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昨晚连刷三遍,满屏弹幕都在喊‘买它’,转头一看我妈还在给海哥广场舞视频点赞,顺手下单45块的护膝——同一晚,两代人把钱花进了完全不同的口袋。
“你刷到过小芬那条800万GMV的直播切片吗?
我昨晚连刷三遍,满屏弹幕都在喊‘买它’,转头一看我妈还在给海哥广场舞视频点赞,顺手下单45块的护膝——同一晚,两代人把钱花进了完全不同的口袋。
”
小芬把直播间做成夜店,灯球一转,98块的花西子眼影盘秒没;海哥把镜头对准公园长椅,大爷大妈围成一圈,45块的艾草贴卖成团购。
数据不会撒谎:小芬30岁以下用户占78%,ARPU值15.6元,复购率32%;海哥那边45岁+过半,ARPU值只有4.2元,复购率18%。
一句话,年轻人冲动一次顶中老年人折腾四次,还愿意再回来。
别急着骂“年轻人傻钱多”。
我蹲了小芬三场直播,她选品团队把“踩雷率”压到3%,退货率不到5%,背后是MCN“新动传媒”每天开三场选品会,把98块的产品拆成成本、包装、上脸效果、拍照色差,连快递箱里垫几层气泡膜都写进SOP。
反观海哥,银发经济计划听着高大上,实际还是42岁销售老将拿PPT给大爷大妈讲“活血化瘀”,线下广场舞大赛送鸡蛋,线上直播间送血压计,套路十年没变,差评里最常见的一句是“买回去和我闺女淘宝买的9块9一样”。
更扎心的是,小芬已经开始把货卖到TikTok,10万海外粉里六成是东南亚华裔小姑娘,她们管“花西子”叫“东方UD”,断货消息比国内还快;海哥这边刚把健康产品线扩到第六款膏药,结果药监局新规下来,中老年保健品必须标注“本品不能替代药物”,直播间当场翻车,评论区清一色“退钱”。
我算了笔账:小芬一场800万,毛利按25%算,一晚净赚200万;海哥120万GMV,毛利只有12%,扣掉团队工资和线下鸡蛋成本,到手不足8万。
差距不是直播风格,是整条链路:前端流量、中端选品、后端供应链,海哥每一步都慢半拍,还要给负面舆情擦屁股。
小芬的62%新增男粉哪来的?
她把“日更+爆款”玩成连续剧,昨天是“男友视角看我化妆”,今天是“直男朋友帮我选口红色号”,男性停留时长被拉到4分半,算法直接当优质内容推给更多直男。
海哥还在周更,一条视频剪三段,隔两天发一次,评论区都在问“海哥你闺女啥时候回来相亲”,话题永远绕着小奎打转,审美疲劳肉眼可见。
有人问我更看好谁。
我说,小芬得先过“年轻用户三月新鲜期”这道坎,海哥得先学会把45块护膝做出差异化。
直播电商走到2024,早不是“谁嗓门大谁赢”,而是谁能在监管收紧、流量变贵、用户变精的三重夹击里,把一分钱货卖出三分钱体验。
海哥要是还靠“送鸡蛋”续命,明年连广场舞大妈都嫌他吵;小芬要是敢在品控上松一口气,98块的眼影盘也能被00后骂上热搜。
两条路,一条向上爬,一条向下溜,中间没有缓冲带。
来源:聪明的雪梨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