我妈正在收拾行李,把她的衣服一件件叠好,放进一个旧的蓝色行李箱里——那是我上大学时用的,后来给了我妈。
“妈,您这是干啥?”我赶紧跑过去,按住她的手,“您不是跟我爸和好了吗?怎么又收拾行李了?”
“谁跟他和好了?”我妈叹了口气,眼神却很坚定,“悦悦,妈想好了,我还是要跟你爸离婚。昨天他说的那些话,都是敷衍我的,过不了几天就忘了。我不想再跟他耗下去了,我想自己过几天舒心日子。”
“妈,您别冲动啊!”我急了,“您一个人怎么过?您每月才2800的退休金,租房、吃饭、看病,哪样不要钱?您这点钱根本不够花!”
“不够花我也认了!”我妈把一件毛衣塞进箱子里,“我可以去我哥家住,或者租个小房子,我自己能做饭,能做家务,饿不死!”
“您去我哥家住?我哥家就两居室,我嫂子还要照顾我侄子的孩子,哪有地方给您住?”我把箱子合上,“您租房子,现在市区的房租,一室一厅最少也要1500,加上水电燃气200,买菜800,买药300,您2800刚好够,一点结余都没有。万一您生病住院,钱从哪儿来?”
“我有医保!”我妈推开我,又把箱子打开,“住院能报销,花不了多少钱。”
“医保能报销大部分,但还有自付的部分啊!”我拿出手机,翻出我姥姥上次住院的账单,“您看,姥姥上次住院,医保报销后还花了8000,您那点退休金,够吗?”
我妈看着手机屏幕,手停在半空中,没说话。
“妈,我不是不让您离婚,我是怕您吃亏。”我拉着她坐在沙发上,“您跟我爸过了四十多年,虽然有矛盾,但他对您还是有感情的。您忘了,您上次摔断腿,他在医院陪了您半个月,每天给您擦身、喂饭,比护工还细心;您喜欢吃甜的,他每次去超市,都会给您买块蛋糕,自己却从来不吃。”
我妈低下头,眼泪掉在裤子上,洇出一小片湿痕:“那是以前,现在他变了。”
“他没变,他就是不会表达。”我说,“您要是不信,咱们可以试试——您去我哥家住几天,看看自己过的日子,再想想跟我爸过的日子,咱们再做决定,好不好?”
我妈沉默了很久,点了点头:“好,我去试试。我倒要看看,没有他,我能不能过下去。”
吃完早饭,我妈拎着行李箱,跟我爸说了句“我去我哥家住几天”,就头也不回地走了。我爸站在门口,看着她的背影,眼圈红红的,却没说一句挽留的话。
“爸,您怎么不拦着点?”我有点急。
“拦着有啥用?”我爸叹了口气,“让她去试试也好,让她知道,一个人过不容易。”
我看着我爸,突然觉得他有点可怜——明明心里在乎,却嘴硬,不肯说一句软话。
我妈去我哥家住的这几天,我每天都给她打电话。第一天,她还挺兴奋,跟我说“你嫂子给我做了红烧肉,比你爸做的好吃”;第二天,她跟我说“你哥家的孩子太吵,我一夜没睡好”;第三天,她跟我说“我去超市买了点水果,花了50块,心疼死我了”;第四天,她跟我说“我有点感冒,想喝碗热汤,你嫂子要照顾孩子,没时间给我做”。
第五天早上,我接到了我哥的电话:“悦悦,你赶紧来接你妈吧,她昨天晚上发烧了,非要自己去药店买药,我拦都拦不住。”
我赶紧开车去我哥家。一进门,就看见我妈坐在沙发上,脸色苍白,裹着件厚外套,手里攥着盒感冒药。
“妈,您怎么样了?”我走过去,摸了摸她的额头,还是烫的。
“没事,吃点药就好了。”我妈勉强笑了笑。
“还没事?都烧到38度了!”我哥说,“昨天晚上我让她去医院,她不去,说‘去医院要花钱’;我让她给你爸打电话,她也不肯,说‘不给他添麻烦’。”
我看着我妈,心里又酸又疼:“妈,咱们去医院,钱的事您别担心。”
“不去,太贵了。”我妈摇了摇头。
“不贵,有医保呢。”我说着,就去收拾她的行李。
“悦悦,我……”我妈拉着我的手,声音有点哽咽,“我有点想你爸了。”
我心里一暖,知道她想通了:“想就回去,我爸肯定也想您了。”
回去的路上,我妈跟我说:“悦悦,这几天我才知道,一个人过真不容易。你嫂子虽然好,但毕竟不是自己家,住得不舒服;买菜要比价,做饭要自己来,生病了连个递水的人都没有。以前跟你爸过,虽然他抠门,但我不用操心这些,回家就能吃口热饭,生病了他还能陪我去医院。”
“妈,您能想通就好。”我说。
“我以前总觉得,他赚钱多,就该让着我,就该对我好。”我妈叹了口气,“现在才知道,婚姻是两个人的事,不能只靠一个人付出。我也有不对的地方,我不该总跟他吵,不该总提离婚。”
我看着我妈,突然觉得她老了——眼角的皱纹深了,头发也白了不少,可眼神里多了点释然。
回到家,一开门,就看见我爸坐在沙发上,面前放着个保温桶。看到我们,他赶紧站起来:“你妈回来了?我给她炖了鸡汤,还热着呢。”
我妈看着我爸,没说话,眼圈却红了。
我爸赶紧把保温桶打开,盛了碗鸡汤,递给我妈:“快喝点,补补身体。你走的这几天,我……我有点想你。”
我妈接过碗,喝了一口,眼泪掉了下来:“你这老头子,早说这话不就行了?”
我看着他们俩,心里笑了——这就是老一辈的爱情,没有甜言蜜语,却藏在一碗热汤里,藏在一句“想你”里。
第四章 秋天的羊绒大衣,冬天的暖汤,藏在细节里的改变
国庆过后,天气渐渐转凉。有天晚上,我妈给我打电话,语气里带着点小得意:“悦悦,你爸今天带我去商场了,给我买了件羊绒大衣,枣红色的,跟张婶那件一样,才800块!”
“真的?我爸这次这么大方?”我笑着说。
“可不是嘛!”我妈说,“他说上次我想买,他没同意,是他不对,这次特意带我去买的。还说,以后每年都给我买一件新衣服,让我穿得漂漂亮亮的。”
“那您开心就好。”我说。
“开心,太开心了!”我妈说,“对了,你爸还说,下个月想带我去桂林旅游,你觉得怎么样?”
“好啊!”我高兴地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您跟我爸去玩玩,放松放松,挺好的。”
挂了电话,我给我爸发了条消息:“爸,谢谢您给我妈买大衣。”
我爸秒回:“应该的,以前是我不好,忽略了你妈的感受。”
看着这条消息,我心里暖暖的——我爸虽然嘴笨,但他在用行动改变,这就够了。
我妈和我爸去桂林旅游的那几天,我每天都能收到我妈的朋友圈。第一天,她发了张在漓江竹筏上的照片,穿着那件枣红色的羊绒大衣,笑得特别开心;第二天,她发了张和我爸在阳朔西街的合影,我爸搂着她的肩膀,表情有点严肃,却看得出来很开心;第三天,她发了张桂林米粉的照片,配文“你爸说这个好吃,非要给我买两碗”。
我妈回来后,给我带了很多特产——桂林米粉、罗汉果、桂花糕,还有给我爸买的桂花酒。她跟我讲旅游的趣事,说“你爸在漓江上差点掉下去,吓得我赶紧拉着他”,说“你爸在西街给我买了个银镯子,还跟人家砍价,砍了半天,比原价便宜了50块”,说“你爸每天早上都给我买一碗热豆浆,怕我冷”。
“你爸现在可有意思了,”我妈笑着说,“以前他出去买东西,从来都不砍价,说‘人家做生意不容易’,现在为了给我买东西,还会跟人家砍价了。”
我知道,我爸的改变,不是因为钱,而是因为爱。他终于明白,对我妈来说,重要的不是花了多少钱,而是他愿意为她花心思,愿意为她改变。
十二月初,我爸感冒了,咳嗽得很厉害。我妈给我打电话,跟我说“我每天给你爸煮冰糖雪梨汤,还给他熬粥,让他多休息”。
“你爸现在可黏人了,”我妈笑着说,“我一离开他的视线,他就喊‘慧兰,你去哪儿了?’跟个孩子似的。”
“那是因为他依赖您啊!”我说。
“可不是嘛!”我妈说,“昨天我去买菜,他非要跟我一起去,说‘你一个人拎不动,我帮你拎’。结果到了菜市场,他什么都没买,就跟在我后面,帮我拎菜篮子,还跟卖菜的阿姨说‘我老伴做饭可好吃了,你这菜新鲜,我多买点’。”
我听着我妈的话,心里满是欣慰。我知道,他们的感情,经过这次的矛盾,变得更加深厚了。
元旦的时候,我回了老家。我妈做了一大桌菜,都是我爱吃的——红烧肉、糖醋鱼、韭菜鸡蛋饺子。吃饭的时候,我爸给我妈夹了块红烧肉:“慧兰,你多吃点,这段时间你照顾我,辛苦了。”
我妈笑着说:“不辛苦,你以前也照顾过我,咱们互相照顾。”
我看着他们互相夹菜,互相叮嘱,心里特别开心。我知道,这个家,终于又回到了以前的温暖。
晚上,我跟我妈睡在一个房间。我妈跟我说:“悦悦,其实我知道,上次我闹离婚,是我太冲动了。要是真的离婚了,我一个人过,肯定没现在这么开心。”
“妈,我知道您不是真的想离婚,您就是委屈。”我说,“现在我爸改了,您也开心了,这就好了。”
“是啊,”我妈说,“你爸虽然有时候还是有点抠门,但他心里有我,有这个家,这就够了。咱们老年人,不就是图个互相陪伴,互相照应吗?”
我点了点头:“妈,您说得对。以后您跟我爸好好过日子,开开心心的,比什么都重要。”
我妈笑了,拍了拍我的手:“好,咱们都好好过日子。”
窗外的月光洒进来,照亮了房间,也照亮了我妈脸上幸福的笑容。我知道,这个冬天,因为有了彼此的陪伴,他们的心里,一定很温暖。
第五章 春天的花开,夏天的蝉鸣,晚年的相守最珍贵
第二年春天,小区里的花开了。桃花、樱花、迎春花,一片姹紫嫣红。我妈每天早上都会跟我爸一起去公园散步,有时候还会跟邻居一起跳广场舞。
有天,我妈给我发了个视频。视频里,她和我爸在公园的樱花树下跳舞,我妈穿着一件粉色的连衣裙,是我去年给她买的生日礼物;我爸穿着一件蓝色的衬衫,是我妈特意给他买的。背景音乐是我妈最喜欢的《甜蜜蜜》,他们跳得不算好,脚步有点乱,可脸上的笑容,却比樱花还灿烂。
“悦悦,你看我跟你爸跳得好不好?”我妈在视频里问,语气里满是骄傲。
“好!太好看了!”我说,“妈,您跟我爸越来越有默契了。”
“可不是嘛!”我妈说,“你爸现在每天都跟我一起练,说‘要跳得比张婶他们好’。”
我看着视频里的他们,心里满是欣慰。我知道,他们终于找到了属于他们的相处方式——互相包容,互相陪伴,互相为对方改变。
五一的时候,我带着小周回了老家。我爸和我妈特别开心,我妈一大早就在厨房忙活,做了一桌子菜;我爸则陪着小周聊天,问他“工作忙不忙”“有没有按时吃饭”,跟个老丈人似的。
吃饭的时候,我爸给小周夹了块红烧肉:“小周,悦悦这孩子,从小就懂事,有点倔,你以后要多让着点她。”
小周赶紧点头:“叔叔,您放心,我会的。”
我妈笑着说:“好了,你别吓唬小周了。小周是个好孩子,我看出来了,他对悦悦很好。”
饭后,我妈拉着我的手,跟我说:“悦悦,看到你找到幸福,妈就放心了。以后你跟小周好好过日子,不用太担心我和你爸,我们现在过得很好。”
“妈,我知道。”我说,“您跟我爸也要好好的,注意身体。”
“我们会的。”我妈说,“你爸现在每天都跟我一起去买菜,一起做饭,一起散步,比以前贴心多了。上次我想去做个体检,他还特意跟社区医院预约了,陪我一起去。”
我看着我妈幸福的样子,心里满是感动。我知道,我爸和我妈,终于明白了婚姻的真谛——不是轰轰烈烈的爱情,而是细水长流的陪伴;不是互相指责,而是互相包容;不是只想着自己,而是想着对方。
夏天的时候,我和小周结婚了。婚礼上,我爸牵着我的手,把我交给小周,眼圈红红的:“小周,悦悦就交给你了,你一定要好好照顾她。”
小周点了点头:“爸,您放心,我会的。”
我妈站在旁边,擦着眼泪,笑着说:“好了,别哭了,今天是好日子。悦悦,以后你要好好过日子,常回家看看我和你爸。”
“妈,我会的。”我说,眼泪也掉了下来。
婚后,我和小周经常回来看我爸和我妈。每次回去,我妈都会给我们做很多好吃的,我爸则会跟小周下棋,聊家常。有时候,我们会一起去公园散步,我妈和我爸走在前面,手牵着手,像年轻情侣一样;我和小周走在后面,看着他们的背影,心里满是幸福。
有天晚上,我跟我妈视频,她跟我说:“悦悦,我跟你爸商量好了,等明年春天,我们想去海南旅游,那边暖和,适合养老。”
“好啊!”我笑着说,“海南挺好的,您跟我爸去玩玩,放松放松。”
“是啊,”我妈说,“你爸说,等我们从海南回来,就去给我买个金镯子,弥补以前的遗憾。”
我笑着说:“我爸现在可真大方。”
“可不是嘛!”我妈说,“他说,钱是赚来花的,尤其是给我花,值得。”
挂了视频,我看着窗外的星星,心里满是幸福感。我知道,我爸和我妈,虽然有过矛盾,有过争吵,但他们最终还是选择了彼此,选择了相守。他们的故事,让我明白,婚姻不是一帆风顺的,需要彼此的理解、包容和改变。只有这样,才能携手走过人生的风风雨雨,才能在晚年的时候,依然拥有温暖和幸福。
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爸和我妈会一直这样幸福下去——一起看春天的花开,一起听夏天的蝉鸣,一起赏秋天的落叶,一起迎冬天的白雪。他们会在夕阳下散步,会在厨房里做饭,会在沙发上看电视,会在彼此的陪伴中,度过一个又一个幸福的晚年。
而我,也会带着他们的爱,和小周一起,经营好自己的小家庭,让这份温暖和幸福,一直传承下去。因为我知道,最好的爱情,不是一见钟情,而是久处不厌;最好的婚姻,不是花前月下,而是晚年相守。
来源:娱乐情感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