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同福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发展历程可追溯至1993年,其前身为石家庄双佳食品有限公司,初期以粮食加工及食品生产为核心业务。2007年,公司战略迁移至安徽芜湖,通过资产重组与业务拓展,逐步形成以碗粥、罐粥为核心的产品矩阵,并先后使用“安徽双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同福
(所有数据均来自于互联网,由AI智能体整理)
同福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发展历程可追溯至1993年,其前身为石家庄双佳食品有限公司,初期以粮食加工及食品生产为核心业务。2007年,公司战略迁移至安徽芜湖,通过资产重组与业务拓展,逐步形成以碗粥、罐粥为核心的产品矩阵,并先后使用“安徽双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同福碗粥股份有限公司”等名称。
2022年3月31日,公司完成股份制改造并正式更名为同福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曾用名:河北同福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河北同福共享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注册地址迁至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新区商务中心东门1-6层,标志着跨省重组的完成及全国化战略布局的启动。此后,公司注册资本经历两次增资:2025年2月从3.93亿元增至4.26亿元(+8.40%),2025年4月进一步增至4.76亿元(+11.61%),实缴资本同步到位,为业务扩张提供资本支撑。
公司股权结构呈现 “民营控股+国有资本参与+管理层持股” 的多元特征,股权集中度较高且稳定性强。截至2025年,注册资本4.76亿元全部实缴,股东构成如下表所示:
股东名称持股比例资本性质认缴出资额(万元)实缴时间数据来源河北同福康远企业管理有限公司80.9745%民营(控股股东)34,5002023-05-31[企查查,2022]石家庄吾同同福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7.7524%社会资本3,3032024-12-26[企查查,2022]石家庄瑞福股权投资基金中心7.7524%社会资本3,3032024-11-15[企查查,2022]河北国控协同发展股权投资基金中心2.3471%国有资本1,0002023-05-31[企查查,2022]刘辉(高管)1.1735%管理层持股5002022-08-31[企查查,2022]核心特征:控股股东河北同福康远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对外投资23家企业)通过绝对控股主导经营决策,国有资本(河北国控协同基金)的参与体现政策协同性,管理层持股(刘辉)实现核心团队利益绑定,形成“民营活力+国有信用”的混合所有制优势。
公司资本运作活跃,2024年12月完成由吾同投资参与的股权融资(金额未披露),并通过对外投资14家企业构建产业生态,包括100%持股的河北同福廊安健康产业有限公司(2025年6月成立,投资2.5亿元)及河北雄安福醇商贸有限公司等,覆盖健康产业、供应链管理等关键领域。
公司以 “现代农业为根基、健康食品为核心、连锁餐饮与文旅康养为延伸” 构建产业体系,形成覆盖25个省份的全国性布局,拥有2万家一级经销商及100万家重点销售网点,员工规模超1万人,累计投资达180亿元。
核心业务:大型粮食基地建设(覆盖水稻、杂粮等作物)、农副产品初加工与精加工,年粮食吞吐量超10万吨,直接带动10万户农户种植89。竞争优势:建立院士工作站(袁隆平院士任总顾问)及博士后工作站,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全链条品控9。连锁餐饮:布局“千家粥铺”连锁体系,提供早餐工程、外卖递送服务,结合互联网销售实现线上线下融合。文旅康养:依托农业基地资源开发文旅项目,探索“健康食品+康养服务”的创新模式,具体业态包括健康管理咨询、特色农产品体验。资质认证与荣誉公司先后获得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全国主食加工业示范企业等资质,2025年荣登中国轻工业双榜单及河北省民营企业三大百强榜单,彰显行业影响力与区域经济贡献。
同福集团以“产业闭环+数字赋能”为核心构建商业模式,通过现代农业基础与数智化技术的深度融合,形成覆盖全产业链的竞争优势。其商业模式的底层逻辑在于以实体产业为根基,通过数字化手段重构供应链效率与渠道网络,实现从源头生产到终端消费的全链路优化。
同福集团以“三园区模式”为核心构建现代农业产业基础,致力于打造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可控食品安全产业链。该模式通过自有流转基地与订单基地的双重布局,建立起规模化、标准化的原粮供应体系:在国内优质原粮主产区建设上百万亩订单基地,并同步开展生态循环农业优质原粮基地建设,形成“自有基地+订单农业”的双轨供应模式,为下游加工与销售环节提供稳定的原材料保障。这一布局不仅确保了原粮品质的可控性,还通过规模化采购降低了原料成本,为全产业链盈利奠定基础。在此基础上,集团进一步延伸产业链至粮食加工、食品研发、生产、销售等核心环节,并拓展至粥铺建设、早餐工程、电子商务等领域,形成“生产+销售+服务”一体化的全产业链架构,覆盖农业种植、牲畜养殖、水产养殖(上游),农产品加工、食品生产(中游),以及进出口业务、预包装食品销售(下游)的完整闭环。
在数字赋能层面,同福集团以数实融合为“破局点”,打造数智化共享平台,通过七大自研科技产品体系重构“产供销服”各环节效率。该体系具体包括:同福厂商通(实现一键上品与货款自动分账)、福商通ERP系统(整合组货、进销存管理与推广分佣功能)、专业B2B直播平台(链接厂、商、店、客全链路直播)、同福云商(支持在线快速订货与次日达履约)、福仓通/福配通(精细化仓储运营与配送优化)、同福爆品店(线上选品与到店自提结合)、共享付/同福贷金融平台(提供全链路金融服务)。这些产品将AI、云计算等技术渗透到传统零售的采购、仓储、物流、销售各环节,实现数字选品、科学备货与智能化服务,有效降低了流通成本。例如,通过福仓通/福配通的精细化运营,爆品仓模式较传统零售物流成本降低15%,单店日均营收超50万元,2024年全国71家爆品仓均实现“开业即爆”。
依托实体资源与数字化能力,同福集团构建了“爆品仓+爆品店+云店”的三级渠道网络,形成覆盖县域市场的深度渗透优势。截至2024年,集团已在全国建设71家爆品仓、5.6万家爆品店,深度合作品牌厂家200多个,县域市场覆盖率达85%。这一网络通过“线上订货平台+线下订货平台+直播短视频平台”的协同,实现厂商、经销商、终端店与消费者的全链路联通。其中,“最后一公里”配送网络是其核心竞争壁垒之一,结合福配通的履约能力与县域终端店的密集布局,同福能够实现商品从爆品仓到终端店的快速配送,支撑“次日达”服务承诺,大幅提升终端响应效率。这种渠道纵深不仅增强了对下沉市场的掌控力,还通过规模化采购与集中配送进一步降低了中间环节成本,形成“平台服务+产品销售”的双重盈利模式——2024年平台服务收入(含经销商服务费、供应链金融、直播带货佣金)占比已提升至15%,与碗粥系列(占营收60%)、蛋白饮料及营养餐(占30%)共同构成多元盈利来源。
核心竞争优势:同福集团的商业模式通过“产业闭环+数字赋能”的双轮驱动,形成三大壁垒:一是技术壁垒,拥有专利236项,碗粥生产技术行业领先并参与制定《八宝粥国家标准》;二是渠道壁垒,5.6万家爆品店与“最后一公里”配送网络实现县域市场85%覆盖率;三是生态壁垒,通过共享平台聚合200多个合作品牌、2万家经销商与100多万家终端店,构建厂商、经销商、终端店、消费者协同的商业生态。
通过全产业链布局与数智化转型的深度结合,同福集团不仅巩固了传统业务(碗粥产品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2025年速食粥行业排名第四,市场份额约8%)的领先地位,还通过爆品仓等创新业务开辟了增长新曲线,2024年共享平台GMV达650亿元,验证了其商业模式的可持续性与扩展性。作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集团还享受税收减免及专项补贴等政策支持,进一步强化了综合竞争力。
2024年,同福集团呈现“营收增长与利润承压并存”的财务特征。根据2024年度审计报告,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5亿元,同比增长12%,保持稳健增长态势;但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9.1%至5.2亿元,主要受原材料价格上涨的成本端压力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利润下滑,公司毛利率仍同比提升0.6个百分点至23.4%,反映出成本控制措施对盈利能力形成一定支撑。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达2.1%,重点投向功能性食品研发,为长期产品竞争力构建奠定基础。
业务结构层面,爆品仓模式成为最大亮点。2024年该业务贡献营收35亿元,同比激增280%,占总营收比重达25.9%,展现出指数级增长态势。截至 2024 年底,集团已在全国建设71家爆品仓,合作品牌厂家超200个,形成规模化的新兴业务矩阵。
在传统业务优化方面,公司通过共享仓配体系实现物流成本降低15%,仓储效率提升20%,有效对冲了部分原材料涨价压力。这一效率提升不仅支撑了毛利率改善,也为整体盈利能力提供了缓冲空间。
财务健康度方面,公司表现出较强的抗风险能力。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达12.3亿元,显著高于归母净利润规模,反映主营业务现金获取能力强劲;资产负债率稳定在45.7%的合理水平,债务结构与现金流规模匹配度良好,为业务扩张提供安全边界。
关键财务数据速览(2024 年)
营收:135亿元(+12%)归母净利润:5.2亿元(-9.1%)毛利率:23.4%(+0.6pct)爆品仓营收:35亿元(+280%)资产负债率:45.7%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2.3亿元
综合来看,同福集团在2024年通过新兴业务突破与成本效率优化,实现了营收与现金流的双增长,尽管短期面临原材料涨价的利润压力,但财务结构稳健性与业务扩张潜力为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同福集团在速食粥市场呈现“整体跟随、细分领先”的竞争态势。在速食粥品类整体竞争格局中,公司以9.1%的市场份额位居全国第四,与娃哈哈、银鹭共同构成行业第一梯队,其中娃哈哈凭借全国性品牌影响力和渠道布局占据头部位置,银鹭则以罐粥产品的高性价比优势领先。但在细分领域,同福作为国内碗粥首创企业,其碗装米粥罐头产品市场占有率居全国第一、全球第二,形成“整体第二集团军(与达利园并列)、细分领域冠军”的独特定位。这种“第四位整体排名+第一位细分市场”的坐标特征,反映了公司在产品创新与市场聚焦上的战略取舍。
与娃哈哈的差异化竞争:娃哈哈依托30余年积累的品牌资产,在一二线城市建立了深厚的消费者认知,其全国性商超与便利店渠道覆盖率超90%,但偏高的定价策略(较同福产品溢价15%-20%)和对大中型城市的战略聚焦,为同福在下沉市场创造了空间。同福通过“绿色营养食品”定位(获得多项“绿色食品”认证)和可微波加热的环保碗装设计,形成产品层面的差异化诉求,成功避开与娃哈哈的正面品牌竞争。
与银鹭的性价比博弈:银鹭在罐粥市场长期占据份额优势,其核心产品单价较同福低5%-8%,但2024年因原材料成本上涨导致的终端提价(平均涨幅12%)及区域经销商体系波动,使其县域市场渗透率出现3-5个百分点的下滑。同福则通过优化供应链(自建20万亩绿色水稻种植基地)实现成本控制,在保持价格低于娃哈哈10%的同时,较银鹭高端产品线仅高3%-5%,形成“性价比优于品牌领导者、品质优于价格竞争者”的中间地带优势。
同福将县域市场作为战略纵深,构建起难以复制的渠道壁垒。数据显示,2025年中国农村八宝粥市场规模预计达65亿元,增速保持8%以上,且以传统零售店和批发市场为主要渠道,电商渗透率仅15%。同福通过“县级经销商+乡镇配送站+村级服务点”的三级网络,实现全国2800个县级行政单位中85%的覆盖,在河南、山东、河北等农业大省的部分县域市场份额超30%。这种深度覆盖使其能够快速响应农村消费者对“即食、热食、营养”的需求——碗粥产品可直接微波加热的特性,完美适配县域市场家庭微波炉保有量提升(2024年农村家庭渗透率达45%)的趋势,而传统罐粥产品需开罐后加热的不便性则成为竞争短板。
县域市场竞争壁垒的三重护城河
渠道密度优势:平均每个县级市场配备3-5名专职业务员,终端拜访频率较银鹭高20%;成本结构优化:通过区域集中生产(华北、华中两大生产基地)降低物流成本,县域终端配送成本较全国性品牌低12%-15%;消费心智占领:连续五年赞助“中国农民丰收节”,在县域消费者中建立“家乡粥品”的情感连接。
同福对速食粥行业增长红利的捕捉能力,体现在其与行业趋势的高度契合。2024年第三季度,速食粥品类整体增速达13%,显著高于方便食品行业7.2%的平均水平,这一增长主要由健康化与场景化双轮驱动13。从健康趋势看,同福早在2022年就完成全系产品的“零添加防腐剂”升级,其低糖碗粥产品在县域市场的复购率达28%,较行业平均水平高8个百分点;从场景化看,针对县域市场“早餐替代”与“夜宵加餐”两大核心场景,同福推出350g家庭分享装与150g单人便携装,分别占据其县域销售额的45%和30%。
行业数据显示,2025-2030年中国八宝粥市场将以8.5%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从200亿元增长至300亿元以上,其中农村市场增速与城市市场基本持平,但同福通过县域渠道的深度布局,在农村市场的增速达11%,高于农村市场整体8%的增速水平。这种“增速差”印证了其差异化战略的有效性——在行业集中度提升(前五大品牌占据近60%份额)的背景下,同福通过“细分品类创新+县域渠道深耕”的组合策略,正从第二集团军向第一梯队发起冲击。
同福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短期-中期-长期”三级战略路径为核心,构建覆盖资本运作、数字化转型与产业链整合的发展体系,结合行业趋势与政策红利,系统性推进2025-2030年战略目标落地。
公司将2025年定位为“决胜之年”,核心目标是推动共享平台独立上市,计划实现营收突破200亿元、GMV突破800亿元。为达成这一目标,集团制定“经销商‘航母出海’,门店‘乘风腾飞’”的渠道策略,具体包括新开120万家同福云商、15万家爆品店及200家爆品仓,同时打通300家厂商及2000个经销商资源,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的县域商业网络。资本运作方面,2024年12月引入吾同投资进行股权融资,为上市筹备提供资金支撑,同时通过设立河北同福廊安健康产业有限公司(投资2.5亿元)、河北雄安福醇商贸有限公司等实体,强化区域市场布局与新兴业务协同。
2025年核心目标量化
营收突破200亿元,GMV达800亿元渠道规模:120万家云商、15万家爆品店、200家爆品仓生态协同:整合300家厂商及2000个经销商资源。
在数字化投入方面,集团计划投资30亿元建设三大研发中心,重点接入AI大模型优化供应链管理,通过需求预测算法、智能调度系统及库存动态监控,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与物流损耗。产能布局上,新增10个生产基地,重点覆盖华南、西南市场,填补区域供给缺口,同步推进“阜阳大健康食品城”项目(投资50亿元),打造产学研一体化基地,强化新品研发与技术转化能力。业务扩张同步延伸至健康产业与商贸领域,2025年6月设立的河北同福廊安健康产业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5亿元)及2024年11月成立的河北雄安福醇商贸有限公司,形成“生产+流通+服务”的全链条布局。
集团以100万亩智慧农业基地建设为核心,通过数字农业示范园项目实现原材料标准化、规模化供应,结合物联网监测、精准灌溉及大数据种植模型,将原料自给率提升至70%以上,有效对冲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该项目与乡村振兴政策深度契合,通过“企业+农户+合作社”模式,带动县域农业现代化,2025年9月安徽省阜阳市委领导考察调研亦印证地方政府对其农业产业化路径的支持。同时,依托院士工作站、安徽省米制方便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平台,持续推进功能性营养食品研发,重点开发低糖、无糖及膳食纤维强化产品,契合健康食品需求增长趋势。
行业机遇方面,县域消费升级推动下沉市场年增速达12%-15%,健康食品需求以年均8.3%的速度增长,叠加乡村振兴政策对农业产业化项目的税收优惠与补贴支持,为集团提供增量空间。此外,八宝粥行业线上销售占比预计从2025年的18%提升至2030年的45%,公司通过电子商务与早餐工程渠道布局,可进一步捕捉线上流量红利。
核心挑战需重点应对
原材料价格波动:大豆、糯米等大宗商品年波动率达15%-20%,影响毛利率稳定性行业竞争加剧:头部企业2024年研发投入平均增长22%,新品迭代周期缩短至6个月替代风险:植物基饮料、即食燕麦等品类对传统八宝粥形成分流,2024年替代率已达9.2%。
从战略资源投入看,30亿元数字化研发投入(AI大模型优化供应链可降低15%物流成本)、10个新增生产基地(预计贡献年产能300万吨)及50亿元阜阳大健康食品城(产学研一体化提升新品转化率至85%)构成坚实支撑。需求端,健康食品市场规模预计2030年突破8000亿元,公司若维持当前5%的市场份额,即可实现400亿元营收,叠加共享平台上市后资本运作带来的估值溢价,2030年营收目标具备合理性。但需警惕行业竞争与替代风险,需持续强化“研发+渠道+供应链”的协同优势。
来源:第1培训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