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戴手套!上海男子8天离世,死亡率近100%:你我都在犯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11 19:16 1

摘要:医生无力回天,只能眼睁睁看着他在ICU里器官一个个衰竭。罪魁祸首,不是毒蛇猛兽,而是一种藏在我们厨房、海鲜市场甚至河边的细菌,叫“创伤弧菌”。

上海一名中年男子,仅仅因为手上一个小破口,8天后抢救无效去世。

医生无力回天,只能眼睁睁看着他在ICU里器官一个个衰竭。罪魁祸首,不是毒蛇猛兽,而是一种藏在我们厨房、海鲜市场甚至河边的细菌,叫“创伤弧菌”。

这不是离我们很远的怪病,它就在你我身边。

很多人一提到海鲜,只担心拉肚子,其实真正的危险不是肠胃不舒服,而是创伤弧菌这个看不见的小家伙。

它最喜欢活在温暖的海水里,比如贝壳类海鲜——生蚝、花蛤、扇贝,甚至是放在冰上的都可能带菌。只要这些海鲜没煮熟,或者人在处理时手上有小伤口,细菌就能顺着破口钻进血管。

它不像一般的细菌慢慢来,而是像抢银行一样突袭。进了身体后,几个小时内就可能出现发烧、剧烈疼痛、伤口红肿变黑等症状,有时还没等到送到医院,病人已经休克。

创伤弧菌的毒性并不是因为数量多,而是因为它的“速度”太快。

它能在短时间内大量繁殖,释放一种叫“毒素”的物质。这种毒素不是普通的炎症那么简单,它能让血管壁变通透,血液和水分就像漏水的水管一样渗出去,让人全身肿胀、血压骤降。

它会让皮肤和肌肉坏死。病人手脚的皮肤,会像被开水烫过一样起泡、变黑,甚至腐烂。医学上叫“坏死性筋膜炎”,其实就是肉在身上自己烂掉。医生常常只能用“截肢”来阻止感染扩散。

但即使这样,死亡率仍然超过50%,严重时接近100%

很多人不以为意,洗鱼、剥虾、刮蚝的时候手上划破一点,随便用水冲冲就继续干活。殊不知,这样的小口子就是创伤弧菌的“VIP入口”。

尤其是糖尿病、肝病、免疫力低的人,身体本来就守门不严,一旦感染,几乎没有多少抵抗力。

创伤弧菌就像入侵一座没人把守的城,很快攻陷所有器官。

这类人群不一定是老年人,很多看起来壮实的中年人,其实早就有脂肪肝、酒精肝或血糖问题,只是没发现而已。

有些人说:“我不吃生蚝,不吃海鲜,怕什么?”但创伤弧菌不是非得吃进去才出事,它最常见的传播方式,其实是通过皮肤上的伤口

最近几年,南方沿海地区的医院都接诊过这样的病例:

一个卖海鲜的大叔,手上有口子,接触生蚝水后感染;一个捕鱼的年轻人,膝盖擦破后泡海水,三天后人就不在了;一个家庭主妇,剥虾时指甲边起了小倒刺,没在意,结果几天后高烧不退,全身浮肿。

创伤弧菌的活跃时间通常在每年的5月到10月,尤其是气温高的季节,细菌在水里繁殖得特别快。夏天的水产市场,看起来干净,其实水盆里、案板上,都可能是细菌窝。

很多人嫌戴手套不方便,抓鱼抓虾没手感,切菜切肉容易滑。但这个“麻烦”,很可能是挡住致命细菌的唯一屏障。

家里处理海鲜时,戴上厚实的橡胶手套,不是厨房讲究,而是救命措施。一次性的薄手套容易破,不足以防细菌。

如果手上已经有破口、倒刺、裂口,那就更要注意,千万不要接触海水和海鲜,哪怕只是洗鱼、摸虾壳都不行。细菌不需要你吃下去,接触就足够它下手了。

并不是所有海鲜都会带创伤弧菌,但一些贝壳类海鲜,特别容易携带,比如生蚝、花蛤、青口、竹蛏。这些海鲜因为生活在海底,容易藏着不干净的微生物。

它们很多时候都是“冷吃”或者“半熟吃”,比如生蚝刺身、花蛤凉拌,这样吃风险特别高。

海鲜买回来后,如果马上吃,一定要煮熟煮透,不能因为肉变白就觉得熟了。特别是壳类的,最好煮开后再多煮3-5分钟,确保内部温度能杀死细菌。

下表是几种常见海鲜在夏季的安全风险对比:

如果真的感染了创伤弧菌,前几小时可能只是手指疼、发红,甚至看起来像普通发炎。

但几个小时后,身体就会发出“报警”:

持续高烧,体温超过38.5℃;伤口剧痛,痛到不能碰;皮肤变黑起泡,像是烧伤;全身浮肿,尤其是手脚肿得像馒头;意识模糊、心跳加快、血压下降等。

看到这些表现,不要犹豫,立刻去医院,立刻告诉医生接触过海鲜或海水,这样医生才能及时判断是否是创伤弧菌。

早发现、早治疗,才有可能拖回来一条命。

创伤弧菌并不一定人人都中招。一个人感染后是轻是重,跟身体底子关系很大。

肝功能不好的人最危险。因为肝脏是身体的“解毒工厂”,一旦这个工厂开工慢了,毒素在身体里乱跑,就容易出大事。

糖尿病患者也是高危人群。血糖控制不好,血管和免疫系统都不灵了,细菌一来,像是家里门没锁,还自己开着门迎接。

喝酒多的人风险也高。酒精长期伤肝,不用查体也知道肝肯定不好,免疫力也会跟着下降。

这几类人,不光是感染风险高,发病后的“下坡路”也更快。如果住进ICU,平均死亡时间只有3-5天。

厨房不是战场,但细菌比敌人更狡猾。想远离创伤弧菌,关键不是不吃海鲜,而是做对下面这些细节。

切海鲜、清理水产时一定戴上厚手套;手上有破口时不要碰任何海鲜或海水;夏天尽量不吃生的贝类,哪怕是餐厅处理的也不保险;吃剩的海鲜要彻底加热再吃,不能靠冰箱保鲜就放心;出现异常症状要立刻就医,不要等。

一个小动作,可能就是活命的关键。

声明:本文内容基于权威医学资料及临床常识,同时结合作者个人理解与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虚构或情境模拟,旨在帮助读者更好理解相关健康科普知识。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专业医疗诊断与治疗,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参考文献

[1]李文杰,朱彬,王婷,等.创伤弧菌感染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23,35(3):215-220.

[2]张旭,刘静,赵宏伟.创伤弧菌感染性坏死筋膜炎的病例分析及文献复习[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22,32(18):2881-2884.

[3]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创伤弧菌食源性疾病风险评估报告[R].北京: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2021.

来源:健康小工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