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堂阿姨多打菜给贫困学生被校长罚款2千,次日校长接到高层电话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09 21:45 1

摘要:刘桂芳,你知道你违反了什么规定吗?"校长陈志华拍着桌子,声音在办公室里回响。

刘桂芳,你知道你违反了什么规定吗?"校长陈志华拍着桌子,声音在办公室里回响。

"我只是多给孩子们打了点菜......"食堂阿姨刘桂芳低着头,声音颤抖。

"多打菜?你知道这影响了多少人的利益吗?罚款两千,立即执行!"

"两千?校长,我一个月才三千块工资......"

刘桂芳眼中含着泪水,"那些孩子真的很饿啊。"

"规矩就是规矩!你以为你是在做善事?"陈志华毫不留情。

刘桂芳的手紧紧攥着围裙,指节发白。

她没想到,给几个贫困学生多打点菜,会换来如此严厉的惩罚。

办公室外,几个学生正焦急地等待着消息。

这场冲突,远不是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01

三个月前的一个雨天,刘桂芳第一次注意到那个瘦小的身影。

小华站在食堂窗口前,紧紧攥着饭卡,犹豫了很久才小声说:"阿姨,我要一份最便宜的菜。"

刘桂芳看着这个脸色苍白的男孩,心中一紧。

她在这所中学食堂工作了八年,见过太多学生,但小华的眼神让她印象深刻——那种强忍饥饿却努力保持尊严的神情。

"孩子,就要这一样菜吗?"刘桂芳温和地问。

小华点点头,递过饭卡:"就要白菜豆腐,谢谢阿姨。"

刘桂芳接过饭卡,刷卡时发现余额只有十几块钱。

她心里一沉,这点钱在食堂最多能撑一个星期。

更让她心疼的是,小华的校服明显小了好几号,袖口和裤腿都短了一大截,显然很久没有买过新衣服了。

"阿姨,我的菜......"小华小声提醒。

刘桂芳回过神,盛菜时手不由自主地抖了一下,勺子里的菜比平时多了不少。她还偷偷加了两块肉。

"阿姨,您多打了,还有肉。"小华诚实地说,脸上露出慌张的神色。

"没多,就这些。肉是刚才掉进去的,不要白不要。"刘桂芳笑着把饭盒递给他。

小华接过饭盒,眼中闪着泪光:"谢谢阿姨。"

看着小华小心翼翼端着饭盒离开的背影,刘桂芳的心情五味杂陈。

她注意到小华走路的姿势有些奇怪,低头一看,原来他的鞋底已经开了一个大口子,走路时只能踮着脚尖,生怕鞋子彻底坏掉。

那天下午,刘桂芳忍不住向班主任王老师打听小华的情况。

"小华?他家里确实困难,"王老师叹了口气,"父亲去年出车祸没了,当时家里为了给他父亲治病,已经欠了不少债。现在母亲一个人带着他和妹妹,靠在工厂做临时工维持生活。"

"那生活费......"

"一个月最多给他两百块,有时候工厂不开工,连两百都拿不出来。"

王老师摇头,"孩子很懂事,从不向学校申请补助,说不想给别人添麻烦。成绩还特别好,年级前三名。"

"这孩子......"刘桂芳心疼得不行。

"我们几个老师也私下帮过他,但孩子自尊心太强,总是推辞。"

王老师无奈地说,"有一次我给他买了双鞋,他硬是要把钱还给我,说不能白要老师的东西。"

那天晚上,刘桂芳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

她想起小华那双清澈却透着坚强的眼睛,想起他小心翼翼数着饭卡余额的模样,想起他那双破得不成样子的鞋。

她起身走到客厅,看着正在做作业的儿子。同样是十几岁的孩子,自己的儿子穿着名牌运动服,脚上是刚买的耐克鞋,书桌上放着最新款的手机。而小华呢?连一双完整的鞋子都没有。

"妈,你怎么还不睡?"儿子抬头问。

"没事,你继续做作业。"刘桂芳轻声说,心中暗自下定决心。

第二天,小华又来了。还是那句话:"阿姨,我要一份最便宜的菜。"

这次,刘桂芳没有犹豫。她盛菜时故意多打了一大勺,还加了几块肉和一个鸡蛋。

"阿姨,您又多打了。"小华有些不安,"我的饭卡里钱不够......"

"哎呀,手抖了,就这样吧。"刘桂芳装作不在意,"鸡蛋是昨天剩下的,不新鲜了,你帮忙吃掉。"

小华知道刘桂芳是在帮他,感激地说:"阿姨,您真好。我一定会还您的。"

"什么还不还的,快去吃吧,菜凉了就不好吃了。"

小华端着饭盒走向角落的座位。刘桂芳注意到,他今天换了双鞋,虽然还是旧的,但至少没有开口子。她猜想,这双鞋可能是他母亲的,为了让儿子不至于光脚上学。

一个星期后,刘桂芳又发现了第二个这样的孩子——小雯。

这个扎着马尾辫的女孩总是在其他同学都买完菜后才来,每次都是最便宜的素菜,而且只要半份。刘桂芳观察了几天,发现小雯每次吃饭都很慢,一小口一小口地嚼,似乎想让这点食物在嘴里停留更长时间。

"孩子,半份哪够吃啊?"刘桂芳心疼地问。

"够了,阿姨,我...我减肥呢。"小雯勉强笑着,但声音里的虚弱骗不了人。

刘桂芳看着小雯瘦得皮包骨头的样子,哪里还需要减肥?她二话不说,给她打了满满一勺菜,还偷偷加了个鸡蛋和几片肉。

"阿姨,我没钱买这么多......"小雯慌了,眼中闪着泪光。

"谁说要你买了?这些菜快坏了,不能卖,你帮忙吃掉。"刘桂芳眨眨眼睛,"不然只能倒掉,多浪费啊。"

小雯接过饭盒,眼泪再也忍不住,扑簌簌地往下掉:"阿姨,您真是好人......"

后来刘桂芳才从其他老师那里了解到,小雯的父亲患了重病,需要长期吃药,家里的钱都用来给父亲治病了。

小雯的母亲既要照顾丈夫,又要上班赚钱,根本顾不上女儿的生活。小雯经常一天只吃一顿饭,有时候连一顿都吃不上。

就这样,刘桂芳的"特殊照顾"名单上又多了一个人。

很快,第三个孩子小杰也进入了她的视线。这个憨厚的男孩个子很高,但瘦得像根竹竿。他每次都是买两个馒头就着咸菜,从不买热菜。

刘桂芳观察了几天,发现小杰总是最后一个来食堂,等其他同学都走了才悄悄过来。而且他从来不在食堂吃,总是把馒头和咸菜带走,估计是拿回宿舍偷偷吃。

有一次,刘桂芳实在看不下去了,主动问他:"孩子,怎么不买点热菜?只吃馒头怎么行?"

小杰不好意思地挠挠头:"阿姨,我不饿,馒头就够了。"

"不饿?你看你瘦的,一阵风都能吹倒。"刘桂芳心疼地说,"来,阿姨给你盛点菜。"

"不用了,阿姨,我真的不饿。"小杰连忙摆手。

"那这样,你帮阿姨个忙好不好?"刘桂芳灵机一动,"这些菜做多了,卖不完要倒掉,很浪费。你帮忙吃掉,就当帮阿姨的忙。"

小杰看着满盆的菜,咽了咽口水,最终还是点头同意了。

后来刘桂芳了解到,小杰的父母都是农民工,常年在外打工,把他寄养在年迈的爷爷家里。

爷爷身体不好,每个月的养老金只有几百块钱,除了买药,剩下的钱根本不够维持两个人的生活。

小杰从不跟父母要钱,怕给他们增加负担。

就这样,刘桂芳开始有意无意地给这三个孩子多打菜。

有时是"手抖",有时是"菜坏了不能卖",有时是"今天做多了要倒掉"。

她总是能找到各种理由,让孩子们不觉得是在接受施舍。

随着营养状况的改善,三个孩子的精神状态明显好了很多。

小华的脸色不再那么苍白,上课也更有精神了;小雯长胖了一些,不再像以前那么瘦弱;小杰更是明显长高了,整个人看起来有了生气。

看着孩子们的变化,刘桂芳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每天看到他们感激的笑容,她就觉得自己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但是,她的这种做法很快就被其他人注意到了。

02

"刘师傅,最近是不是给某些学生多打菜了?"食堂主任老赵有一天突然找到刘桂芳。

刘桂芳心里一紧,表面却装作平静:"哪有,都是按规定来的。"

"账目对不上啊。"老赵拿出一本账册,严肃地说,"这个月食材消耗比上个月多了将近百分之十,特别是肉菜,明显超标。"

刘桂芳低头不语。她知道瞒不了多久,但只要能让孩子们吃饱,她愿意承担后果。

"你知道这会给食堂带来多大损失吗?"老赵继续说,"一个月多消耗这么多食材,一年下来就是几万块钱!这个责任谁来负?"

"我...我会注意的。"刘桂芳小声说。

"注意?"老赵声音提高了,"我听其他师傅说,你经常给个别学生多打菜,这是事实吗?"

刘桂芳沉默不语。

"刘师傅,我知道你是好心,但是规定就是规定。食堂不是慈善机构,我们也要考虑成本。"

老赵语重心长地说,"而且这样做对其他学生公平吗?"

"那几个孩子真的很困难......"刘桂芳终于开口。

"困难是他们家庭的问题,不是食堂的问题。"

老赵毫不留情,"如果每个人都这样想,那食堂还怎么运营?"

"可是......"

"没有可是!"老赵打断她,"以后严格按规定执行,不允许再出现这种情况。如果再被我发现,那就不是口头警告这么简单了。"

说完,老赵转身离开,留下刘桂芳一个人在那里发呆。

但老赵的警告并没有让刘桂芳收敛。看着小华、小雯、小杰三个孩子因为营养改善而变得精神的样子,她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做法。她想,大不了自己小心一点,别让人发现就是了。

可是,纸包不住火。

事情的转机发生在一个周三的中午。

那天食堂里人特别多,学生们排着长队等着打菜。刘桂芳正忙着给每个学生打菜,没注意到队伍中有几个学生在窃窃私语。

"你看,那个小华又来了。"一个女学生小声说。

"他每次都能拿到很多菜,不公平。"另一个学生附和。

"就是,我们花同样的钱,为什么他能吃得比我们多?"

"肯定是给了食堂阿姨什么好处。"

这些议论声虽然不大,但在安静的队伍中还是很明显。排在前面的学生们开始回头张望,想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当轮到小华打菜时,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

"阿姨,我要一份白菜豆腐。"小华小声说,显然也感受到了周围异样的目光。

刘桂芳像往常一样,给他打了满满一勺菜,还加了几块肉。但这次,她的动作被所有人看在眼里。

"看到了吧!她确实给他多打了!"一个学生大声喊道。

"太不公平了!我们也要多打菜!"

"凭什么他就能特殊待遇?"

学生们的议论声越来越大,整个食堂都开始躁动起来。

"阿姨,别这样了......"小华红着脸小声说,"同学们都在看......"

"没事,你吃你的。"刘桂芳轻声安慰,但心里已经预感到风暴将要来临。

果然,排在后面的学生小李突然站出来,大声抱怨:"为什么有些同学能打那么多菜,我们就不行?这不公平!"

"就是,我看见了,那个小华每次都比我们多好多菜!"另一个学生附和。

"还有小雯,明明买的素菜,却总有肉!"

"食堂阿姨偏心!"

学生们的议论声越来越大,场面开始失控。小华、小雯、小杰三个孩子站在那里,脸红得像煮熟的虾,不知道该怎么办。

"大家安静!"刘桂芳试图控制局面,"都好好排队!"

但学生们的情绪已经被点燃,根本听不进去。

"我们也要多打菜!"

"不能区别对待!"

"这不公平!"

"要么大家都多打,要么大家都一样!"

混乱中,有学生掏出手机开始录像,有的甚至直接打电话给家长。

"妈,食堂阿姨给别的同学多打菜,就是不给我多打,太不公平了!"

"爸,我们学校食堂有问题,你快来看看!"

不到半个小时,就有家长开始往学校打电话投诉。

"凭什么我家孩子花同样的钱却吃得少?这个食堂阿姨是不是收了什么好处?"

"对啊,这明显是区别对待!我们要求学校给个说法!"

"这种不公平的现象必须严肃处理!"

"我要举报这个食堂阿姨!"

电话一个接一个,校长陈志华的办公室响个不停。

他本来正在准备迎接上级检查的材料,被这些投诉电话搞得焦头烂额。

"到底怎么回事?"陈志华黑着脸问秘书小张。

"据反映,食堂的刘桂芳师傅给某些学生多打菜,引起其他家长强烈不满。"

秘书小心翼翼地汇报,"现在已经有十几个家长打电话投诉了。"

"胡闹!这是严重的违规行为!"陈志华拍桌而起,"影响有多大?"

"很大。学生们在网上传播这件事,已经有好几百人转发了。"

秘书说,"而且有家长威胁要到教育局举报。"

陈志华的脸色更难看了。马上就要接受上级检查,这个时候出现这种事情,简直是雪上加霜。

"马上去调查!一定要查清楚!"他厉声命令。

与此同时,食堂里的气氛也变得极其微妙。同事们开始对刘桂芳指指点点,私下里议论纷纷。

"桂芳,你看看,现在闹成什么样了?"同事小王私下找到她,"你这样做会连累我们所有人的。"

"就是,万一校长追究起来,我们都跟着倒霉。"

另一个同事老刘也不满地说,"现在好了,整个食堂的名声都受影响了。"

"我知道你心好,但规矩就是规矩,你这样做让我们很为难。"连平时关系不错的老张也开始疏远她。

"现在家长们都在闹,说我们食堂管理混乱。"

小王继续抱怨,"主任已经很生气了,说要是处理不好,我们都要承担责任。"

"你说你图什么?那几个孩子又不是你的亲戚,你为他们把自己的工作都搭进去,值得吗?"老刘摇头叹息。

只有年轻的小李还支持她:"刘姐,我觉得你做得对。那几个孩子确实困难,多给点菜怎么了?做人要有同情心啊。"

"你懂什么?"

其他同事纷纷反对,"这会出大事的!现在不是同情心的问题,是原则问题!"

"就是,我们是来工作的,不是来做慈善的。"

"桂芳,你还是赶紧想办法补救吧,不然真的要完蛋了。"

食堂内部的分化让刘桂芳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独。

平时和睦的同事关系瞬间变得紧张,大家看她的眼神都变了。

有同情的,有责备的,有幸灾乐祸的,但更多的是疏远和冷漠。

午饭时间结束后,小华、小雯、小杰三个孩子悄悄找到刘桂芳。

"阿姨,都是因为我们......"小华自责地说,眼中满含泪水。

"孩子们,不怪你们。"刘桂芳强忍着眼泪,"是阿姨考虑不周。"

"阿姨,要不我们以后不来了......"小雯哭着说。

"胡说什么?你们还要上学呢。"刘桂芳心疼地说,"别想太多,阿姨会处理好的。"

"可是现在同学们都在议论......"小杰担忧地说。

"没事的,风头过了就好了。"刘桂芳安慰他们,但心里其实很清楚,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

下午,老赵又找到了刘桂芳,这次他的脸色比上午更难看。

"刘师傅,现在好了,全校都知道了。"老赵语气严厉,"校长已经亲自过问这件事了。"

"主任......"

"别说了!"老赵打断她,"你知道现在有多少家长在投诉吗?你知道这件事对学校声誉造成了多大影响吗?"

"我只是......"

"你只是什么?你只是违反了食堂管理规定,影响了学校正常秩序!"

老赵愤怒地说,"马上就要接受上级检查了,你在这个节骨眼上给我弄出这种事情!"

刘桂芳低着头,不敢反驳。

"现在校长要亲自调查这件事,你自己看着办吧。"老赵冷冷地说完,转身离开。

03

暴风雨终于来了。

第二天上午,陈志华亲自带着几个中层干部来到食堂"微服私访"。

他们装作正常就餐的家长,实际上是在暗中观察刘桂芳的打菜过程。

陈志华是个做事谨慎的人,他要亲眼看到证据,才能做出处理决定。

昨天晚上他几乎一夜没睡,一直在想这件事该怎么处理。

一方面是家长们的强烈不满和上级检查的压力,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到事情的复杂性。

但当他亲眼看到刘桂芳的行为后,心中的天平彻底倾斜了。

刘桂芳并不知道校长就在队伍中,还是按照平时的习惯给小华多打了菜。而且由于前一天的风波,她今天格外小心,多打的菜比平时还要多,想让孩子多补充点营养。

"够了!我看够了!"陈志华突然从队伍中站出来,声音在食堂里炸响,"刘桂芳!"

所有人都停止了动作,诧异地看着突然现身的校长。小华手里的饭盒差点掉在地上,其他学生也都瞪大了眼睛。

"你跟我到办公室来!立刻!"陈志华的脸色铁青,"其他人继续用餐!"

"校长......"刘桂芳还想解释。

"现在!立刻!马上!"陈志华毫不留情,转身就往外走。

跟着一起来的几个中层干部对视了一眼,都看出了校长的愤怒。教务主任小声对身边的人说:"这下完蛋了,校长亲自抓现行,这个刘师傅算是完了。"

办公室里,面对面的对峙终于爆发了。

陈志华坐在办公桌后面,脸色阴沉如水。刘桂芳站在办公桌前,双手无措地绞着围裙。

"坐下。"陈志华冷冷地说。

刘桂芳小心翼翼地坐下,不敢抬头看校长的脸。

"说吧,这种事情你做了多长时间了?"陈志华开门见山。

"校长,我......"

"别撒谎!我都亲眼看到了!"陈志华拍桌而起,"你知道你违反了什么规定吗?"

刘桂芳被吓得浑身一颤:"校长,我只是想帮助那几个困难的孩子......"

"帮助?"陈志华冷笑,"你知道现在有多少家长投诉吗?你知道这件事对学校声誉造成了多大影响吗?"

"可是那些孩子真的很可怜,他们经常饿肚子......"刘桂芳的声音越来越小。

"可怜?"陈志华的声音越来越高,"那是他们家庭的问题!学校有学校的规定,你一个食堂工作人员,有什么权利破坏公平?"

"我没有破坏公平,我只是......"

"你只是什么?"陈志华打断她,"你只是把其他学生的权益给践踏了!你知道其他家长怎么说你的吗?说你是不是收了好处!说我们学校管理混乱!"

听到这话,刘桂芳的眼泪瞬间涌出来:"校长,我发誓,我没有收任何人的好处!我就是看那些孩子可怜......"

"可怜不是你违规的理由!"陈志华毫不动摇,"规矩就是规矩!如果每个人都像你这样想,那学校还要不要管理?"

"校长,我知道错了......"刘桂芳哭着说,"但那几个孩子真的需要帮助......"

"需要帮助有正当途径!可以申请贫困补助,可以寻求社会帮助,但不能由你私自决定!"

陈志华严厉地说,"你这样做,让其他学生怎么想?让其他家长怎么想?"

"我......"

"你什么都别说了!"

陈志华挥手制止,"事情已经闹得满城风雨,马上就要接受上级检查,你给我弄出这种事情!"

陈志华起身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显然非常愤怒。

"校长,请您给我一次机会......"刘桂芳哀求道。

"机会?你已经没有机会了!"

陈志华停下脚步,严厉地说,"从今天开始,你被罚款两千元,并且必须写深刻检查!如果再有下次,直接开除!"

"两千?"刘桂芳彻底崩溃了,"校长,我一个月才三千块工资,上有老下有小,两千块钱对我来说......"

"那你应该早想到后果!"

陈志华毫不同情,"违反规定就要承担后果!这是你自找的!"

"校长,求求您......"

刘桂芳跪了下来,"我可以保证以后再也不会了,但这两千块钱......"

"别跪!站起来!"

陈志华厉声喝道,"哭哭啼啼的像什么样子!处罚决定已经下达,没有商量的余地!"

就在这时,办公室门口传来急促的敲门声。

"进来!"陈志华不耐烦地喊。

门开了,小华、小雯、小杰三个孩子冒雨跑了过来,头发和衣服都被淋湿了。他们显然是从教室直接跑过来的,连伞都没有带。

"校长,求求您别罚刘阿姨!"小华第一个开口,声音哽咽,"这都是我们的错!"

"是我们拜托阿姨多给我们打菜的!"小雯哭着说,眼泪和雨水混在一起。

"刘阿姨是好人,她没有做错什么!"小杰握着拳头,眼中满是愤慨。

看到三个孩子淋成落汤鸡的样子,刘桂芳心都碎了。

"你们给我出去!"

陈志华厉声呵斥,"这里不是你们该来的地方!"

"校长,您听我们说!"

小华鼓起勇气,声音颤抖但很坚定,"您不知道我们的情况!我爸爸去世了,妈妈一个人带着我和妹妹,每天只能给我很少的生活费。如果没有刘阿姨,我经常要饿肚子!"

"我家也是!"小雯抹着眼泪,声音哽咽,"我爸爸生病了,需要很多钱治病,妈妈要照顾他,还要供我上学。刘阿姨给我们多打菜,是因为她看我们可怜!"

"刘阿姨是世界上最好的人!"小杰大声说,眼中闪着泪光,"她从来没有向我们要过一分钱!她就像我们的妈妈一样!"

陈志华听着三个孩子的话,心中闪过一丝触动。他也是当父亲的人,看到这几个孩子哭得如此伤心,心里也不好受。

但理智很快占了上风。他不能因为一时的感情用事而破坏学校的管理秩序。

"你们的情况我很同情,"陈志华努力控制着语气,"但是规定就是规定!学校不能因为个别情况就破坏整体的公平性!"

"什么公平性?"小华突然激动起来,"那些家里有钱的同学,每天吃香的喝辣的,我们连肚子都填不饱,这公平吗?"

"就是!"小雯也愤怒地说,"我们没有要求特殊照顾,只是想吃饱肚子而已!"

"够了!"陈志华厉声制止,"你们现在的态度很有问题!立刻给我出去!"

"校长!"门外又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是班主任王老师赶来了。她气喘吁吁地跑进办公室。

"王老师,你来得正好,"陈志华命令道,"把这几个学生带回去!他们在这里胡闹!"

王老师看了看哭成一团的师生,心中五味杂陈。作为班主任,她对这几个孩子的情况最了解,也最能体会刘桂芳的善良。

"校长,这几个孩子确实很困难......"王老师试图为学生们说情。

"我知道他们困难!"陈志华打断她,"但困难不是破坏规定的理由!如果每个困难的学生都要特殊照顾,那学校的管理还怎么进行?"

"可是......"

"没有可是!"陈志华断然拒绝,"处罚决定已经下达,罚款两千,立即执行!这件事就到此为止!"

听到这个决定,三个孩子哭得更厉害了。

"不要!"小华跪在地上,声嘶力竭地喊道,"校长,您要罚就罚我们吧!不要罚刘阿姨!"

"对!我们愿意承担所有责任!"小雯和小杰也跪了下来。

看到这一幕,刘桂芳再也忍不住了。她冲过去把三个孩子抱在怀里:"孩子们,快起来,别这样......"

"阿姨,我们不走!"小华坚定地说,"如果校长要罚您,就连我们一起罚!"

"对!我们和刘阿姨一起承担!"小雯和小杰也坚决地说。

陈志华看着这一幕,心中的触动更强烈了。但作为校长,他必须维护学校的权威和制度的严肃性。

"够了!都给我起来!"他厉声喝道,"再不走我就叫保安了!"

04

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校园,甚至传到了校外。

"什么?刘阿姨被罚款两千?"

"太过分了!她只是给困难学生多打点菜而已!"

"校长太冷血了!一点人情味都没有!"

"那几个孩子多可怜啊,刘阿姨做的是好事!"

学生们议论纷纷,大多数人都对处罚结果感到愤怒和不满。很多学生开始在网上发帖,支持刘桂芳,谴责校长的冷漠。

但也有一些学生和家长支持校长的决定:

"该罚!凭什么我们就要吃少的?"

"就是,这种特殊化必须制止!我们也花了钱,为什么要受到不公平待遇?"

"学校应该一视同仁,不能搞特殊!"

"如果每个人都说自己困难,那还有规矩可言吗?"

两种观点在网上激烈交锋,引发了广泛的社会讨论。

食堂里,刘桂芳黯然收拾着自己的东西。同事们的态度更加复杂了,分成了几个派别。

"桂芳,你说你何必呢?"老张摇头叹息,"现在好了,两千块没了不说,工作都难保了。那几个孩子又不是你的亲戚,你图什么?"

"我早就说过这样做会出事的。"小王冷淡地说,"现在食堂的声誉都受影响了,我们所有人都跟着倒霉。"

"就是,本来好好的,现在搞得人心惶惶。"老刘也抱怨道,"主任说了,如果再出现类似事件,我们所有人都要承担责任。"

但也有人为她抱不平:

"我觉得刘姐做得没错。"年轻的小李愤愤不平地说,"那几个孩子确实可怜,多给点菜怎么了?做人要有良心啊。"

"就是,现在这个社会怎么了?做点好事还要被罚款?"另一个年轻的同事小赵也支持她。

"你们不懂。"老员工们摇头,"这不是好事坏事的问题,是规矩问题。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什么狗屁规矩!"小李生气地说,"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那几个孩子要是饿死了,你们的规矩有什么用?"

"你这话说得太过了。"老张皱眉,"我们是来工作的,不是来当救世主的。"

食堂内部的分化让刘桂芳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独。平时和睦的同事关系瞬间变得复杂,大家看她的眼神都变了。

午饭时间,小华、小雯、小杰三个孩子又来到食堂。但这次他们没有像往常一样排队,而是直接走到刘桂芳面前。

"阿姨,都是因为我们......"小华自责地说,眼中满含泪水,"如果我们没有接受您的帮助,就不会有今天这些事了。"

"孩子,别这么说。"刘桂芳强忍着眼泪,"这不是你们的错。"

"可是现在同学们都在议论,说是因为我们才害得您被罚款......"小雯哽咽地说,"我们成了罪人。"

"胡说什么?"刘桂芳心疼地说,"你们没有做错任何事。是阿姨自己的选择。"

"阿姨,那两千块钱,我们想办法帮您凑......"小华坚定地说,"我可以不吃午饭,把省下来的钱给您。"

"我也可以!"小雯和小杰也坚决地说。

"傻孩子们,你们哪有钱?"刘桂芳摇头,眼泪再也忍不住,"你们能好好学习,将来有出息,就是对阿姨最大的安慰了。"

"可是......"

"没有可是,"刘桂芳温柔地说,"听阿姨的话,好好上学。将来你们有出息了,就是对阿姨最好的回报。"

孩子们哭着抱住了刘桂芳。那一刻,所有的委屈和不甘都化作了坚定。她觉得,即使再来一次,她还是会做同样的选择。

周围的学生和同事们看着这一幕,很多人都红了眼眶。即使是那些平时对刘桂芳有意见的人,此刻也被这份真挚的师生情感动了。

"刘阿姨真的是好人。"一个学生小声说。

"是啊,她没有做错什么。"另一个学生附和。

"那几个孩子多懂事啊,都愿意不吃饭来帮阿姨还钱。"

"现在这样的好人不多了。"

但也有不同的声音:

"好人也要守规矩。"

"同情归同情,但规定就是规定。"

"如果每个人都这样想,那学校还怎么管理?"

下午放学后,王老师专门找到刘桂芳。

"刘师傅,这件事我很抱歉。"王老师愧疚地说,"如果我早点想办法帮助那几个孩子,就不会让您陷入这种境地了。"

"王老师,您别这么说。"刘桂芳摇头,"您已经帮了他们很多了。"

"可是我做得还不够。"王老师叹息,"那几个孩子的情况我都了解,他们确实需要帮助。您做的是对的。"

"现在说什么都晚了。"刘桂芳苦笑,"我只希望这件事不要影响孩子们的学习。"

"不会的,孩子们很坚强。"王老师安慰她,"倒是您,两千块钱......"

"咬咬牙总能过去。"刘桂芳强装坚强,"只要孩子们好好的就行。"

晚上,刘桂芳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丈夫老李看到她红肿的眼睛,心疼地问:"怎么了?在学校受委屈了?"

刘桂芳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告诉了丈夫。

"什么?罚款两千?"老李瞪大了眼睛,"那可是大半个月的工资啊!"

"我知道......"刘桂芳低声说。

"你知道你还这么做?"老李越说越激动,"咱家本来就不富裕,女儿还要上大学,儿子马上也要高考了,每个月的开销那么大,你倒好,为了别人家的孩子把自己的工作都搭进去!"

"那几个孩子真的很可怜......"

"可怜?"老李气得直跺脚,"咱们家也不富裕啊!你先管好自己家再去管别人吧!两千块钱,够咱们一家人生活多久了?"

"我......"刘桂芳欲言又止。

"你什么你?"老李愤怒地说,"我辛辛苦苦在工地干活,一天到晚累死累活,就是为了让这个家过得好一点。你倒好,一下子就把两千块钱给赔进去了!"

"对不起......"刘桂芳哽咽地说。

"对不起有什么用?"老李继续数落,"你说你图什么?那几个孩子是你的亲生子女吗?值得你这样付出?"

"我就是看他们可怜......"

"可怜的人多了去了,你管得过来吗?"

老李摇头,"算了,事情都已经这样了。以后你给我老实点,别再惹事了!家里还要过日子呢!"

说完,老李愤愤地摔门而出,留下刘桂芳一个人在房间里默默流泪。

儿子从房间里走出来,看到妈妈在哭,心疼地说:"妈,您别难过。我觉得您做得对。"

"儿子......"刘桂芳抱住儿子。

"虽然我们家也不富裕,但总比那几个同学好一些。"

儿子懂事地说,"您帮助他们是应该的。那两千块钱,我以后努力学习,考上好大学,多赚钱补偿您。"

听到儿子的话,刘桂芳哭得更厉害了。她不后悔帮助那些孩子,但面对家人的不理解,她的心还是很痛。

05

第二天,刘桂芳硬着头皮去上班。

校园里的气氛很诡异,有些老师和学生看她的眼神充满同情和支持,但更多的是复杂和疏远。

"刘师傅。"

秘书小张在食堂门口等着她,神情严肃,"校长找你。"

刘桂芳的心一沉,难道还要加重处罚?

校长陈志华快步走进来,脸色阴沉得如乌云压顶,身后跟着几个不认识的人。

这几个人穿着正式的深色西装,神情严肃,一看就知道来头不小,气场强大得让整个食堂的空气都凝重起来。

"刘桂芳,你过来一下。"陈志华的声音听起来有些紧张,与昨天的强硬和愤怒判若两人。

他的语调中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不安。

刘桂芳心中一紧,以为是要加重处罚,难道连工作都要丢了?

她缓缓走向校长,发现陈志华的额头上竟然渗出了细密的汗珠,双手也在微微颤抖,完全没有了昨天那种威严的样子。

"校长,还有什么事吗?"刘桂芳强忍着心中的恐惧,声音有些颤抖。

陈志华看了看身后的几个神秘来客,那几个人对他意味深长地点点头,示意他继续。

陈志华张张嘴,似乎想说什么,但又欲言又止,显然内心在激烈斗争。

就在这紧张得让人窒息的气氛中,陈志华的手机突然响了。

那清脆的铃声在寂静的食堂里格外刺耳,所有人都下意识地看向他。

来源:城市套路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