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巨贪和珅,无意中做了一件大好事,至今我们都是受益者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5-16 11:56 2

摘要:嘉庆四年,乾隆帝刚一离世,嘉庆便着手清算事宜,首个被处理的便是大贪官和珅,仅仅过了18天,和珅就被抓捕、抄家,最终被赐白绫自尽。

嘉庆四年,乾隆帝刚一离世,嘉庆便着手清算事宜,首个被处理的便是大贪官和珅,仅仅过了18天,和珅就被抓捕、抄家,最终被赐白绫自尽。

和珅离世的讯息让众多人长舒一口气,异口同声道:这个大奸贼总算死了。

毫无疑问,和珅罪行累累难以尽述。不过,从后世的视角来看,他居然还做了一件泽被后世的善事,直至如今我们依旧从中获益。

这件事是什么呢?

“半百岁月若梦似真,今日诀别这俗世红尘。他日水涌含龙之际,且将那香烟视作我后身。”

嘉庆四年正月初三,乾隆离世,其生前极为宠信的和珅被要求在皇宫内为乾隆守灵。彼时,和珅并未察觉到自己恶贯满盈的人生即将画上句号。

待他跨出皇宫的大门,这才惊觉自己的官职已全被革除,弹劾他的奏章如纷纷扬扬的雪花般不断涌现。仅仅不到一个月,便罗列了二十多条罪名,还从他家中搜出三千多两白银,以及各类珠宝、古董字画。

直到嘉庆赏赐的一尺白绫摆在他眼前,他才意识到自己的生命即将终结。

在把脖颈套入白绫之前,他回首自己的人生经历,吟诵出了这首诗。

众人皆云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然而和珅所言却难以博得众人同情,最主要的缘由便是他不配。

身为清朝头号巨贪,他恶行累累、难以尽述。

钮祜禄氏出身的和珅隶属满族正红旗,其家族先辈因军功而声名远扬,他称得上是世家子弟。在十二三岁时,他便进入咸安宫官学求学。

此人思维灵活,智力出众,学起东西来十分迅速,而且学习态度端正。还在官学念书的时候,就常常得到老师的夸奖。

在语言学习上,他投入了大量精力,满文、汉文、蒙古文、藏语,甚至某些西域密语他都掌握得很好,在诗词和书画领域也颇有建树。

倘若这般杰出之才能够在正确的道路上施展才能,必然会成为国家的中流砥柱。然而,他却被欲望左右,沦为损害国家利益的人。

乾隆三十四年,和珅继承了父亲三等轻车都尉的爵位。3年后,他在科举考试中落第,于是选择了另一条途径,成为了虞备用处的三等侍卫。

虞备这个机构主要负责皇帝出巡时的仪仗工作,虽说其中的官职级别不算高,不过有个极大的优势,就是有机会与皇帝近距离接触。要是能获得皇帝的青睐,日后飞黄腾达只是时间问题。

这时,和珅在乾隆跟前拼命表现,凭借着口才逗得乾隆开怀大笑,让乾隆记住了“和珅”这个名字。没过多久,和珅就被调去銮仪卫做侍卫,与乾隆的距离更近了。

从那之后,他靠着出众的口才成了乾隆跟前的红人。哪怕没立下什么功劳,官职也不断晋升。在乾隆四十一年这一年里,他总共升迁了6次,当上了国史馆副总裁,还获得了在紫禁城骑马的特殊待遇。

俗话说一人得势,连周围人也跟着沾光。他晋升官职之后,其全家的旗籍都被提升到了正黄旗。他逐渐当上了步兵统领,手中掌控着维护京城治安的军事权力。

随着权力的增长,获取财富变得愈发轻松,和珅逐渐深陷欲望的泥沼无法自拔。

在乾隆四十三年,有官员上奏举报和珅,称其袒护安明,让他隐瞒了父亲离世的消息。在古代,官员家中长辈去世需上报朝廷,然后回家守孝三年,这便是所谓的丁忧制度。

在此期间,官员不得过问政事,然而诸多事务若长时间搁置,官员的话语权便会减弱,因此部分官员会对长辈离世的消息加以隐瞒,不予上报。

然而,一旦被举报,所要承受的惩处极为严重。安明的事情真相查明后,他被判处了凌迟之刑。

本应遭受重罚的和珅因包庇行为,通过一番极力辩解,又利用乾隆的偏袒,最终仅被降两级并继续留任。

因乾隆的偏爱,他行事愈发有恃无恐。在任职崇文门税务总督期间,他千方百计地向百姓征税,名目繁多的捐税让百姓不堪重负,就连入京的官员和参加科举考试的学子都得缴纳税费。

乾隆四十五年,他以查办贪污案件为契机,把政敌李侍尧扳倒。他还在乾隆跟前充分展现自身能力,哄得乾隆把年仅六岁的女儿许配给自己的长子,定下“娃娃亲”。

第二年,撒拉尔部回民苏四十三等人发起起义,一路打到兰州。乾隆指派和珅与阿桂担任钦差大臣前往镇压,阿桂早就对和珅不满,便借口生病让和珅先去。

和珅同样满怀信心地踏上行程,抵达目的地后,发现当地的镇压行动已取得些许成果。为了能更快取得胜利,回京城邀功请赏,他便下令部队分成四路发起进攻,最终致使总兵图钦保战死在沙场上。

阿桂抵达后十分恼怒,向和珅兴师问罪,和珅便把责任推给部将,声称那些人违抗命令自行其是,然而部将在阿桂跟前表现得极为顺从,让和珅当场难堪。

乾隆得知这件事情以后,便让他返回京城。尽管决策造成了巨大损失,然而乾隆并未对他施以重罚,反倒让他兼任补兵尚书,负责管理户部三部。

在乾隆的不断姑息之下,和珅的权力日益膨胀,搜刮钱财的方法也愈发繁多。

无心插柳柳成荫

和珅独揽大权,诸事皆需经他过目,议罪银、文字狱皆由他一手操控。

议罪银的定义是,当官员出现过错,或者皇帝认定官员存在过错时,按常规本应予以惩处,但要是官员缴纳一定数额的“赎罪款项”,就能够免于处罚。

凭借这一制度,乾隆与和珅的库房中都堆满了亮闪闪的银子。

在他负责编纂《四库全书》《开国方略》等大型典籍期间,以文字狱为手段,借机对那些和他有过矛盾的撰稿人进行打击。

一旦察觉所编书籍里存在一些反对朝廷、带有不满情绪的内容,就会受到惩处。纪晓岚、陆赐熊等人在编书的时候就被蓄意挑刺,落得降级、赔款的下场。

除此之外,部分小说、戏剧、词曲等也是他鼓动乾隆皇帝严格审查的,只要发现存在“违碍字句”便予以查缴,文字狱由此兴起。

如此一来,市面上许多文字作品都无法流通,然而人们还是会私下阅读。就像曹雪芹所著的《红楼梦》,他虽只完成80回便抱憾离世,但其精彩程度已足以让当时的人们为之倾心。

然而,某些描写使其沦为禁书。和珅在弟弟亲家家中偶然见到一本原抄本,出于好奇阅读之后,竟也痴迷其中。

即便家里人瞒着他买了禁书,他也不会加以惩处,何况这本书写得这般精彩,他就更不会有异议了。

令他感到不满意的是,这本著作仅有八十回,着实让人觉得不够尽兴,非得续写不可。于是,他找来高鹗与程伟元续写后续的四十回,最终的结局和内容让他十分满意。

随后,他把自己的这部得意之作呈献给乾隆,还竭力建议大规模刊行《红楼梦》。乾隆看过书中内容后十分满意,便应允了这一提议。

正因如此,《红楼梦》才得以从被禁书籍的范畴中解脱出来,在世间广泛传播。

当下,《红楼梦》被称作“中国四大名著”的魁首,它不但让世间之人了解到宝玉、黛玉、宝钗三人的情感纠葛,还为后世之人认识那个时期人们的生活方式提供了范例。

《红楼梦》的意义远超一部普通小说,由此诞生了“红学”专家,他们专门剖析《红楼梦》里的各类内容。

作者自身的能力无疑不容小觑,其作品的艺术价值堪称登峰造极,然而,和珅起到的推动作用同样不容否定。

和珅罪行累累,这是无可置疑的,然而他无意间促成的一件事,让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得以广泛传播、千古留名,也算是做了件好事。

来源:墨香书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