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双节期间,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开展“儿童医疗辅导·欢度国庆”主题活动,巧妙结合国庆节日氛围,通过创新护理模式,为3~12岁患儿提供全流程心理支持,减轻治疗焦虑,提升就医依从性。
当大多数人沉浸在假期的惬意与欢乐中时
医护人员因为工作需要坚守岗位
而正是他们紧张有序的忙碌、平凡无私的坚守
才让这个国庆中秋假期更加安宁
感谢节日岗位的坚守者!
双节期间,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开展“儿童医疗辅导·欢度国庆”主题活动,巧妙结合国庆节日氛围,通过创新护理模式,为3~12岁患儿提供全流程心理支持,减轻治疗焦虑,提升就医依从性。
华西二院小儿神经外科团队正为急诊患者开展急诊手术。
华西二院妇产科门诊候诊区突遇患者晕倒,医务人员及时响应,提供全方位健康守护。
华西二院儿童重症中心(PICU)的老师们在陪小朋友玩玩具,让回不了家的小朋友们过一个开心的节日。
双节期间,四川省人民医院康复科医生、治疗师、护士团队穿梭在康复医学科病房与治疗区之间,用专业、爱心和汗水,默默守护着患者的康复之路。
省医院急诊急救部24小时值守,为急诊患者的救治保驾护航,患者的感谢就是最好的节日礼物。
对于肿瘤患者而言,放疗是一项不能延误的精密治疗,治疗的连续性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疗效与康复。双节期间,四川省肿瘤医院放疗技术部全体人员坚守岗位,一如既往地提供高标准的放疗服务,确保每一位患者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放疗。
“哇——”10月1日12时28分,一声清脆的啼哭在四川省妇幼保健院天府院区产房里响起。体重2989g克的宝宝“小国庆”顺利降生,他挥舞着小手,仿佛在向大家问好。节日期间的产房格外忙碌,医护人员坚守岗位,全力保障每一个新生命平安降临。整个假期,两院区共迎来223个新生宝宝。医护人员不仅坚守日常岗位,还顺利完成多台紧急手术,24 小时随时待命,做好危急重症救治准备。医院产科、新生儿科、妇科、麻醉科等科室高效协同,确保诊疗服务全程顺畅运转。
▲四川省妇幼保健院天府院区出生的“国庆宝宝”一家与医务人员合影
双节期间,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里,监护设备滴滴答答,医护人员有条不紊地忙碌着。无论是急诊室的争分夺秒,还是病房里的暖心守护,医护人员都以“24小时在岗”的坚守,为患者健康保驾护航。
长假结束,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正常上班的第一天就收到一位家长送来的锦旗。这位妈妈说:感谢雒大国医师在8日晚儿科急诊细心发现了孩子食道上的问题,感谢邓斌医师夜间加班胃镜取出了一枚游戏币,感谢全科医护在孩子住院期间对孩子的治疗和护理,经过复查,孩子食道溃疡已经修复,并且幸运地没有留下后遗症!
10月9日上午,一位快递小哥为正在门诊的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肝胆外一科主任武国送上一面锦旗。原来是患者唐女士在国庆中秋期间接受了武国医生的手术治疗,出院后对武国医生的医术和科室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护很满意,由于目前唐女士已在外地,特地通过快递送上感谢锦旗。
双节假期,德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医务人员始终坚守在医疗一线,用坚守诠释责任,用奉献守护健康。仅中秋假日当天,德阳二院医务工作者近200人,接诊患者和服务住院患者约1200人,急诊患者94人。
10月2日下午,在广元火车站候车室内,一名两岁男童突发抽搐、面色青紫,情况十分危急。此时,绵阳市中医医院风湿免疫科的主治医生康勤龙在二楼候车厅,听到广播后,来不及多想,立刻飞奔下楼。亮明医生身份后,他迅速与车站工作人员协同配合,对男童展开救援。他为男童进行物理降温,确保孩子呼吸通畅。整个救援过程紧张而有序,仅仅用时9分钟,男童的症状便得到了有效缓解,并被顺利送上了赶来的急救车。
对于自己的义举,康医生显得格外淡然。他透露,这已经是他第三次在院外遇到类似情况而毫不犹豫地冲上去救援了。那句质朴的方言“作为医生,不得想啥子,就要冲嘛”,真切地体现了刻在医务工作者骨子里的责任与担当。
双节期间,四川省康复医院医务人员始终坚守在守护生命的第一线 —— 急诊室、治疗大厅、住院部都有他们不停穿梭、忙碌奔走的身影,他们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时光, 24 小时坚守筑牢健康防线,让群众在假期中多一份安心与踏实。
双节期间,甘孜州卫健系统分层分类开展“党建引领康巴红 医心筑梦迎国庆”志愿服务活动。截至10月4日,累计提供医疗服务8000余人次,完成血压血氧检测11000余人次,开展高原健康防护、常见病预防等健康咨询5400余人次,成功处置应急医疗事件50余起。
来源:四川卫生健康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