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文化沃土 绽放时代芳华——金昌市加快推动文化创新发展工作综述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13 07:34 1

摘要:2024年9月10日至13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甘肃考察。总书记对甘肃各项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并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为我们提供了接续奋斗、再启新程的政治指引和实干争先、再谱新篇的实践指南。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独特印记,更是一座城市的根与魂。

2024年9月10日至13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甘肃考察。总书记对甘肃各项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并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为我们提供了接续奋斗、再启新程的政治指引和实干争先、再谱新篇的实践指南。

一年来,金昌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紧扣省委赋予的“打造和合善治的文明之城”使命任务,以文化创新为引擎,以惠民兴业为主线,在理论武装、舆论引导、文明培育、文化传承、文旅融合等领域深耕细作,推动文化创新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效。全市文化软实力显著提升,群众文化获得感持续增强,为转型跨越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的文化动能。

凝心铸魂强根基

理论武装走深走实

“1960年的河西走廊一片荒芜萧瑟,寒风卷着砂砾掠过龙首山。在那‘风吹石头跑,窝棚裹皮袄’的艰苦岁月中,第一代金川人怀着‘为国炼镍’的坚定信念,艰难地埋下了镍都工业文化的基石。”9月23日晚8时整,“谱写文化传承发展新华章”“新思想·新金昌”理论宣讲秋季赛决赛在市传媒中心综艺演播大厅精彩上演。十组来自金昌市文化、宣传部门的优秀选手逐一登台,讲述镍都大地上那些感人故事,分享他们深刻的体会与感悟,为全场观众带来了一场丰富多元而又满满“金昌味道”的文化盛宴。

金昌市始终把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着力在学深悟透、讲活做实、研精致思上下功夫,让党的创新理论在镍都大地落地生根。

△“谱写文化传承发展新华章”“新思想·新金昌”理论宣讲秋季赛颁奖现场(资料图)

分众化讲出“温度”——金昌市着力构建基层理论宣讲“10+N”矩阵,打造“新思想·新金昌”宣讲品牌,创新“宣讲+文艺”“宣讲+实践”模式,推出“理响金昌面对面”等线上宣讲视频80余期。组建“草根宣讲团”“文艺轻骑兵”,用永昌小调、快板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党的创新理论“七进”宣讲3600多场次,让理论宣讲既有“思想高度”又有“民生温度”。

学理化研出“高度”——聚焦镍都工业文化、长城文化等特色领域,组织申报甘肃省人文社会科学项目2项,推荐8件论文专著参评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在全省社科普及基地讲解员大赛中,金昌市2名选手分获二等奖和优秀奖,《莫高窟中的圣容瑞像故事》画册编制完成,推动党的创新理论与地方实际深度融合。

文明创建提质效

城市气质持续提升

新年伊始,一种全新的“时尚”在金昌市流行:金川区宁远堡镇有7家餐厅推出了500元一桌的新风菜,广受好评,并且各餐厅的订单量在持续增加;永昌县城关镇黄家学村出台村规民约,明确规定丧事宴席的标准为每碗菜成本费用30元到35元,不提供烟酒,倡导“大锅菜”“一碗端”。这种为菜单“瘦身”、勤俭节约办宴席的新风气,如今已在金昌农村蔚然成风。

随着金昌市成功蝉联“全国文明城市”四连冠,深化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推动“文明城市”向“城市文明”转变的一系列“新气象”,让文明逐渐成为金昌最鲜明的城市底色。

△新风菜单菜品(资料图)

文明创建常态长效——金昌市积极构建“1+8”精神文明建设专项工作机制,创新“三单”(提醒单、提示单、交办单)工作法和“五维推进”机制,完成2024年度全国文明城市自测评,2个村、5家单位、1户家庭、1所学校分别获评全国文明村镇、单位、家庭、校园。

文明培育浸润人心——为进一步深化移风易俗,金昌市推出“公交婚车”“简约家宴新风菜单”“一碗烩菜办丧事”等一系列创新举措,建立“红娘工作室”39个,组建“村嫂红娘”服务队,破除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选树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1人、“感动甘肃・陇人骄子”提名奖1人、“新时代甘肃好少年”2人,4件原创公益广告入选中央文明办年度征集活动,数量连续两年保持全国第二、全省第一。

文明实践走深走实——金昌市通过整合网格工作室、户外劳动者驿站等阵地,构建“15分钟文明实践服务圈”,打造“文明集市”品牌活动,提供政策宣讲、便民服务、文化展演“一站式”服务。建成1个省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中心、2个示范所、10个示范站,《文明实践“细制入微”服务群众“零距离”》入选《习近平文化思想实践案例选编(2024 年)》,全年开展“幸福来敲门·临时儿女陪伴”“学习雷锋月”等文明实践活动,在全市范围内打造了“人人参与、文明共育”的良好社会氛围。

文旅融合破圈出彩

产业活力不断释放

今年“五一”假期,“火星1号基地”全新推出火星宝藏猎人、火箭发射观礼等7大活动,让孩子和家长们沉浸式玩转“火星假日”;“来永昌吃十八子”开启了“五一”永昌美食旅游消费活动,灰豆子、羊肉垫卷子等18道特色小吃组成“美食天团”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永昌品美食;金川区双湾镇“吃头节”、紫金苑啤酒美食嘉年华、文化惠民演出等活动持续火爆……5月1日至5日,金昌市累计接待旅游人数67.31万人次。

文化既是一种精神资源,也是一种经济资源。立足“中国镍都·文明金昌”品牌定位,金昌市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旅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让“流量”变“留量”、“人气”变“财气”。

业态创新激发新活力——“火星1号基地”升级“超级火星人类计划”沉浸式体验,建设“未来科学空间”项目;打造紫金苑夜市、青泰广场等文旅消费集聚区;推出“幸福金昌·相约四季”系列活动;举办“骑闯镍都·穿越火星”自行车挑战赛、“镍都之光”实景演出等特色活动70余项,一系列丰富多样的文旅活动带动金昌市夜间消费增长40%。

△国庆期间,“火星1号基地”门口的科幻机甲吸引游客前来拍照打卡(资料图)

项目建设夯实硬支撑——金昌市推进“十四五”文旅产业重点项目28个,“火星1号基地”、长城文化公园等23个项目建成运营;启动“十五五”研学旅游发展规划编制,实施永昌县南坝乡文旅康养提升等重点项目,培育星辰宇宙文化旅游公司等5家规上文化企业,提前完成“十四五”规上企业培育任务。

品牌营销扩大影响力——联合央视频推出微短剧《我为西风狂》;儿童剧《嗨!我是小五》作为全省唯一入选剧目,亮相第十届西安国际儿童戏剧展演并巡演4场。“金昌文旅”“畅游金昌”微信、微博和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累计发布信息2800余篇,总浏览量近1000万次;组建金昌文旅“百人新媒体宣传矩阵”队伍,发布图文、短视频信息1000余篇,浏览量超2000万次,进一步提升了“中国镍都·文明金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今年1至5月,全市接待游客437.09万人次,旅游收入达28.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1.5%和53.7%。

文化惠民见行见效

群众福祉持续增进

城市书房、悦读驿站、农家书屋、流动图书室……如今的金昌,一个个阅读服务网点遍布全市;书香“七进”、全民阅读推广、读书朗诵大赛……一场场阅读活动精彩纷呈。伴随着“书香金昌”建设的不断推进,阵阵书香弥漫金昌大地。金昌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丰富文化产品供给,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优质文化服务。

公共文化设施提质升级——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建成市人民文化广场“百姓大舞台”,打造金川区天泰苑、金水里等城市书房2座、悦读驿站48个,实现12个乡镇、6个街道综合文化站全覆盖,139个行政村、53个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达标率100%。金川区完成29个公共文化场馆提升项目;永昌县建成乡镇数字文化站10个、“乡村舞台”112个,图书馆互通率超70%。

△天泰苑城市书房里举办“感悟热血 缅怀先烈”阅读交流分享会(资料图)

文化服务供给精准高效——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170余场;组织“活力金川·百姓文化大舞台”等品牌活动240余场次,惠及群众7万余人次。实施“戏曲进乡村”项目,开展演出173场次;利用流动图书车、流动舞台车开展基层服务35场次。面向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建成流动图书站1个,开展“指尖触文传关爱”等主题活动30次,服务特殊群众1900人次。

文艺创作成果丰硕,围绕镍都工业史、乡村振兴等题材,创排红色音乐剧《焉支花开》、情景剧《我们这十年·青年志》等文艺作品,编辑出版《金昌历史文化故事丛书》《人间烟火》等书籍8部。在全省群星艺术大赛中,戏曲小品《多大点事》获二等奖,快板《喜迎党的二十大 金昌明天更美好》获三等奖;广场舞《节子声声》入围第二十届群星奖,实现金昌在该奖项上的突破。

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历史文脉生生不息

今年春节期间,永昌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毛卜喇“卍”字灯俗千百盏璀璨花灯惊艳亮相,吸引大批游客前来赏灯游园,现场人头攒动,市民们个个沉浸其中,领略非遗风采,在文化遗产的非凡魅力中度过一个别样的“七彩”春节。

金昌市统筹推进文物保护、非遗传承、文化研究,让历史文化遗产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传承。

文物保护扎实推进——深化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24处,完成长城资源专项调查;创新推行文物保护“六定”措施,实施7个文物保护修缮项目;建立工程建设文物前置审查机制,保障兰张高铁三四线、金川集团铜冶炼配套铁路专用线等4个重点项目落地。“金川工业文化遗产研学之旅”入选2025年甘肃省革命文化主题社会教育十佳案例。

△“丝路IP 机遇中国——国际观察员见证幸福美好新甘肃(金昌站)主题宣传活动”中,观察团成员体验金川非遗刻字(资料图)

非遗传承活力彰显——举办非遗年货节、非遗民俗游等活动22项,线下参与超5万人次;组织剪纸、刺绣等非遗项目参加“黄炎培杯”中华职业教育非遗创新大赛,李翠红剪纸艺术精品展等展览走进乡村,让非遗“活”起来、“火”起来。

文化研究持续深化——成立市图书馆金川集团分馆、市美术馆金川集团创作基地,举办“地企融合·向新而行”劳动者风采书画联展;开展“金昌历史文化故事”挖掘整理,推进红西路军永昌战役纪念馆服务设施提升项目,编纂《金昌市革命遗址保护管理办法》并升级为政府规章,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一年来,金昌市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奋力推动文化创新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站在新的起点,金昌市将持续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在理论武装上持续深化、在文明创建上持续发力、在文旅融合上持续突破、在文化惠民上持续创新,奋力谱写新时代金昌文化创新发展新篇章,为建设幸福美好新金昌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记者:张可乐

编辑:许菲

责编:闫瑾 刘欢欢

审核:马丰友

来源:金昌发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