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领先太多,美国强行上马推迟的项目,只图一个心安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10 14:21 1

摘要:此举标志着一个多年停滞、摇摆不定的战斗机研发项目被强行推进到实质性阶段,预计将在未来几年内进入全面设计、原型测试及系统集成环节。

据美国《NSJ》10月9日报道,美国海军的第六代舰载战斗机项目F/A‑XX已进入最终选型阶段。

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斯已经批准该项目的中标决策。

此举标志着一个多年停滞、摇摆不定的战斗机研发项目被强行推进到实质性阶段,预计将在未来几年内进入全面设计、原型测试及系统集成环节。

报道指出,这款战机被赋予极高期望:要在隐身、航程、电子战、空中组网、人机协同等多个方面全面压制对手,同时具备舰载环境下的可靠起降性能,成为美国航母战斗群空中力量的下一代核心支柱。

然而,更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切并非水到渠成,而是被现实逼出来的战略性仓促开局。

F/A‑XX的突然提速,很难不让人联想到中国密集曝光的六代机项目,美国这边赶紧启动,属于应激反应。

波音发布的概念图

F/A‑XX 这个项目的诞生可以追溯到2008年,当时美军就意识到F/A‑18E/F虽可升级延寿,但终究架不住未来高强度远海作战的需求,便开始考虑其后继机种。

2012年,美国海军正式向军工企业发出信息征集令。

然而从那以后,F/A‑XX并未如预期快速推进,反而在之后的十多年里经历了数次差点胎死腹中的波折。

起初,美国海军对下一代舰载战斗机的设想较为模糊,既要隐身、又要远程、还得能带僚机、能自更新,还得适配航母甲板尺寸……这一堆梦想参数让方案很难具体化。

紧接着,五角大楼内部在资源分配上也发生倾斜,空军的NGAD项目,即F‑47被优先扶持,而F/A‑XX则被降级为次级研发对象。

到了2023年后,美国国会连续两年削减该项目预算,仅保留象征性的纸上设计费;2024年甚至传出五角大楼打算将F/A‑XX暂停3年、暂时转向采购更多F-35C以应急的消息。

到了2025年初,波音与诺斯罗普·格鲁曼进入最终竞标阶段,但也曾因预算争议差点再次流标,整个项目一度列入国会预算的愿望清单——意思就是,不拨钱就不搞。

直到最近才出现反转,赫格塞斯才火速批准项目选型。

这种突然大幅转向表明,这不是一个在技术、财务、节奏都准备就绪的项目被自然推进,而是一个原本没人愿意碰,但现在被逼着必须干起来的计划。

F/A‑18

为什么说这是被逼着的?关键在于,中国的六代机项目进展太快了。

过去一年,中国至少有三条公开或半公开的六代机研发线进入实质测试阶段。

相比之下,美国F/A‑XX连选型都没定,技术细节外泄寥寥可数,不仅空白时间过长,而且技术可信度也难以维持威慑力。

在这样一种局面下,美国突然加速项目推进、强行注资并敲定时间节点,几乎是下意识的反应——它不是因为准备好了,而是因为中国已经起飞了。

如果中国现在还停留在试验室阶段,美国可能依旧会让F/A‑XX维持低水平运转,继续吃老本、靠F-35C撑着,毕竟用来对付其他国家足够了。

但眼下的情形是:六代机的军备竞赛已经不是是否上马的问题,而是谁先部署体系的问题。

如果美国再慢一步,就可能不仅在平台数量上落后,更可能在空战模式定义权上彻底失守。

中国六代机

需要注意的是,强行上马的项目很难不出问题,F/A‑XX的潜在后果可能非常严重。

首先是产业能力严重超载,波音刚刚赢下F‑47合同,正全力推进,突然又要搞F/A‑XX,很可能两边都掉链子;诺斯罗普虽然经验丰富,但目前正承担B‑21隐身轰炸机量产任务,同样捉襟见肘。

其次是预算溢出风险显著,考虑到F-47单价超过3亿美元、F-35发展期砸下几千亿,现在拨款十来个亿,在六代机体系中只是开胃菜。

如果F/A‑XX后续成本继续失控,势必将压缩美军其他关键项目,包括远程导弹、无人舰队、舰载电子战平台等,整个海军体系的协调作战性将遭受重创。

更大的隐忧在于战力节奏可能出现断档。

F/A‑18E/F正在退役通道上,F-35C数量不足且任务覆盖面有限,如果F/A‑XX在2030年前无法批量服役,美军航母将面临有舰无机的尴尬局面。

来源:军情作家陈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