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河南老汉带全村“造假”致富,收入1.6亿,警察:不违法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10 09:36 1

摘要: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文:雪妈说故事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你敢相信,市面上现在流行的三星堆面具、唐三彩、兵马俑等青铜样式的物品,大部分都来自于河南洛阳市的一个小村庄烟涧村。

而这些手艺基本上都与烟涧村的村民方兴庆有关,他制作青铜器的手艺非常高超,经常以假乱真,就连专家都只能勉强认出来他的“造假”青铜器手艺的真假。

他不仅自己拥有这门技术,他还带领全村的百姓加入这一“造假”行列,仅仅1年就能狂赚1亿多元钱,让村民们全都发家致富。

大家都知道他的作品是假的,但是警察还是拿他没办法,这一系列情况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造假”太厉害被警方当成文物贩子

1981年,洛阳海关查获了一批准备走私出境的青铜器,这批青铜器看上去极其精美,几乎可以以假乱真。

由于当时正值国家打击文物走私的高峰期,因此警方对此格外重视,经过警察的初步鉴定后,认为“这些青铜器肯定是真的,很有可能有人准备走私这批文物”。

随后,警方通过对走私犯的审讯,得知这些青铜器全部都来自河南声洛阳市伊川县烟涧村,于是迅速派出几辆警车前往烟涧村,直奔方兴庆的家。

当时,方兴庆正在自家院子里忙着铸造青铜器,忽然被一群警察围住,惊愕不已。

“方兴庆,这些文物你是从哪里弄得?跟我们走一趟交代清楚吧。”一名警察对方兴庆说道。

方兴庆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警官,您是不是搞错了?我做的都是仿制品,根本不是什么文物。”

在警察局,方兴庆详细讲述了自己仿制青铜器的过程,并带着这些警察回到村里,展示了他的工作坊和一系列仿制品模具。

虽然他极力解释,但这些青铜器仿制品实在太过逼真,连专家都难以辨别真假。为了慎重起见,警方决定请专业的文物鉴定专家进行鉴定。

专家经过多次仔细地检查,发现这些青铜器确实是用现代手法制作的,不是文物真品,至此这件事才真相大白。

没想到这件事一经流出,竟然吸引了大量商家前来购买“造假青铜器”,他的生意一下子火爆了起来。

但是他没有只顾着自己,他还把自己的手艺传给了村里人,带动全体村民致富。

方兴庆为何能够制造出连专家都差点分辨不出的青铜器?他又是如何带领全村致富的呢?

方兴庆“造假”带动全村致富

方兴庆是烟涧村青铜器仿制技艺的第16代传人,从小,他便对青铜器情有独钟。

1963年,方兴庆在田间劳作时,偶然捡到了一本《青铜器》书籍,从此沉浸在青铜器的世界中。

有一天,他在村里散步时,发现了一面破旧的铜镜,那铜镜上布满了锈迹,但隐约还能看出精美的花纹。

方兴庆小心翼翼地捡起铜镜,心中萌生了修复它的念头。他废寝忘食地工作,手上被工具磨出了厚厚的老茧,但他毫不在意。经过无数次失败和尝试,方兴庆终于成功修复了这面铜镜。

“看,我修好了!”他兴奋地说,眼中闪烁着喜悦的光芒。妻子接过镜子,仔细端详:“哇,这看起来好漂亮,看起来跟真的一样。”

“是啊,”方兴庆自豪地回答,“我要好好研究一下青铜器制作工艺,让次见到市场上一个小小的古玩物品,都100多块钱,我要研究好了将来说不定还能带领大家赚钱呢。”

上个世纪70、80年代,100块钱确实很值钱,只是他后来确实研究成功了,但是奈何名声不大,只能接待一些散客买东西,赚钱不稳定差点让他干不下去。

直到1981年,他的青铜器被专家差点看不出来那件事,让他声名鹊起,村民们纷纷来到他家,请教他青铜器的修复和仿制技艺。

而方兴庆则慷慨地将自己的技艺传授给大家,在他的指导下,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参与到青铜器的仿制工作中,让整个村子基本成为了“造假村”。

随着大量村民的加入,为了提高生产效率,烟涧村开始引进现代化的电动工具,仿古青铜器的生产逐步公开化,出现了多个作坊式的小企业。

1995年,烟涧村成立了仿古实验厂,带动15户村民联合生产,使青铜器生产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

烟涧村的青铜器仿制产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从早期的个人作坊发展到今天的产业化、规模化生产。

2022年,烟涧村实现销售收入1.6亿元,成为全国知名的仿古青铜器制造基地,村民们个个靠着这门手艺,发家致富。

并且,烟涧村生产的仿古青铜器不仅在国内市场畅销,还远销欧美等国,成为国际市场上的抢手货,发展前途未来可期。

青铜器“造假”未来的机遇与挑战

虽然,烟涧村的青铜器仿制产业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但也面临着技术传承不下去和青铜器工艺质量赶不上时代需求的问题。

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一些企业为了赶订单工期,放宽标准,导致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严重下降。

同时,年轻一代对青铜器制作的兴趣减弱,不愿继承父辈的手艺,以及年轻人外出打工的增多,这也导致青铜制造技艺传承面临困境。

烟涧村一位老匠人周伯伯担忧地表示:“这么好的手艺,要是没了就太可惜了。”

(政府举办的青铜器制作技艺课堂)

于是,当地政府逐步强化在青铜器产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从政策、机制、融资渠道等多方面支持烟涧村的青铜器产业发展。

政府部门人员还表示,他们将重点推进青铜器产业园区项目,培育特色示范龙头企业,通过文化宣传和品牌建设,提高烟涧村青铜器的市场竞争力和文化附加值。

相信通过政府的努力,烟涧村青铜制造工艺能够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那么,有人可能会问了,青铜造假这难道不违法吗?要是有人举报,烟涧村村民会被抓捕吗,其实当地警察很早就给出了回应“抓不了,不违法。”

因为,烟涧村的青铜铸造技艺已有千年的历史渊源,早在夏、商、周时期,这里就是青铜祭祀礼器的重要制作地。

(村民制作假青铜器唐三彩)

而且方兴庆既是这门手艺的传承人,还将中国古代的众多青铜文化发扬光大,为国内外的人更加了解中华文化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功不可没。

就连,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也在2011年将烟涧村的一些仿制青铜器的技艺收录了进去,更加代表政府对方兴庆手艺的认可,所以根本不用担心这一问题。

如今,许多人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穿汉服,买古代样式的扇子,我倒觉得烟涧村可以与各大景区合作,制作成一些样式小巧,游客能买得起“小礼物”。

然后,还可以找人直播带货,多多宣传一下烟涧村的青铜制造工艺,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能看到并会支持和购买他们的工艺品,让烟涧村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河南青铜器造假村1/3农户从事文物高仿 年销售过亿 济宁市博物馆

河南青铜器造假村1/3农户从事文物高仿 年销售过亿 经济晚报网

艺术仿制产业的“红与黑” 新民周刊

来源:小符11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