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10月10日是第34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主题为“人人享有心理健康服务”。当天,广东省在广州市举办了2025年世界精神卫生日主题宣传系列活动,旨在提升公众对心理健康的认知,推动社会形成关爱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活动现场汇聚了多位精神卫生领域的专家,他们分享了睡眠
今年10月10日是第34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主题为“人人享有心理健康服务”。当天,广东省在广州市举办了2025年世界精神卫生日主题宣传系列活动,旨在提升公众对心理健康的认知,推动社会形成关爱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活动现场汇聚了多位精神卫生领域的专家,他们分享了睡眠与心理门诊建设的实践经验、心理健康科普“五进”工作的推进成果以及“12356”心理援助热线的服务模式。活动还设置了丰富多彩的互动环节,包括心理健康知识普及、正念放松体验、心理主题脱口秀和情景剧表演,以轻松温暖的方式引导大众正视心理问题,传递包容与理解的价值理念。
当天,大型义诊咨询活动同步展开,吸引了众多市民参与。广东省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科普大赛也同期举行,激发了社会各界对心理健康话题的关注与传播热情。针对儿童青少年抑郁障碍的规范化诊疗培训以及精神医学学术会议也在进行中,进一步推动专业领域的发展与交流。夜幕降临,广州塔为世界精神卫生日点亮灯光,用璀璨的城市地标向全社会发出关爱心理健康的温暖信号。
广东省精神卫生中心的何红波主任医师强调,抑郁症是一种常见且可防可治的精神疾病,并非性格软弱或意志力不足的表现。由于社会偏见的存在,许多患者不敢求助,导致病情延误。他指出,青少年群体中存在大量未被及时发现的心理问题,尤其在周末和夜间门诊中,青少年患者占比显著。为此,省精神卫生中心正积极与省内学校合作,探索建立校园心理问题早期筛查机制,并在全省范围内开展青少年抑郁诊疗培训,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同时,呼吁更多医疗机构设立青少年心理健康门诊和开放病房,构建更完善的青少年心理支持体系。
老年群体的心理健康同样不容忽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副院长吴逢春表示,老年人群中抑郁症发病率较高,且常与老年痴呆相伴而行。精神状态不佳可能增加患老年痴呆的风险,而老年痴呆患者后期也容易出现多疑、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虽然目前尚无法治愈老年痴呆,但通过药物、心理干预、康复训练和物理治疗等手段,可以有效延缓病程发展,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
专家建议,保持规律作息、均衡饮食、适度运动,积极参与社交活动,主动寻求支持,培养兴趣爱好,学习情绪管理技巧,都有助于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若出现持续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睡眠障碍等症状超过两周,并影响日常生活,应及时寻求专业帮助。
近年来,广东省持续加强精神卫生体系建设,已建成覆盖城乡的三级防治网络,以省精神卫生中心为引领,市级专科医院为支撑,县级医院精神科为衔接,基层医疗机构为基础。目前全省已有1468家机构提供心理服务,设立心理门诊462个、睡眠门诊131个。精神科医师和护士数量已超额完成“十四五”目标,近3000名专职防治人员扎根基层,服务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广东还创新实施长效针剂“一站式”免费治疗,惠及近4.5万名困难患者。通过千余场心理健康科普巡讲和全天候心理援助热线服务,全省心理健康服务生态不断优化,真正践行“健康不仅是身体无恙,更是心灵晴朗”的理念。
来源:妙招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