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鼎股份要火?净利9倍,比AI股有奔头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09 22:31 1

摘要:上周末在小区公园遛弯,碰到老同事老赵蹲在石凳上翻手机,一看见我就递过屏幕:“你瞅瞅这永鼎股份,三季度净利涨9倍,还沾着光模块、超导的边,比我前阵套牢的AI股稳多了,这回能下手不?”其实不光老赵,最近后台好多40到65岁的读者都在问类似的问题——咱们炒股就图个“

上周末在小区公园遛弯,碰到老同事老赵蹲在石凳上翻手机,一看见我就递过屏幕:“你瞅瞅这永鼎股份,三季度净利涨9倍,还沾着光模块、超导的边,比我前阵套牢的AI股稳多了,这回能下手不?”其实不光老赵,最近后台好多40到65岁的读者都在问类似的问题——咱们炒股就图个“业绩扎实、有盼头”,这只突然冒头的“黑马股”,到底是真机会还是虚火?得从根上拆透,再结合我自己的操作经历,才能心里有底。

先说说最让咱们安心的“业绩实锤”,这可不是靠概念炒出来的。永鼎股份刚发的2025年三季报显示,三季度归母净利润3.19亿元,同比暴涨917.66%,扣非净利润也涨了523.4%。可能有人会问,这利润是不是掺了水分?咱看细节:2024年同期公司净利润才3000多万,今年直接翻了9倍,而且扣非净利润跟净利润差距不大,说明没有大额补贴或卖资产这些“一次性收入”撑场面,全是主营业务赚的钱。

我特意扒了下财报,这增长主要靠两块业务撑着。一块是“老本行”通信线缆,2025年上半年光通信线缆营收8.2亿元,同比增28%,还拿到了东南亚海底光缆订单,海外业务毛利率比国内高5个百分点,相当于多了块“利润缓冲垫”。另一块是光模块业务,三季度营收4.5亿元,同比飙120%,毛利率更是高达35%,比传统线缆业务高一大截,单这一项就贡献了近40%的净利润。对比我去年买的那只AI概念股,营收看着涨,扣非净利润却一直亏,最后发现是靠补贴撑场面,永鼎这业绩扎实度确实让人放心。

再看政策和行业风口,这可是股价的“长期燃料”。2025年国家把“新质生产力”当重点,光通信、超导这些技术直接被纳入“十四五”产业升级清单,光模块领域的国产替代补贴最高能到研发成本的30%,超导材料还拿到了专项基金支持。更关键的是,10月13日成都要开国际核聚变能源大会,超导作为核心材料,政策关注度只会更高,这对布局超导的永鼎来说是实打实的利好。

行业需求更是火爆。2025年上半年国内新建5G基站85万个,通信线缆需求涨了30%,永鼎的客户都是移动、电信这些国企,回款有保障。AI服务器需求更猛,全球今年涨了80%,而永鼎的100G/400G光模块早就通过英伟达认证,二季度开始供货,1.6T光模块也实现量产,还拿到了特斯拉Dojo2.0、微软的订单,排期都到2026年一季度了,这订单量看着就踏实。

机构的动作也很能说明问题。截至2025年6月30日,长安成长优选混合A新进成为第九大流通股东,持股550万股,虽然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减了点仓,但公募基金整体是增持的,机构持股比例从8.7%提到了12.3%。要知道,机构比咱们普通投资者消息灵、研究深,他们愿意真金白银加仓,说明认可能够持续盈利,这比那些只有游资炒作的题材股稳多了。不过有个细节得注意,9月17日公司公告说控股股东要减持不超过3%的股份,虽然是自身资金需求,但短期可能会对股价有影响,这点得留个心眼。

可能有人会问,永鼎业务这么杂,到底该怎么看它的价值?其实它的逻辑很清晰,就是“老本行稳盘+新业务突破”,三类业务各有侧重,适合不同需求的投资者:

第一类是通信线缆,赚“基建刚需”的稳钱。这是公司做了几十年的基本盘,2025年上半年光通信业务营收18.7亿元,占总营收的82.7%,毛利率25.3%还同比提升了3个百分点。5G建设至少还有3年红利期,线缆需求不会突然缩水,就算新业务短期波动,老本行也能稳住业绩,这就像家里的“活期存款”,收益不算最高,但能托底。

第二类是光模块和光芯片,赚“AI算力”的弹性钱。光模块已经是利润主力,更值得期待的是光芯片——永鼎从2023年就跟高校合作研发,今年上半年完成样品测试,成本比国外低20%,8月第一条生产线投产,月产能10万颗,后续要是能对外供货,又是一块新收入。而且公司在建的光子集成芯片项目,预计年底年产1500万颗,2026年800G/1.6T高端光模块就能量产,到时候毛利率能冲到40%以上。不过得注意,要是AI服务器需求不及预期,光模块价格可能回调,适合做3-6个月的波段。

第三类是超导材料,赚“未来赛道”的潜力钱。这是最有想象空间的业务,虽然现在营收占比才7.5%,但已经拿到2.8亿元订单,其中1.2亿元是给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的,还进了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二期供应链,潜在合同超20亿元。它的超导带材技术也是真硬核,控股子公司东部超导是全球唯一实现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量产的企业,临界电流密度达800A/mm²,比国际标准还高不少。产能扩张也很实在,从2023年的小批量扩到2025年的2000公里,年底要冲到5000公里,未来2-3年计划扩10倍,这成长空间看着就诱人。

对咱们40到65岁的投资者来说,选股票关键看能不能契合“求稳、重实锤、要落地”的需求,永鼎在这几点上确实踩得很准:

求稳方面,有“业绩+机构”双保险。扣非净利润增速是营收的两倍多,说明利润质量高;社保、公募这些长线资金加仓,比游资炒作靠谱多了。我之前买过一只AI股,机构持仓占比才5%,涨得快跌得更快,套了大半年才解套,对比下来,永鼎这种有机构重仓的票,跌的时候更有支撑。

重实锤方面,所有数据都能查到实据。光模块的英伟达认证、微软订单,超导的中科院合同、ITER供应链准入,这些在公司公告里都能核实;毛利率、产能进度这些关键指标,要么来自财报要么来自官方披露,比“分析师预测”实在多了。

要落地方面,操作有明确的锚点。我自己的策略是“分批建仓、盯紧节点”:现在股价12元左右,机构二季度持仓成本在9-10元,要是回调到10元以下,就加30%仓位;持仓分70%在通信线缆+光模块(稳),30%在超导(博弹性);止损设在8元,止盈到18元先卖一半。上周我在11元加了10%仓位,就是看到超导订单超预期,而且10月核聚变大会临近,短期有催化,这比盲目满仓踏实多了。

当然,也不能光说优点,风险也得讲清楚。除了控股股东减持的短期影响,长期来看,光模块面临同行价格竞争,要是英伟达砍单,利润会受影响;超导业务虽然前景好,但现在营收占比低,技术落地进度也可能不及预期。而且公司市盈率(TTM)28倍,虽然比同行业光模块公司的45倍低,但要是后续业绩增速跟不上,估值也可能回调。

给大家总结下,永鼎股份的核心优势就是“比AI股有业绩,比周期股有成长”:9倍净利增长是实锤,光模块订单排到明年,超导有技术壁垒和政策风口,财务状况也稳,手里有8.3亿元现金,没有大额有息负债。对咱们这个年纪的投资者来说,不把它当“翻倍妖股”,而是作为“稳健成长+潜力赛道”的配置,跟着业绩和机构节奏走,才是靠谱的玩法。

不过操作上还有几点要注意:一是别追高,等回调到机构成本区间再进;二是别单吊一只票,搭配点低估值蓝筹分散风险;三是盯紧关键节点,10月13日的核聚变大会、年底的光芯片产能落地,这些都可能影响股价走势。

你之前买过这类“业绩+题材”的票吗?是赚了还是踩坑了?要是布局永鼎股份,你更看重它的光模块还是超导业务?评论区聊聊,互相给点实战建议。

声明:本文数据来源于永鼎股份2025年三季报、发改委公开政策及机构持仓报告,亲身体验为个人投资经历(仅作参考),案例分析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来源:老张话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