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疾病负担十分沉重。因此,亟需更有效的药物来应对这一挑战。对此,DESTINY-Gastric06(DG06)研究的首次公布,无疑给中国晚期胃癌患者带来新的希望。基于DG06研究结果,德曲妥珠单抗(T-DXd)已成功获批用于我国HER2阳性晚期胃癌患者。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DG06改写中国晚期胃癌治疗新篇章
胃癌是全世界癌症死亡的最常见原因之一,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居世界前五位[1]。我国年发病及死亡病例数分别占据全球胃癌患者总数的43.9%和48.6%[2]
,疾病负担十分沉重。因此,亟需更有效的药物来应对这一挑战。对此,DESTINY-Gastric06(DG06)研究的首次公布,无疑给中国晚期胃癌患者带来新的希望。基于DG06研究结果,德曲妥珠单抗(T-DXd)已成功获批用于我国HER2阳性晚期胃癌患者。
在近期召开的2024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亚洲年会(ESMO ASIA)公布了DG06研究的最终分析结果,进一步证实了T-DXd治疗晚期胃癌的长期疗效与安全性。值此契机,医学界肿瘤频道特别邀请DG06研究Leading-PI——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沈琳教授,
深入剖析DG06的最新研究数据、临床意义,并探讨抗体药物偶联物(ADC)在临床应用中的体会和不良事件的管理,以飨读者。沈琳教授:DG06研究引领中国晚期胃癌治疗迈入新台阶,联合策略为患者带来生存希望HER2阳性胃癌治疗破局者:T-DXd引领后线治疗新方向
沈琳 教授
沈琳教授表示,随着精准医疗的发展,胃癌的分子靶向治疗越来越受到关注。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是分子靶向治疗领域第一个应用于晚期胃癌临床实践的靶点,其中ToGA研究[3]为曲妥珠单抗联合化疗方案在HER2阳性晚期胃癌患者中一线治疗提供了强有力的临床证据,显著延长了患者的总生存期(OS)。然而,胃癌作为一种高度异质性的恶性肿瘤,其临床治疗往往面临诸多挑战。尽管曲妥珠单抗已广泛应用于治疗HER2阳性晚期胃癌,但随着在临床使用时间的延长,耐药性问题逐渐显现。与此同时,针对HER2阳性晚期胃癌二线治疗的一系列方案均以失败告终,患者的治疗选择受到极大限制。因此,迫切需要开发新的药物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获益。近年来,ADC作为一种新型药物,结合了化疗和靶向治疗的作用机制,不仅提高了疗效,还能更好地应对靶向的耐药性问题,为HER2阳性晚期胃癌后线治疗开辟了新的前景。以T-DXd为例,在胃癌领域的DESTINY-Gastric01(DG01)研究[4]评估了其用于HER2阳性晚期胃癌三线及以后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结果显示,T-DXd组的客观缓解率(ORR)达到42.9%,较化疗组的12.5%提高了3倍多;中位OS达12.5个月,是目前首个且唯一OS突破1年的三线药物;疾病控制率(DCR)达85.7%。T-DXd为HER2阳性晚期胃癌三线及以上治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存获益。
基于出色的临床研究结果,T-DXd在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获批上市。然而,中国晚期胃癌患者占据全球总病例数约40%,由于现有治疗选择有限,目前仍存在临床需求未被满足。因此,DG06研究[5]应运而生,旨在满足中国HER2阳性胃癌患者的治疗空缺。DG06研究是一项开放标签、单臂、多中心研究,纳入了既往接受过至少两种治疗方案(包括氟尿嘧啶和铂类药物)的中国HER2阳性晚期胃癌患者。该研究的主要终点是独立中心评价(ICR)确认的ORR;次要终点包括研究者评估(INV)的ORR、ICR评估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和缓解持续时间(DoR)、OS,以及安全性和耐受性。
从基线特征上看,IHC 3+患者比例为72.6%,既往中位治疗线数为2,约30%的患者既往接受过新型抗HER2治疗[RC48(15.1%)、KN026(8.2%)、ARX788(4.1%)、吡咯替尼(2.7%)],这意味着DG06研究入组患者的既往治疗情况更加复杂。
沈琳教授表示,在DG06研究中,ECOG PS=1分的患者比例较高(63.0% vs 50.4%),胃食管结合部癌患者比例较大(30.1% vs 13.6%),且肿瘤负荷更重(≥5cm肿瘤直径比例为60.3% vs 44.8%)。尽管DG06研究的患者基线特征与DG01研究相比有所不同,但DG06研究仍显示与DG01研究一致的临床获益,证实了T-DXd的有效性。
DG06成绩斐然,T-DXd在HER2阳性晚期胃癌治疗中的重大突破
沈琳 教授
DG06研究期间正值COVID-19大流行,可能对肿瘤患者产生负面影响。根据2024ESMO ASIA公布的结果显示,研究记录了24例COVID-19相关不良事件(AEs),在敏感性分析中排除4例因COVID-19死亡的患者后,OS仍为12.4个月,突破1年大关,与DG01研究一致。
在缓解情况方面,ICR确认的ORR为28.8%,HER2 IHC 3+患者的ORR为32.1%,HER2 IHC 2+/ISH+患者为20.0%。长期疗效方面,ICR确认的中位DoR为6.7个月,中位PFS为5.7个月,中位OS为12.4个月,显示了DG06研究方案在晚期胃癌中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在安全性方面,DG06研究的长期患者耐受性良好,展现了与DG01研究一致的安全性。最常见的≥3级不良事件包括中性粒细胞减少(25.3%)、贫血(24.2%)和血小板计数减少(20%)。其中,3.2%的患者因药物相关的不良事件(AE)而停止治疗。此外,与COVID-19相关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5.3%,而药物相关的间质性肺病/肺炎发生率为3.2%,且均为1-2级(2例为1级,1例为2级)。沈琳教授进一步指出,ADC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谱与化疗一致,主要包括消化道和血液学毒性,因此,在追求临床疗效的同时,临床医生需要充分管控可能产生的毒副反应。建立多学科联合的用药安全管理体系,对ADC药物的不良反应进行全程评估与监测,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综合诊疗方案和处理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获益,确保疗效与安全性的平衡。
综上,尽管DG06研究患者基线特征较差且受COVID-19影响,但T-DXd仍展现出显著的疗效和可接受的安全性,进一步支持其在中国HER2阳性晚期胃癌治疗中的应用潜力。
沈琳教授表示,基于DESTINY-Gastric系列研究结果,成功改写了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中国抗癌协会(CACA)、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和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中HER2阳性晚期胃癌后线诊疗格局。过去十多年,HER2阳性胃癌的二线及三线治疗一直处于瓶颈期,患者的治疗选择相对有限,生存获益也未能显著改善,亟需开发新的、更有效的治疗策略以应对这一挑战。而T-DXd在中国的获批上市,对中国HER2阳性晚期胃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尤其是在二线及后线治疗领域。
突破与创新:胃癌治疗策略的破冰之旅
沈琳 教授
沈琳教授表示:胃癌的临床研究近年来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然存在许多值得深入探索的方向。首先,精准诊断和治疗是胃癌研究的核心之一。随着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对胃癌分子机制的理解有了显著提高,这不仅为胃癌的早期诊断提供了新的生物标志物,也为个体化精准治疗奠定了基础。利用这些高通量技术,临床医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胃癌的分子特征,进而为患者制定最佳治疗方案。
其次,靶向治疗仍然是胃癌治疗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尽管针对HER2阳性胃癌的治疗已经取得一定成果,但仍有大量潜在靶点等待挖掘。例如,Claudin 18.2、FGFR2b、NTRK、EBV等生物标志物的研究逐渐显现出重要价值。这些新靶点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识别胃癌亚型,还可能为那些传统治疗方案效果不佳的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
此外,联合治疗策略的探索为晚期胃癌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尤其在HER2阳性患者中展现出潜力。免疫治疗与化疗、靶向治疗等传统治疗方法的联合应用,尤其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PD-1/PD-L1抗体)与化疗或靶向药物的组合,正在成为研究的热点,逐步揭示了免疫治疗的协同效应。这种联合治疗模式在晚期胃癌患者中,展现出了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此外,细胞疗法的引入,如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疗法和CAR-T细胞疗法,也为晚期胃癌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未来,如何探索不同治疗方案的最佳组合、确定最合适的治疗时机和顺序,将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值得深入研究。最后,针对不同人群的精准治疗是胃癌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以CPS(免疫评分)为例,研究发现不同CPS评分的患者在免疫治疗中的反应存在显著差异,因此,明确CPS的最佳临界值,进一步优化免疫治疗的精准分层,也是未来值得研究的领域。
DG06研究最终阳性结果标志着T-DXd在中国HER2阳性晚期胃癌患者中的疗效得到了重要验证,为该领域的临床实践带来了突破性进展。T-DXd的成功应用不仅显著延长了患者的OS,而且为后线治疗提供了全新的选择。随着T-DXd的获批上市,中国患者在二线及三线治疗中拥有了更多有效的治疗策略,这为临床医生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此外,联合治疗策略的探索为晚期胃癌治疗开辟了新的前景,推动了治疗模式从单一的治疗模式向更加个性化、多元化治疗方案转变。这一转变不仅为患者提供了更有效的治疗选择,还可能延长患者生存期,提升生活质量,进一步优化治疗效果。专家简介
沈琳 教授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消化肿瘤内科主任、I期临床试验病房主任
历任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副所长
北京学者、北京市突出贡献专家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精准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药物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首届主任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临床研究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胃癌专家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北京癌症防治学会理事会轮值理事长
《肿瘤综合治疗电子杂志》主编
来源:医学界肿瘤频道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