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一家健身俱乐部,教练韦庆正带领学员开展水下曲棍球基础训练。从陆上控球学习到入水进行小组配合、集体对抗,学员们全神贯注、劲头十足。在这项融合了游泳、潜水和球类技巧的独特运动中,他们不仅锻炼了身体,更收获了别样的运动乐趣。
碧波激战
探秘水下曲棍球
手握球棍,潜入水中,浪花之下,战幕开启!如今,水下曲棍球被越来越多的运动爱好者了解和喜爱,这项小众运动究竟有着怎样的魅力?
水下曲棍球的训练与独特魅力
在一家健身俱乐部,教练韦庆正带领学员开展水下曲棍球基础训练。从陆上控球学习到入水进行小组配合、集体对抗,学员们全神贯注、劲头十足。在这项融合了游泳、潜水和球类技巧的独特运动中,他们不仅锻炼了身体,更收获了别样的运动乐趣。
水下曲棍球学员李雨桐说:“我们训练‘快上快下’,还有运球,游泳,自由泳什么的。它确实可以锻炼腿部、手、胳膊。”
水下曲棍球学员龚正表示:“因为它在水下打会困难一点点,更有挑战性一点,它是项团队运动,可以结识一些好朋友。”
水下曲棍球是一项水下球类运动,比赛在长25米、宽12米、水深2-4米的泳池进行,运动员穿戴呼吸管、脚蹼等装备,使用球棍争夺扁圆形铅芯球,通过射入长3米、宽300毫米的球门得分。作为少有的水中对抗运动,水下曲棍球十分考验团队协作能力和战术配合。
CMAS水下曲棍球国际三级裁判、水下曲棍球教练韦庆说:“我们水下曲棍球的运动的特点就是我们在水下,像海豚一样在水下既聪明又灵活地去做团队协作运动。跟同伴合作做好这个传接,然后最后一步一步地把这个球打到对方的球门前一直到进球,当然了防守也是一样的,所以这个过程是一项很有意思的运动。”
水下曲棍球的发展与赛事情况
在2016年的里约奥运会上,水下曲棍球作为受邀运动进行表演赛,在中国,这项新型运动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担任水下曲棍球运动教练及裁判多年的韦庆感受颇深。
CMAS水下曲棍球国际三级裁判、水下曲棍球教练韦庆表示:“我接触这项运动大概有9年左右的时间了,随着国内大家的对运动的热情,以及大家对运动的这个追求越来越高之后,接触这项运动的人也是越来越多了,水下曲棍球从一开始是属于民间办赛,然后在最近几年就是越来越正规化了,国家也是在大力地发展,我们也会组队去参加国际正式的赛事。”
水下曲棍球的发展欣欣向荣,相关赛事吸引着全国各地的运动员前往参赛。今年8月,俱乐部的学员们参加了江苏省水下曲棍球锦标赛并取得佳绩,他们期待着通过更多专业赛事的实战提升自我。
水下曲棍球学员彭浚说:“我参加这个比赛获得金牌很开心。”
水下曲棍球学员岳耀泽表示:“因为我特别喜欢参加比赛。我希望将来我能得更多金牌,然后获得更多的荣誉。”
学员们对参加专业赛事的满怀憧憬也成为了运动项目持续发展的“动能”。
CMAS水下曲棍球国际三级裁判、水下曲棍球教练韦庆说:“就是因为我们这项运动它目前不是奥运会项目,所以受到大家的关注面比较窄,了解的人也不多。全国玩这个项目的也就是几百人,但是这几百人,一直都非常地团结。我们一直在大力地推广这个运动,另外我们也是在筹备去办一些重大的国家级赛事。”
帮助水下曲棍球加速破圈的建议
小众运动需要更多被看见的机会。如何才能帮助水下曲棍球加速破圈?专家表示,要从增加曝光度、培养相应人才、完善赛事体系等方面共同发力。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体育部教师王长友说:“首先还是要增加曝光度,争取更多的报道和转播的机会。第二,要做好普及基础培训工作,同时建立人才选拔机制。第三,在一些体育院校开设相关的课程,培养专业的教练人才赛事管理和运营人才。另外,我们要逐渐完善赛事体系,举办不同规模、不同级别的比赛,为运动员提供更多的比赛机会和展示平台。积极参与国际小众运动赛事,学习国际上的先进的赛事组织经验和管理模式,提升国内小众运动的影响力。”
水下曲棍球不仅是一项充满挑战与乐趣的小众运动,更是凝聚团队力量、强健身体的独特载体。只要持续做好运动推广、完善赛事体系、培育专业人才,这项兼具观赏性与参与性的运动定能突破认知边界,吸引更多人感受水下竞技的魅力,实现从“小众热爱”到“大众青睐”的跨越!
来源:CETV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