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30日,特朗普与辉瑞(Pfizer)首席执行官Albert Bourla在白宫共同宣布达成协议,美国每个州的医疗补助计划都能以最惠国价格获得辉瑞公司的药品,即美国药品价格与其他发达国家支付的最低价格保持一致,而辉瑞也同意加入名为TrumpRx的政府采购平台
美国政府与产业界围绕药价问题展开的谈判,僵持了数月之后,局面终于被打破。
9月30日,特朗普与辉瑞(Pfizer)首席执行官Albert Bourla在白宫共同宣布达成协议,美国每个州的医疗补助计划都能以最惠国价格获得辉瑞公司的药品,即美国药品价格与其他发达国家支付的最低价格保持一致,而辉瑞也同意加入名为TrumpRx的政府采购平台。
一些药品的价格降幅或将达到85%,例如治疗更年期症状的药物Duavee,辉瑞公司称,目前Duavee的标价为每月203美元,在TrumpRx上每月将仅需花30美元。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首创JAK激酶抑制剂Xeljanz目前每月自付费用为6000美元,但在TrumpRx上费用约为3600美元,降价40%。此外,偏头痛药物Zavzpret也将以五折直接向患者销售。
在美国,药价问题的政治化仍在加剧。在紧迫的关税威胁之下,辉瑞是第一家松口的大型药企。
美国政府正在与其他药企进行类似的交涉,以扩大降价药物清单。现任FDA局长 Marty Makary在采访中透露,辉瑞只是美国缩减医疗费用的开始,后续“将会看到不同制药公司发布一系列公告”,而这正是本届政府在公共卫生健康领域的首要任务。FDA对此态度也十分明确,特朗普政府的举措将有助于全面解决高昂的医疗保健支出这一历史性问题。
“我们每年都在把钱白白扔进一个破败的体系中,为药品支付了越来越多的费用。”政府方认为,是腐败的医疗体系年复一年地推高美国药品费用,因此提出替代性解决方案——TrumpRx。
虽然美国公众一致希望药价降低,但对目前形势仍表现出明显的信心不足——大多数人认为TrumpRx未必能如愿以偿解决美国医疗市场体制顽疾。公众舆论正在揭开美国高药价改革背后的复杂图景,也使业内更加关注,全球医药市场将随之产生怎样的连锁反应。对于中国药企而言,美国医药市场的变化势必也将影响到中国药企的国际化之路。
关税大棒下与药企利益交换
这场被称为“历史性开端”的降价协议,并非源于药企的慈善,而是特朗普政府挥舞关税大棒进行数月博弈与利益交换的结果。其核心策略是运用直接的贸易威胁,使行业巨头率先向“最惠国待遇”定价原则妥协。
特朗普在第一个任期内试图制定“最惠国”定价,但没有成功。今年5月,其签署了一项行政命令,正式向制药公司施压,要求其向美国患者收取与其他发达国家一致的最低价格。这场“最惠国待遇”定价运动,以“自愿”为名,实则伴随着强有力的政府推力。据报道,特朗普一再明确威胁,若企业不遵从,将对进口到美国的品牌药征收高达100%的关税。辉瑞与白宫达成协议的消息,在这一关税制裁的最后期限前一天公布。作为协议的一部分,辉瑞为自己赢得了三年的关税豁免期。
表面上来看,辉瑞的妥协与更广泛的制药行业态度出现了显著分化。辉瑞首席执行官Albert Bourla将这笔交易称为“双赢”。在他看来,协议为公司在两个关键领域提供了宝贵的“确定性和稳定性”:一是未来药品定价的政策预期,二是避免了惩罚性关税带来的直接冲击。通过主动达成自愿协议,辉瑞成功规避了未来可能出台的、更为严苛的强制性价格管制。
然而,行业的主要游说团体——美国药物研究和制造商协会(PhRMA)——则坚决反对这一政策。PhRMA警告这将严重扼杀创新,导致研发投资锐减,最终损害患者获得下一代药物的机会。该组织始终将美国高药价的矛头引向供应链的其他环节,特别是药房福利管理机构和340B医院折扣计划。
当然,这场利益交换将不止于药品定价和关税豁免。目前辉瑞在美国11个州拥有 9家制造工厂,根据协议,辉瑞承诺将继续投入700亿美元用于扩大在美国的制造业。这一承诺正是政府当前需要的。不止辉瑞,据PhRMA称,美国制药公司已经承诺在美国进行5000亿美元的新制造投资。
目前,政治波动已引发了公众对一些药品供给的焦虑,在美国本土,一些多用途仿制药开始变得短缺——比如可用于神经科、癌症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亚叶酸钙,而制药企业还没有足够的时间来提高产量以满足患者需求。
长期以来,美国在药品供应链上严重依赖进口——仅9%的API厂商位于美国。美国专家普遍认为,将部分制药产能回流美国,对保障国家卫生安全、防范供应链中断导致的药品短缺至关重要。辉瑞的让步,也因此被视为在政府压力下,为维系长远市场环境而做出的战略性妥协。
潜在“双轨”系统、价格黑箱等引发质疑
尽管政府描绘了一幅患者轻松获得廉价药品的图景,但TrumpRx的具体运作模式、不透明的定价机制以及对现有保险体系的冲击,引发了患者和专家的广泛质疑。
TrumpRx平台的核心是“绕过中间商”。这个由政府运营的网站计划于2026年推出,它本身不销售、配发或运送药品,而是作为一个搜索门户,将消费者引导至药企网站进行直接购买。所有交易均为现金支付,明确绕开了健康保险公司和药房福利经理等传统支付体系。
然而,这种模式对于占人口90%以上的已投保人群而言,益处可能非常有限。专家指出,对于有保险的人,通过保险网络购买药物的自付费用通常更低。直接面向消费者的市场,其主要受益者可能是没有保险的人群。
此外,参加高免赔额健康计划(HDHP)但尚未达到年度免赔额的患者也可能发现TrumpRx 的价值。在达到免赔额之前,这些患者需要负责与保险公司协商的全额药物价格。在某些情况下,TrumpRx的折扣现金价格可能低于此免赔额前价格。这对于通常不在保险范围内的治疗领域的药物尤其重要,例如某些皮肤科治疗或减肥药物。
更深刻的矛盾在于,这种模式创造了一个“双轨”购买系统,可能使消费者陷入复杂的财务权衡。例如,一位拥有高免赔额健康计划的患者,在面对一种药物时,将面临艰难选择:是通过TrumpRx支付较低的即时现金价格,还是通过保险支付更高的价格,以便将费用计入年度免赔额。从长远看,如果患者预计年内会有其他大额医疗支出,后一种选择可能更省钱。但由于TrumpRx的购买存在于保险系统之外,即使它降低了单处方的成本,反而也可能无意中增加患者全年的总医疗开支。
患者的真实反馈进一步凸显了不信任感。马里兰州居民Sarah Wisniewski患有多发性硬化症,尽管拥有“很好的保险”,却屡次被拒绝覆盖其特效药。她对TrumpRx计划持深刻的怀疑态度,认为如果制药公司不被强制在平台上列出最急需的药物,那么这不过是“一个象征性的声明”,难以对患者的临床生活产生真正、长期的影响。
此外,协议的保密性加深了外界的疑虑。辉瑞与白宫均未公开协议的具体条款,包括计算折扣和“最惠国”价格的精确方法。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学教授Rachel Sachs指出,“有很多问题有待解答,比如,标价和净价之间是什么关系?患者可以使用保险吗?他们在哪些项目中提供不同类型的价格?这些价格与国际价格之间又有什么关系?”
这种“黑箱”操作使得独立分析师无法核实政府宣称的节省幅度,也让业内难以准确评估其真实影响。范德比尔特大学医学中心的卫生政策教授史黛西·杜塞齐纳即指出,白宫大力宣传的药物如类风湿性关节炎药Xeljanz,在降价40%后每月仍需约3600美元,这依然是一个令普通家庭难以承受的价格,而且,Xeljanz可能会从明年开始面临仿制药竞争。
辉瑞交易的保密条款、最初纳入的药品数量较少,以及即使高价药物大幅降价,对于自费患者来说仍然高得难以承受,这些似乎都证明了该计划想要有实质性改革进展仍面临巨大挑战。
对美国医疗体系而言,一些保守派和市场导向的智库,如美国行动论坛指出,如果药品真的直接面向患者销售,那么对药品福利管理机构、保险公司等机构来说,将是毁灭性的打击。他们主张,这会破坏该计划中成功控制成本的市场化谈判结构,并将其转变为一个限制性的、政府运营的单一支付者体系,进一步导致药品可及性下降。
不过,总统没有法律权力要求制药公司将其产品定为“最惠国待遇”价格。TrumpRx平台计划于2026年上线,具体时间尚未透露,留给市场参与者的还有一段再博弈窗口,而该计划后续是否会受到法律的挑战仍未可知。
药价矛盾转移,美国拒绝再为全球创新买单
特朗普政府的药价改革,深层逻辑是将国内矛盾向全球转移,核心论调依然是“美国不想再为全球创新买单”。其进行的一系列改革,不仅可能重塑全球药价体系,也对未来的药物研发投入构成了潜在威胁。
美国的高药价一直被解释为承担了全球药品研发的巨额成本。研究机构兰德公司 2024 年的一项研究发现,美国的处方药价格比其他高收入国家高出278%。这种差异是由于品牌药品价格的成本较高,在美国高出422%。然而,研究还发现,无品牌仿制药在美国更便宜,平均为类似国家价格的67%。总体上,仿制药占美国处方量的90%。
无论如何,特朗普政府坚持将高药价引向创新研发投入,并表示,“单边补贴”的时代该结束了,应该让更多国家分担研发成本。
特朗普的意图正在迅速变为现实,将引发“全球药价转嫁”的连锁反应。为平衡其在美国市场的“表面降价”,跨国药企已开始在其他国家提价。例如,礼来公司于8月宣布将提高其减肥药Mounjaro在英国的价格;百时美施贵宝也表示,其精神分裂症药物Cobenfy将在英国以与美国相同的标价出售。特朗普本人公开承认这一行为可能导致其他国家药价上涨,并表示这是“公平的”。
然而,这种国家间的利益博弈也引发了对于全球创新根基的深切担忧。制药行业是一个高度依赖高回报来支撑高研发投入的行业。Puretech Health公司的高级合伙人John Lamattina分析指出,无论博弈结果如何,政策压制之下制药公司的收入都有可能会减少,“制药行业所有药品销售额的25%都会投入到研发中。所以,如果整个行业的收入减少1000亿美元,那么研发投入就会减少250亿美元——这个数字大约相当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研发预算的60%。”这是一笔相当可观的资金,其削减很可能导致未来新疗法和新药物的减少,从长远来看,最终受损的将是全球患者。
从更大的图景来看,美国政府对于医药市场的一系列政治手段,正在使全球医药市场步入一个更加波动、也更加不可预测的新时期。
- 上下滑动查看参考资料 -
[1]https://www.whitehouse.gov/fact-sheets/2025/09/fact-sheet-president-donald-j-trump-announces-first-deal-to-bring-most-favored-nation-pricing-to-american-patients/
[2]https://www.cbsnews.com/news/fda-head-marty-makary-praises-trumprx-prescription-medications-affordability-pfizer/
[3]https://www.houstonchronicle.com/news/houston-texas/trending/article/trumprx-pfizer-medications-drugs-21076295.php
[4]https://edition.cnn.com/2025/09/30/politics/pfizer-drug-prices-trump
[5]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WqXACRNSDE
[6]https://govfacts.org/explainer/trumprx-how-the-drug-pricing-program-works/
[7]https://www.biospace.com/policy/pfizers-drug-pricing-deal-with-trump-raises-questions-about-access
[8]https://abcnews.go.com/US/trump-announces-trumprx-website-pharmaceutical-drugs-after-pfizer/story?id=126094779
[9]https://fortune.com/2025/09/30/pfizer-strikes-tariff-deal-trump-70-billion/
Copyright © 2025 PHARMCUBE.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申明:本微信文章中的信息仅供一般参考之用,不可直接作为决策内容,医药魔方不对任何主体因使用本文内容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承担责任。
来源:医药魔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