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增强学生安全意识,提升应对突发意外伤害的自救互救能力,学校开展了一场以“安全‘童’行,守护生命”为主题的情景式安全演练活动,全校师生共同参与。
“先呼救!再求助!简单操作!等大人!” 9月30日西安市未央区百花小学的操场响起一阵阵清脆而坚定的口号声。
为增强学生安全意识,提升应对突发意外伤害的自救互救能力,学校开展了一场以“安全‘童’行,守护生命”为主题的情景式安全演练活动,全校师生共同参与。
与传统的讲座或疏散演练不同,本次活动创新采用了“情景剧+专业讲解”的模式,将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危险场景“搬”到了学生面前。活动伊始,保健医闫老师用亲切的语言调动起全体同学的热情,大家齐声喊出安全口诀,为演练拉开了序幕。
情景一:
午餐异物卡喉,海姆立克化险为夷
第一个情景模拟是午托用餐时的突发状况。一名同学因说笑不慎被食物卡住喉咙,表情痛苦。
身旁的同学迅速识别险情,并按照演练流程,果断大声呼救、寻求老师帮助。关键时刻,保健医迅速赶到,一边清晰讲解,一边熟练演示了挽救生命的“海姆立克急救法”。
通过“剪刀、石头、布”这一口诀,同学们直观地学习了在黄金救援时间内应对气道异物的正确方法。
保健医还特别提醒大家,进食时切忌打闹,遇险要第一时间向大人求救。
情景二:
课间脚踝扭伤,踩踏自救与急救双管齐下
第二个情景转向大课间下楼时:一名同学模拟不慎扭伤脚踝倒地。
闫老师借此机会,重点讲解了如何防止踩踏事件的发生。她教同学们:发现前方有人摔倒时,应立刻伸直胳膊,推开手掌,向后示意,并大喊“停止下楼、停止下楼”的警示方法。
接下来,通过示范讲解遭遇拥挤时的标准自救姿势:侧卧蜷缩、双手护头、膝部贴紧,为胸部保留呼吸空间。这一实用技能让同学们收获满满。
随后,保健医为患者抬高伤肢,用冰袋“进行冰敷,并科普了扭伤后“不揉搓、不热敷”的科学处理原则。
演练结束后,杨文主任对活动进行了总结,再次强化了安全口诀。同学们回答声音洪亮,自信满满地展现了他们收获的知识。
本次活动不仅是一堂生动有趣的安全教育课,更是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一颗“知危险、会避险”的种子。它也是一座桥梁,连接了“知道”与“做到”,让孩子们在面对突发情况时,能从本能的惊慌转变为理性的应对。
该校通过这种寓教于乐、实操性强的演练,切实将“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理念落到实处。未来,该校将持续守护花朵健康,为孩子们构筑起一道坚实有力的安全屏障!
来源:阳光报阳光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