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三句话精准说透赚钱的本质——赚钱从来不是“碰运气”或“玩套路”,而是“先看清价值往哪流,再把价值做出来”:价值流向判断准了,你就知道“该为谁创造价值”;价值创造够实在了,金钱自然会跟着价值跑,创造的价值越大,能拿到的回报就越厚。
三句话精准说透赚钱的本质——赚钱从来不是“碰运气”或“玩套路”,而是“先看清价值往哪流,再把价值做出来”:价值流向判断准了,你就知道“该为谁创造价值”;价值创造够实在了,金钱自然会跟着价值跑,创造的价值越大,能拿到的回报就越厚。
1. 价值流向判断力:找对“谁需要价值”,比盲目创造更重要
“价值流向判断力”不是“猜趋势”,而是能精准锁定“有需求、愿付费、能复购”的人群,知道他们的“核心痛点”在哪——找错了流向,再努力创造的价值也是“自嗨”;找对了流向,哪怕做小事也能赚大钱。
有人看别人做直播赚钱,也跟风开播,但没判断“价值流向”——不知道观众需要“干货”还是“情绪价值”,最后播了3个月没粉丝;
但有人判断出“职场新人需要‘快速写PPT’的干货”,专门做“10分钟教你搞定汇报PPT”的短视频,每节课卖99元,半年卖了5万份——他精准判断到“职场新人的痛点是‘不会做PPT拖效率’,愿意为‘省时省力’付费”,这就是“价值流向判断准了”。
做生意的,有人开水果店,只知道“卖水果”,没判断“周边人群的价值需求”——周边都是宝妈,却没提供“切好的果盒、宝宝能吃的无添加水果”,最后生意差;但有人判断出“宝妈需要‘方便、健康’”,专门做“宝宝辅食果泥、即食果盒”,客单价翻了2倍,复购率达60%——这就是“找对了价值流向,创造的价值才有人买单”。
2. 金钱的本质是价值创造:不是“做了事就赚钱”,是“解决了问题才赚钱”
很多人误以为“努力干活就能赚钱”,却忽略了“干活”和“创造价值”的区别——“干活”可能只是“按流程完成任务”,但“创造价值”是“解决了别人解决不了的问题”,问题越难、影响的人越多,创造的价值就越大,获利自然越多。
打工的,同样是做客服,有人只“按话术回复问题”,客户问“产品坏了怎么办”,就说“找售后”,这只是“干活”,月薪5000;
但有人会主动记录“客户高频投诉的问题”,整理成“常见问题+解决方案”手册,还反馈给产品部“某环节容易出故障”,帮公司减少了30%的售后成本——他创造了“降本+提效”的价值,老板自然愿意给他涨薪到8000,甚至提拔做售后主管。
那创业的,普通的餐饮老板,只“做好吃的饭菜”,这是“基础价值”,只能赚“辛苦钱”;
但有人发现“上班族没时间吃健康午餐”,不仅做“低卡、营养搭配的盒饭”,还提供“提前预订、准时送到工位”的服务,解决了“上班族的健康+时间痛点”——他创造的价值更大,客单价比普通盒饭高50%,还开了5家分店,年赚百万。
3. 价值越大,获利越大:不是“赚差价”,是“做‘价值放大器’”
“创造大价值”不是“做惊天动地的事”,而是让你的价值“覆盖更多人”或“解决更核心的问题”——覆盖的人越多、问题越核心,你的价值就越不可替代,能拿到的回报就越丰厚。
一个设计师,帮一家小公司做logo,收5000元,这是“小价值”;
但如果他能帮连锁品牌做“全套视觉体系”,从logo、包装到门店设计,还能帮品牌通过视觉提升“辨识度”,让门店客流量涨20%——他创造的价值覆盖了品牌的“所有门店”,解决了“品牌辨识度低”的核心问题,自然能收5万元,甚至更高。
再说说知识付费:
有人教“怎么写文案”,只讲“技巧”,收99元,这是“基础价值”;
但有人教“怎么用文案帮电商店铺提升转化率”,不仅讲技巧,还带学员“实操优化店铺文案”,帮学员的店铺销量涨30%——他的价值直接和“学员的赚钱能力”挂钩,解决了“学员想靠文案赚钱”的核心需求,自然能收999元,还能吸引学员复购高阶课。
赚钱能力的核心就是“两步走”:先靠“价值流向判断力”找对“发力点”,知道该为谁、解决什么问题;再靠“价值创造”把问题解决好,让更多人受益。这两步走对了,不用刻意“追钱”,钱会主动跟着你创造的价值走——毕竟,没人会拒绝“能帮自己解决问题、带来好处”的价值,而愿意为这种价值付费,就是金钱流动的本质。
来源:极度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