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林夏第一次在红外相机里看见那只母猎豹时,它正叼着半只羚羊,金色皮毛上的黑色斑点沾着晨露,像撒了把碎黑曜石。作为肯尼亚马赛马拉保护区的志愿者,她见过太多野生动物,但这只编号为 “金盏花” 的母猎豹总带着种特别的警觉 —— 它的左前腿有一道浅疤,据说是去年和鬣狗抢
林夏第一次在红外相机里看见那只母猎豹时,它正叼着半只羚羊,金色皮毛上的黑色斑点沾着晨露,像撒了把碎黑曜石。作为肯尼亚马赛马拉保护区的志愿者,她见过太多野生动物,但这只编号为 “金盏花” 的母猎豹总带着种特别的警觉 —— 它的左前腿有一道浅疤,据说是去年和鬣狗抢食时留下的。
这天午后,林夏抱着整理好的兽类迁徙数据,往科研站的观察室走。十月的草原风里裹着干燥的草屑,远处角马群的迁徙声像闷雷般滚动。路过猎豹观测区时,她习惯性地朝玻璃观景台瞥了一眼,却猛地顿住脚步 —— 观景台里空无一人,而金盏花正趴在离玻璃不到半米的草地上,琥珀色的眼睛直直盯着她。
林夏的心跳瞬间漏了一拍。她见过游客隔着玻璃和猎豹合影,但从没有哪只猎豹像这样,把前爪搭在玻璃下方的岩石上,头颅微微前倾,鼻尖几乎要贴上冰凉的玻璃。阳光透过穹顶落在它身上,能清晰看见它耳后黑色的泪痕状斑纹,以及嘴角因呼吸而轻微颤动的胡须。
“别过来。” 林夏下意识地后退半步,手攥紧了怀里的文件夹。她想起培训时教官说的话:野生猎豹极少主动攻击人类,但母猎豹在保护幼崽时会变得极具攻击性。她顺着金盏花的视线往下看,才发现观景台下方的草丛里,有三只巴掌大的小猎豹正蜷缩着,灰褐色的胎毛上还没长出标志性的斑点,像三只毛茸茸的小球。
原来金盏花是在守护幼崽。林夏悬着的心稍稍放下,她慢慢蹲下身子,尽量让自己的动作看起来不具威胁性。她看见金盏花的喉咙里发出低沉的咕噜声,这不是攻击性的嘶吼,更像是一种警示。它的前爪始终保持着微微抬起的姿势,指甲没有伸出,但肌肉紧绷着,随时准备应对可能的危险。
风从草原上吹过,带着远处斑马群的嘶鸣声。林夏和金盏花隔着一层玻璃对峙了大概两分钟,却像过了很久。她注意到金盏花的左前腿偶尔会轻轻颤抖,想必是旧伤还没完全愈合。就在这时,一只小猎豹从草丛里爬了出来,跌跌撞撞地朝着玻璃的方向挪了两步,发出细弱的 “喵喵” 声。
金盏花立刻转过头,用鼻子轻轻蹭了蹭小猎豹的脑袋,喉咙里的咕噜声变得柔和了些。它再转回头看向林夏时,眼神里的警惕少了几分,多了些复杂的情绪 —— 或许是无奈,或许是恳求。林夏突然明白,这只母猎豹不是在挑衅,而是在向她传递一个信息:请不要伤害我的孩子。
林夏慢慢站起身,朝着金盏花轻轻点了点头,然后转身往科研站的方向走。走了几步,她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发现金盏花已经叼着那只调皮的小猎豹,回到了草丛深处,只留下玻璃上一道若有若无的鼻印,在阳光下泛着淡淡的光。
那天晚上,林夏在日记里写道:“我曾以为‘猎豹突脸’会是一场惊心动魄的危险,但真正经历过才知道,那其实是一位母亲用尽全力的守护。在这片草原上,每一个生命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活着,而我们能做的,就是远远看着,不打扰,不伤害。”
后来,林夏再也没在观景台附近见过金盏花和它的幼崽。直到三个月后,她在红外相机里看到三只长出斑点的小猎豹跟着金盏花奔跑,左前腿有浅疤的母猎豹依然警觉,但身姿却比之前矫健了许多。林夏知道,它们一定在草原的某个角落,继续过着属于它们的生活,而那段隔着玻璃的短暂相遇,会成为她永远难忘的记忆。
来源:小晓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