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暮色染檐,茶烟轻扬。年少时总觉岁月冗长,而今相视一笑,竟已共数七十余载春秋。古人言“白发如新,倾盖如故”,夫妻至耄耋,更需在日复一日的对坐中,寻得细碎温存。莫让朝夕相对的熟悉,淡了倾听的耐心。且学那唐代诗人李商隐“何当共剪西窗烛”的期待,把寻常叮嘱听成旧时琴曲
一、光阴慢,且将絮语作清欢
暮色染檐,茶烟轻扬。年少时总觉岁月冗长,而今相视一笑,竟已共数七十余载春秋。古人言“白发如新,倾盖如故”,夫妻至耄耋,更需在日复一日的对坐中,寻得细碎温存。莫让朝夕相对的熟悉,淡了倾听的耐心。且学那唐代诗人李商隐“何当共剪西窗烛”的期待,把寻常叮嘱听成旧时琴曲,将药香缭绕的黄昏,过成另一种诗酒年华。
二、身如舟,须借春风护残荷
《黄帝内经》有云:“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年逾古稀,身体如深秋梧桐,虽风骨犹存,却需共筑安暖巢穴。他添衣时你递过手杖,你煮粥时她轻拭汗珠,这便是“少年夫妻老来伴”的真意。昔年苏轼在《定风波》中吟啸“一蓑烟雨任平生”,而今风雨过后,更该携手细数晴日,共看庭前花开花落。
三、心海阔,留得云水各从容
“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唐代女诗人李冶早已道破亲密关系的玄机。老来相处,当如两棵相邻的古木,根系相缠而枝叶各享天光。他沉浸旧书卷,你侍弄新花枝;她与友闲话桑麻,你独钓一江寒雪。恰似王维诗中“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旷达,在若即若离间,反能品出相伴的醇厚。
四、旧箱深,莫教往事锁重楼
泛黄照片里藏着半生风雪,那些未解的芥蒂,不如学陶渊明“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老来回首,当年争执如宋人笔记里的轶事,竟可佐酒一笑。切记莫学《琵琶行》中“夜深忽梦少年事”的怅惘,而当效白居易“无论海角与天涯,大抵心安即是家”的豁达,让过往云烟,都化作相视一笑的默契。
五、儿孙远,自有明月照空庭
《增广贤文》道:“儿孙自有儿孙福。”晚年夫妻,当如寒山拾得二位高僧,笑看世间缘起缘灭。勿将满腔情思系于远行儿女,反冷落了枕边知己。可效盛唐诗人王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胸襟,把牵挂化作祝福。且守护好这方属于二人的天地,正如汉乐府所言“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在斜阳竹影里,续写属于你们的未完篇章。
人生如四季迭替,老去何尝不是另一种丰盈?七十光阴酿就的深情,当如陈年普洱,初品淡然,再饮回甘。愿每对白首鸳鸯,皆能参透这五重境界,在岁月长河中,活成彼此最美的晚晴诗行。
来源:六庄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