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款比亚迪汉智驾领航加推版:保持吸引力,卖出增值感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11 20:43 1

摘要:新款比亚迪汉智驾领航加推版于10月11日正式上市,售价16.98万元起/补贴后售价15.98万元起。此次上市的新款车型主要在内饰和续航方面进行调整,DM-i混动版本的纯电续航里程提升至245公里,EV纯电动版本的续航里程增加至635公里。

新款比亚迪汉智驾领航加推版于10月11日正式上市,售价16.98万元起/补贴后售价15.98万元起。此次上市的新款车型主要在内饰和续航方面进行调整,DM-i混动版本的纯电续航里程提升至245公里,EV纯电动版本的续航里程增加至635公里。

2026款汉DM-i

2026款汉EV

2026款比亚迪汉智驾领航加推版整体上延续了大家熟悉的“龙颜”家族设计,但在细节、配色和轮毂上做了不少文章,让整车在保持优雅气质的同时,运动感和精致感也得到了提升。新车带来了三款非常独特的颜色—— “雾凇金” 、 “松影绿” 和“远峰蓝”,想营造淡雅朦胧的金属质感,模仿松林间的墨绿色,当然,经典的未央灰、玄空黑等颜色也继续供选择。

车头气势更足,前脸是标准的封闭式低趴造型,看起来很简洁。两侧的悬浮式龙晶LED大灯被熏黑的饰板连接,像龙须一样贯穿车头。下面的梯形进气格栅配备了熏黑运动套件,两侧的“C”形导风槽也不是装饰,能梳理气流,同时也让车头看起来更有性能范儿。

侧面轮廓优雅且动感,经典的溜背式设计,线条非常修长、流畅。隐藏式的车门把手能让侧面更光滑,也有助于降低风噪和能耗。最显眼的变化是换装了一套全新的19英寸多幅式熏黑轮毂,配合整车新增的黑化运动套件,视觉上比之前更酷,运动感直接拉满。

车尾辨识度依旧很高,标志性的贯穿式的中国结LED尾灯,点亮后造型别致,在夜里一眼就能认出它。另外,如果你看到车尾有蓝色的“天神之眼”小尾标,那就说明这台车标配了高级辅助驾驶系统,这是它“智驾领航”身份最直接的体现。

总的来说,2026款比亚迪汉智驾领航加推版并没有推翻重来,而是在原本就很成功的外观基础上,通过新增两款高级感车漆、换上更运动的熏黑轮毂和套件,进一步强化了它的颜值和辨识度,让你感觉这台车既熟悉又透着不少新鲜感。

2026款汉DM-i

2026款汉EV

2026款比亚迪汉智驾领航加推版的内饰在保留原有豪华风格的基础上,针对实用性、科技感和乘坐体验都做了挺实在的升级。原先的挡把区域被电子怀挡取代,让中央扶手区变得非常清爽。中控台下方的副仪表台经过重新规划,整齐地排列着翻盖式的双杯架、一排操作起来很顺手的镀铬物理按键,以及功率高达50W的手机无线快充模块,再往后就是一个带独立温度控制旋钮的智能冷暖冰箱。

此外,之前那种容易留下指纹的钢琴烤漆面板也被取消了,现在副仪表台用了金属质感的材质,而副驾驶前方则改为皮质包裹,不仅看起来更有档次,日常打理也省心不少。

中控部分依然搭载了大家熟悉的15.6英寸自适应旋转悬浮屏,配合DiLink智能座舱系统使用。汉DM长续航版245KM版激光雷达旗舰型(顶配)、汉EV长续航版635KM/705KM激光雷达旗舰型提供天神之眼B-辅助驾驶激光版(DiPilot 300);汉DM长续航版245KM尊贵型(次低配)/尊荣型(次顶配)、汉EV长续航版635KM旗舰型配备天神之眼C-辅助驾驶三目版(DiPilot 100);2026款汉DM长续航版245KM舒适型(245KM入门版)可选装天神之眼C-辅助驾驶三目(DiPilot 100)。

如果你选择的是顶配车型,还会额外搭载激光雷达,这意味着它能支持城市领航、高快领航和智能泊车等一系列高阶辅助驾驶功能,科技装备上算是拉满了。

座椅方面,新车继续提供麒麟棕与藕韵灰两种内饰风格可选。座椅本身采用龙鳞纹豪华座椅设计,并配有多功能双幅式方向盘,整体氛围营造得不错。作为一款中大型轿车,它的后排空间满足日常家用是没有问题的。

总的来说,2026款比亚迪汉智驾领航加推版的内饰升级非常务实,它没有去改动大的格局,而是把心思花在了优化你的日常用车体验上,让科技配置更好用,也让车厢内部更显精致和便利。

2026款比亚迪汉智驾领航加推版的动力升级核心在于能效的大幅优化,而非追求极致的性能参数,这对于日常使用来说其实更为务实。

DM-i混动版本搭载了第五代DM技术,其纯电续航里程从之前的125公里增加到了245公里。这意味着对于大多数城市通勤,你基本可以把它当作一台纯电车来使用,充电频率大大降低。同时,在亏电状态下,它依然能保持百公里3.49升的低油耗水平,这对于减轻长期用车成本是实实在在的好处。

EV纯电版本的续航能力提升至635公里,并且百公里电耗控制在10.6度左右。更低的电耗直接意味着更低的日常能源花费,同时也说明比亚迪在三电系统(电机、电控、电池)的效率管理上有所精进。新车会换装最大功率200千瓦的前电机,这意味着车辆的加速性能和在中高速下的再加速能力会有所增强。

底盘方面,这款车主要围绕提升乘坐舒适性和行驶稳定性进行了升级。搭载的云辇-C智能底盘系统是底盘部分的核心升级,它可以实时调整悬挂的软硬(阻尼)。简单来说,在路况良好时,悬挂会自动变硬一些,提供更稳健的操控感;经过颠簸路面时,悬挂则会变软,更有效地过滤掉震动,以此来兼顾日常驾驶的舒适性与稳定性。该配置在汉DM长续航版(除入门版)、汉EV长续航版635/705KM车型上为标配,其他款型均为FSD可变阻尼悬架系统(不含汉DM长续航版245KM入门版)。

新车还配备了两项值得关注的安全技术: TBC高速爆胎稳行系统,在高速行驶突发爆胎时,这套系统能帮助车辆更好地维持方向稳定,为驾驶员争取宝贵的控制时间。智能防晕车系统,该系统通过优化动力的输出和回收力度,减少车辆在启停、加速过程中的顿挫和晃动,旨在缓解车内乘客的晕车不适感。

产品力分析

优点:这次“智驾领航加推版”把最能直接影响用户感受的指标往上拉了——插混(DM-i)版官方把纯电续航从约125km 提高到 245 km,综合油耗降到 3.49 L/100 km;纯电(EV)版宣称续航提升到 635 km,百公里电耗约 10.6 kWh。这些数据在同价位中直接增强了“日常电优先+长途可用”的吸引力,能明显改善通勤体验与使用成本预期。

此外,新车在智驾/底盘与日常便利性上也有可见升级(厂方/媒体提到搭载自研的云辇C 智能底盘系统、新增电子怀挡、车载冰箱、无线充电位置优化和新车漆色等),对注重体验的家庭用户更友好。总体来看,加推版是一次面向“真实使用场景”做的实用型强化,而不是只靠花里胡哨的营销词堆出来的配置清单。

亮点大多来自官方/媒体披露的工况数据与配置清单,实际价值存在需要警惕的点:官方续航/能耗为标准工况下的数据,真实路况(高速、冬季、高负载)通常会有折损,消费者在决策时应有保守预期。

本次属于“加推/迭代”而非平台换代,产品线里已存在多个汉的配置版本,若定价上浮过多或经销端优惠不足,容易出现自家产品线互相蚕食 / 性价比弱化的情况。

换句话说,加推版在宣传上的数据有说服力,但最终能不能把“纸面优势”转成长期口碑和持续销量,取决于真实路测、上市定价与比亚迪的渠道促销策略。

竞品对比

领克 10 EM-P

相比汉的优点:动力与性能取向更激进,领克10 EM-P 的插混系统定位偏性能(公开资料给出整套系统峰值功率可达数百千瓦、类似“接近跑车”的加速表现),并且主打四驱电机布局,这对追求“插混既省油又有运动感”的用户更有吸引力。官方与媒体把它定位为“中大型电混四驱、强动力”产品。

智能驾驶/豪华科技配置主打,领克在10系上也强调高阶辅助驾驶(例如 H7 级方案 / 高算力芯片与丰富传感器),在同价位中做“科技牌”,吸引看重主动安全与驾驶辅助功能的用户。

相比汉的缺点:纯电/电驱里程弱于汉的高续航 EV 选项,领克10作为插混,其纯电工况里程(某些版本 CLTC 在百几十到两百多公里)与汉加推版宣称的EV 635 km或汉高续航EV的顶配续航相比并不是一个赛道(汉有专门的纯电大续航版本)。换言之,想要“长期纯电长续航”的用户,汉 EV 高续航版本吸引力更大。

价格/配置匹配与用途差异:领克把产品定位偏“运动/科技”的中大型插混,若你更看重“家庭通勤+更长纯电里程/更低油耗”的综合成本,汉的 EV/DM-i 组合在性价比与用车成本上可能更实用。

奇瑞·风云 A9L

相比汉的优点:首付/购置门槛更低,配置“堆料感”强,风云 A9L 在宣传与配置表上主打“超长续航的中低售价区间”及内部豪华感(例如大功率音响套件、较多娱乐/座舱配置、猎鹰500级驾驶辅助等功能),对预算敏感但想要“看起来很豪华/配置全面”的消费者更有吸引力。官网和配置表显示厂方在座舱音响、算力与驾驶辅助上投入不少。

购车成本低、性价比高:从厂方公布的购车指引与促销价来看,A9L在“入门享受高配置”方面有明显优势(适合对续航和座舱体验有需求但预算有限的人群)。

相比汉的缺点:续航/能耗与动力技术层面不及汉的高端 EV/DM-i 组合,风云 A9L 虽然有“260 km 等续航的版本”以及丰富配置,但在“纯电长续航(600+ km)”或“DM-i 插混超低油耗”这两项上难以与汉加推版的高续航 EV 或 DM-i 技术优势直接匹敌(汉在这两方面是本次迭代的核心卖点)。

品牌认知/保值与渠道广度:与比亚迪这种在新能源生态链(电池/三电/售后网络)上具有规模优势的品牌相比,奇瑞的某些新车型短期内在二手保值、充电/服务便利性上可能稍逊一筹;这会影响长期使用成本与体验。

小鹏 P7+

相比汉的优点:纯电技术与智能驾驶长期积累强,小鹏 P7 系列在“AI 驱动的辅助驾驶(XPILOT/XNGP)”上积累多年,且新款/Plus 继续强调大算力平台与端到端模型;在智能驾驶体验、OTA 与车机交互上,P7 系列得到的口碑相对稳定。厂方数据也显示 P7+ 长续航版有600+ km 级别的综合续航(不同电池包有 600–700+ km 的工况数值)。

底盘调校与驾控表现偏“运动/豪华”,小鹏在底盘与操控上投入(前双叉臂、后五连杆、智能可变阻尼等),P7+ 在行驶质感、弯道表现上通常被认为比同价位偏“家用化”的车型更活泼,适合喜欢驾驶感受的用户。

相比汉的缺点:混动选项与油耗灵活性缺失,小鹏 P7+ 是纯电车型,若用户需要插电混动(城市短途电驱 + 长途燃油备份)的使用模式,汉的 DM-i 插混方案在“电优先又能兼顾长途灵活性”上更有优势(尤其在充电基础设施不理想的区域)。

价格/售后与能耗实际差异:两车在同一“20 万左右”区间内竞争,但如果你更看重“油电混合的低长期油耗(更低使用成本)”或更广的全国服务网络,汉的规模化新能源供应链和大量线下网络是一个现实优势。另一方面,P7 的高算力与高能耗部件在长期维护/能耗表现里需要留意(厂方工况和实际使用往往存在差距)。

东风日产 N7

相比汉的优点:更低的购车门槛与“舒适导向”座舱,N7 在宣传上强调“超级舒适四件套”“AI 零压云毯座椅”“大沙发级座椅”等,目标用户是希望以更低价格获得舒适、家用导向体验的人群;售价也明显低于汉,入手成本低。

日系品牌的调校与长期可靠性诉求:日产在座椅舒适性与传统整车可靠性调校上有经验(这是其卖点之一),对注重乘坐舒适与稳定性的家庭用户仍有吸引力。

相比汉的缺点:价格与定位并不完全可比——续航/三电与智能化层面落后:N7 的指导价区间明显低于汉,这意味着在电池容量、纯电续航、整套智能驾驶/算力配置上一般难以与汉的高续航 EV 或其“智驾”版本竞争(汉把“智驾/高续航”作为主打卖点,而 N7 更像价位更亲民的舒适家用车)。因此若以“同样的预算追求最大续航和智驾配置”来比,汉的产品力优势明显。

功能堆叠与科技体验感弱于汉:汉在三电平台、长续航与“全民智驾”配置上的投入,使得在同价位或相近预算下,汉能提供更多智能/续航类卖点;N7 虽舒适但在高阶ADAS、超长续航或混动灵活性上不是其竞争重点。

价格分析

从比亚迪近年来对“汉 / 唐 /王朝系列”的定价思路来看,其战略目标在于 把高阶技术、智能化配置 从高价区段向中高端区段下沉,让“看起来很高端”的体验在消费者可接受的价格区间出现。例如,比亚迪在推出“荣耀版”“冠军版”等车型时,在装备升级的同时尝试控制价格上浮幅度,以“电比油低”为标语吸引消费者。

“加推版”的意思本身就暗示这是在原有版本之外的一个“升级包”版本。比亚迪通常会把智驾/续航/配置做渐进式升级,让它与基础版之间有一个合理区隔(例如 0.5–1.5 万差价),使基础版依然保持吸引力,而高配版能卖出“增值感觉”。即便指导价定得偏保守,比亚迪还可能通过地方补贴、销售网点让利或金融分期贴息等方式在不同区域制造“实付价格”差异,以刺激销量、冲击某些目标市场。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行业频繁出现价格战、优惠潮,例如厂商为了抢销量不断下调终端价、提供折扣补贴等。在这种环境下,比亚迪如果定价过高,很容易被竞争对手拿来打价格差;但若定价太低,则可能拉低自身产品线的利润空间。

在上市初期可能推出“预售/定金优惠 /金融贴息 /置换补贴”组合,拉低部分消费者实付门槛。用“高阶配置 /高续航 /智驾体验”为卖点做心理溢价,让部分对体验有需求、愿意买溢价配置的人接受稍高价格。在定价时要控制好“不能把价格定得太接近更高端车型”,以避免内部产品线冲突,同时也要确保在面对竞争对手时有吸引力。

销量与市场前瞻

比亚迪在近年销量规模极大(公司 2024 年销量超过 420 万台,并在 2025 年继续维持百万级月均销量级别),是国内新能源市场的头部玩家;“汉”系列长期被定位为比亚迪在中大型轿车/旗舰轿车线的主力产品,价格区间与配置覆盖面较广,是比亚迪销量和形象工程的一部分。这意味着加推版的任何小幅产品力/价格调整都可能产生可见的销量波动与市场信号。

中大型/中高端新能源轿车是各品牌的必争之地(国产头部与外资、造车新势力均投入资源)。比亚迪凭借垂直一体化(电池/三电/渠道)优势和规模化产能,短期内更有能力以“价格+服务包+补贴”去稳住或抢占份额;但对手在“细分技术诉求”(例如更成熟的高阶智驾体验、品牌溢价、操控/豪华质感)上也拥有吸引力。换言之,汉加推版若能在“真实体验”上少出纰漏、同时保持合理价格,较大概率不会被轻易撼动;反之,竞争对手会借机蚕食目标买家。

加推版以“加配不大涨价 + 强渠道促销”上市,首季销量高于平时,随后落回稳定轨道(单车型年增幅可见 5–15%),对比亚迪整体销量有正向贡献。若加推版在“续航和智驾”两方面都实现超预期(真实测评好评如潮),再叠加强促销与换购潮,则可能带来更好的年销量提升,并带动同平台其他车型的联动销售。

2026 款“汉·智驾领航加推版”有很大的短期流量与销量机会,原因是比亚迪的品牌/渠道规模与这次“续航+智驾”卖点都比较接地气;但能否把流量转为长期销量增长,取决于定价/经销端优惠力度、真实体验兑现情况以及购置税等政策窗口这三项。总体来看,中性情景(上市首季可见上升,全年表现视价格与口碑而定)是最可能的结果。

来源:一车汇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