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点进主页一看,好家伙,同个编剧团队写的《宴遇永安》也在追,手机双开,左边仙侠战神吐血,右边穿越厨神摊煎饼,反差大到像精神分裂,却愣是停不下来。
“两部剧同一个编剧,却把我拿捏得死死的。
”
刷完《入青云》最新一集,弹幕里有人吼了这么一句,瞬间被顶到热一。
点进主页一看,好家伙,同个编剧团队写的《宴遇永安》也在追,手机双开,左边仙侠战神吐血,右边穿越厨神摊煎饼,反差大到像精神分裂,却愣是停不下来。
数据更离谱:两周8亿播放,抖音#卢昱晓战损妆#单条2.1亿,B站“古代煎饼果子”二创剪到320万,连央视中秋晚会都提前锁了卢昱晓跳古风舞。
观众嘴上骂“流水线”,身体诚实得可怕——横店的古装棚子47%被仙侠轻喜剧霸占,比去年同期又涨12%,服化道预算直接飙到35%,平台抢得头皮发麻。
为啥这么上头?
一句话:把套路玩出了盲盒感。
《入青云》看似“双强互骗”,实则把“骗”字拆成三层:第一层互相挖坑,第二层联手坑别人,第三层发现最大坑是自己。
战神女主卸甲那幕,镜头给的是她指关节上的旧刀疤,弹幕瞬间刷屏“女A感拉满”,其实那道疤是化妆师拿牙签蘸暗色口红一点点点出来的,近景才看得出,远观就是“她真的杀过人”。
卢昱晓的脸被骨相测评机构打出87%英气值,靠的就是这种“能扛4K疤痕”的折叠度,平台顺手把《折月亮》预约推到200万,赌她继续带飞。
另一边,《宴遇永安》把穿越梗玩成“美食盲盒”。
男主第一次摊煎饼果子,镜头从鏊子特写切到葱花慢动作,再配个“滋啦”ASMR,弹幕齐刷“深夜报复社会”。
导演后来直播爆料,那块煎饼前后煎了37次,只为找到“最听话的脆皮”,B站UP主拿这段做鬼畜,配《黄金矿工》BGM,点赞32万。
王影璐的现代脸+古装轻喜剧适配度被业内打到92%,品牌方直接把她空投纽约时代广场,广告片里她啃煎饼的动图循环播放,老外围观拍照,#ChineseCrepe#冲上推特趋势,回国就多了3个代言,商业价值翻得比剧还快。
更狠的是编剧“纪桑柔+丁璐”这块招牌。
业内传闻,她俩的项目溢价直接+30%,平台抢剧本像抢鞋:先交30%定金,开机再付30%,播出前结尾款,违约一天利息万五。
新立项的《凤归梧》已经排到2025,备案刚挂出,演员工作室就悄悄递简历,连配角都抢破头。
原因无他——她们把“女性爽点”做成了公式:仙侠给“战力爽”,轻喜剧给“味蕾爽”,战力+味蕾交替投喂,观众就像被定时投喂的仓鼠,跑轮停不下来。
当然,也有人吐槽“95后小花内卷到头发丝”。
卢昱晓的战神铠甲重18斤,夏天横店40℃,她拍跪戏跪到膝盖青紫,收工后拿矿泉水瓶当冰袋,被站姐拍到发博“战损照现实版”。
王影璐拍煎饼戏,手腕被鏊子烫出小水泡,化妆师遮了三层粉,镜头里还是看得出红印,粉丝放大截图心疼到热搜。
可市场不管这些,平台只看“仙侠赛道”“轻喜剧赛道”谁跑得快,骨相、CP感、二创数据,一条条拉表打分,小数点后面两位都能决定下一部S+花落谁家。
观众呢?
边骂边氪。
有人给《入青云》剪“女A男O”配色表,按Pantone色号给每套戏服起名“战神铁灰”“骗徒墨绿”,点赞50万;有人把《宴遇永安》煎饼片段剪成“古代吃播”,配《猫和老鼠》BGM,弹幕“口水警告”。
平台后台显示,两部剧受众重叠度高达42%,意思是同一批人,晚上8点先给战神流泪,9点转头去啃煎饼,情绪无缝切换,比翻书还快。
说到底,大家追的不是古偶,是“被精准戳中”的爽感。
仙侠给“我命由我”的幻觉,美食给“一口治愈”的踏实,编剧把两种多巴胺兑成一杯鸡尾酒,观众一饮而尽,第二天醒来再骂“又熬夜”,身体却诚实地点开下一集。
至于卢昱晓和王影璐谁能先冲到一线,就看谁的下部盲盒更会上头——反正横店棚子已经搭好,鏊子也支上了,只等下一声“开机”。
来源:花海一点号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