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干幼教这行12年了,接触过很多3 - 6岁的孩子,也和不少家长交流过。我发现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情绪问题还挺常见的。就说早上起床穿衣服这件事,孩子偏不穿,还大哭大闹;和小伙伴玩玩具,抢不过就动手打人;在商场看到喜欢的东西,不买就躺在地上撒泼打滚。这些场景,家长们
我干幼教这行12年了,接触过很多3 - 6岁的孩子,也和不少家长交流过。我发现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情绪问题还挺常见的。就说早上起床穿衣服这件事,孩子偏不穿,还大哭大闹;和小伙伴玩玩具,抢不过就动手打人;在商场看到喜欢的东西,不买就躺在地上撒泼打滚。这些场景,家长们应该都经历过,孩子情绪失控,家长头疼,也影响孩子和周围人的关系。
那该怎么帮助孩子管理情绪呢?根据我的经验,可以采用情绪识别、表达训练、关系处理的阶梯式教学方法。
先来说说情绪识别训练,这得融入日常游戏里。家长可以准备一些表情卡片,上面有开心、生气、难过、害怕等各种表情。和孩子玩的时候,随机抽出一张,让孩子说出卡片上的情绪,也能让孩子做出相应表情。这样,孩子就能慢慢建立起情绪词汇库,知道不同情绪长啥样。比如看到开心的表情,孩子就知道这是开心,以后自己开心时也能说出来。
完成情绪识别训练后,就要进行表达训练了,家庭场景模拟教学法就很合适。家长和孩子一起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一些同伴冲突场景,像早餐争执、玩具争夺等。比如孩子扮演小朋友,家长扮演另一个小朋友,两人因为抢玩具起了冲突。这时引导孩子思考怎么解决,是一起分享,还是轮流玩。通过模拟,孩子能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也能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
孩子学会表达后,就要处理和周围人的关系了,建立情绪管理成长档案就很有必要。家长给孩子准备一个小本子,记录孩子每天的情绪变化和处理方式。比如哪天孩子生气了,是自己冷静下来,还是找家长帮忙。通过这种可视化记录,能培养孩子长期的情绪调节能力。同时,家长要起到示范作用,遇到事情冷静处理,给孩子树立好榜样。
为了更好地帮助孩子管理情绪,我还给大家准备了一些实操工具。有了前面的方法,再配合这些工具,效果会更好。
情绪温度计,家长可以画一个温度计,标上不同的情绪等级,从平静到非常生气。当孩子情绪波动时,让孩子指着温度计,告诉家长自己的情绪到了哪个等级。冲突解决流程图,把解决冲突的步骤画出来,像先冷静、再沟通、最后解决问题。情绪卡片前面说过了,还有情绪绘本,家长和孩子一起读,让孩子从故事中学习情绪管理。家里还能设置一个冷静角,孩子情绪不好时,去那里待一会儿,平复心情。另外,情绪小贴纸也不错,孩子表现好时,就给他贴一个,激励他继续保持。
为了让孩子的情绪管理形成长效机制,我建议采用家庭情绪日记和月度复盘会议。
家庭情绪日记,就是每天晚上一家人坐在一起,分享当天自己的情绪和遇到的事情。孩子可以简单说,家长多说一些。通过分享,孩子能感受到家人的关心,也能学会表达自己。月度复盘会议,每个月找个时间,一家人一起回顾这个月孩子的情绪管理情况,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在整个过程中,家长的示范作用很关键。家长自己要学会管理情绪,不能孩子一闹,自己比孩子还生气。孩子会模仿家长的行为,只有家长做好了,孩子才能做好。同时,要把这些方法运用到生活场景中,不要只是理论说教。比如孩子在商场哭闹着要买东西,家长不要着急发火,用之前教过的方法,引导孩子表达想法,一起商量怎么解决。
帮助孩子处理好周边关系以管理情绪,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家长和孩子一起努力。希望这些方法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来源:新妈聊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