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9月27日,由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联合主办的第四届南方脑炎与认知障碍前沿进展论坛在广州举行。论坛汇聚了来自北京、上海、四川、广西、天津、福建及广东等地数十位国内神经病学领域权威专家,围绕脑炎、认知障碍、多发性硬化、视神经脊髓炎等
2025年9月27日,由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联合主办的第四届南方脑炎与认知障碍前沿进展论坛在广州举行。论坛汇聚了来自北京、上海、四川、广西、天津、福建及广东等地数十位国内神经病学领域权威专家,围绕脑炎、认知障碍、多发性硬化、视神经脊髓炎等中枢神经系统免疫与感染性疾病的前沿进展与临床难点,展开了高规格、深层次、多维度的学术对话。
本届会议由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中枢神经免疫和感染性疾病分会、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认知障碍专业委员会、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与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共同承办。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应逸教授、广东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主任委员陆正齐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应逸教授在对与会专家表示热烈欢迎,并指出在精准医学背景下,深化中枢神经免疫与感染性疾病领域的交流具有重要意义。陆正齐教授高度评价了论坛在推动华南乃至全国神经学科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大会开幕式由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中枢神经免疫和感染性疾病分会主任委员、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汪鸿浩教授主持。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应逸教授(左一)、广东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主任委员陆正齐教授(右一)致开幕词
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中枢神经免疫和感染性疾病分会主任委员、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汪鸿浩教授主持开幕式
第一环节:溯本追源,夯实诊疗根基
大会第一环节在浓厚的学术氛围中拉开帷幕。北京同仁医院王佳伟教授高屋建瓴,以“脑炎的前世今生”为题,系统梳理了脑炎诊疗观念的演变脉络,为后续的专题报告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石。北京协和医院徐雁教授聚焦国际最新动态,深入解读“多发性硬化的诊断更新”,为临床实践提供了新思路与标准参考。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洪桢教授和贵州省人民医院贺电教授分别从临床研究和疾病概念入手,分享了“抗NMDAR脑炎的队列研究”和“自身免疫性痴呆”的最新成果,揭示了这类疾病的复杂临床表现与内在机制。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胡学强教授则从基础研究与临床结合的角度,探讨了“隐球菌脑膜炎的免疫代谢和肠道菌群研究进展”,为这一棘手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视角和潜在的治疗靶点。
北京同仁医院王佳伟教授(左上),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洪桢教授(右上),贵州省人民医院贺电教授(左下),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中枢神经免疫和感染性疾病分会名誉主任委员、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胡学强教授(右下)
第二环节:聚焦慢病,优化全程管理
随着议题推进,论坛第二环节将焦点转向了神经免疫性疾病的长期管理策略。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郭俊教授立足多发性硬化(MS)的长期管理需求,深入阐述了“早期控制PIRA开启脑保护的价值”,指出早期高效干预对改善患者长期预后的关键作用。上海交通大学瑞金医院陈晟教授和四川省人民医院张存金教授分别就“自身免疫性脑炎的进展”和“多发性硬化的临床问题和突破”带来精彩报告,既有对疾病机制的深入剖析,也有对临床实践中常见难题的破解之道。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彭福华教授在线分享了“伊奈利珠单抗治疗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的临床实践”,通过真实世界数据展示了靶向B细胞的新疗法为患者带来的新希望。
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郭俊教授(左上)、上海交通大学瑞金医院陈晟教授(右上)、四川省人民医院张存金教授(左下)、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彭福华教授(右下)
第三环节:跨界融合,拓展认知疆域
下午的第三环节展现了神经病学与多学科深度交叉融合的蓬勃活力。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冯慧宇教授聚焦患者生活质量,系统介绍了“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评估和药物治疗”,内容实用且贴近临床。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王圆圆教授则分享了一例精彩的神经病理性疼痛诊疗病例。随后,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吕田明教授带来了备受关注的阿尔茨海默病(AD)治疗新进展,详细解读了“多奈单抗在阿尔茨海默病治疗中的多指南/共识推荐”,标志着AD治疗迈入疾病修饰治疗新时代。北京同仁医院刘磊教授和上海交通大学仁济医院郝勇教授分别从神经病理和分子影像学角度,揭示了“自身免疫性脑炎的神经病理学”特征和“自身免疫性脑炎的PET研究进展”,为疾病的精准诊断和疗效评估提供了有力工具。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高筱雅教授以“病毒感染在AD和PD发病中的作用”为题,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探讨了外部感染因素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内在关联,引发了与会者的热烈讨论。
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中枢神经免疫和感染性疾病分会秘书长、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王圆圆教授(左上),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吕田明教授(上中),上海交通大学仁济医院郝勇教授(右下),北京同仁医院刘磊教授(左下),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高筱雅教授(下中),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中枢神经免疫和感染性疾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冯慧宇教授
第四环节:攻坚克难,探索未来方向
最后一个环节主要聚焦临床诊治中的难点与未来发展方向。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黄文教授和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张超教授在线围绕抗NMDAR脑炎,分别从基础研究和重症临床治疗的角度分享了他们的深刻见解和宝贵经验,特别是对重症患者的综合管理策略进行了深入探讨。福建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李锐教授深入浅出地讲解了“B细胞治疗MS的机制”,夯实了靶向治疗的理论基础。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汪鸿浩教授报告了“AD的抗Aβ单抗治疗及其免疫原性对治疗的潜在影响”,在展望新疗法前景的同时,也理性剖析了其面临的挑战。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汤常永教授全面解析“解锁IL-6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作用”,揭示了这一关键细胞因子在多种疾病中的核心地位,为新型药物的研发指明了方向。最后,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张炳俊教授通过一例生动的“重症脑炎的病例分享”,将整天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再次强调了多学科协作在救治危重患者中的重要性。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黄文教授(左上)、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张超教授(左二)、福建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李锐教授(右上)、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汪鸿浩教授(左下)、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汤常永教授(左下二)、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张炳俊教授(右下)
在为期一天紧凑而充实的议程中,二十余场前沿专题进接连呈现,现场思想激荡,交流氛围热烈。大会主席汪鸿浩教授在最后的总结中指出,本届论坛内容覆盖广泛、研究深入、理论与实践并重,充分展示了我国在脑炎与认知障碍领域取得的显著进步。他感谢所有讲者的精心分享和与会者的积极投入,并期待南方论坛继续发挥学术平台作用,凝聚专业力量,共同推动中国神经病学事业向前发展,最终惠及广大患者。
本届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全国神经科医生提供了宝贵的学习和交流机会,更有力提升了华南地区在中枢神经免疫和感染性疾病领域的临床诊疗与科研创新能力,对我国神经学科的进步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来源:两性生殖健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