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日前,第十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举办。来自中国、沙特阿拉伯、蒙古国、巴西等国家和地区的260余名代表共同探讨荒漠化防治议题,深入库布其沙漠腹地实地考察沙漠北缘锁边林带建设、光伏治沙、以路治沙、小流域综合治理等创新模式。
秋日里的库布其沙漠,深蓝色的太阳能光伏板一眼望不到头。昔日黄沙漫天的不毛之地,如今绿意盎然、生机勃勃。
日前,第十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举办。来自中国、沙特阿拉伯、蒙古国、巴西等国家和地区的260余名代表共同探讨荒漠化防治议题,深入库布其沙漠腹地实地考察沙漠北缘锁边林带建设、光伏治沙、以路治沙、小流域综合治理等创新模式。
在达拉特旗光伏治沙基地,“板上发电、板下治沙、板间种草”的立体发展模式让嘉宾们赞叹不已。来自乌兹别克斯坦的穆拉特巴伊·加尼耶夫蹲在光伏板下,仔细观察板缝斑驳光影中长势旺盛的柠条等沙生植物,眼中满是惊喜:“乌兹别克斯坦的降水量与这里接近,也有很多沙化土地。看到这里治理得如此好,我想把你们的技术和设备运用到我们的荒漠化治理中。”
在达拉特旗巴音嘎查至蒲圪卜村的公路旁,无人机、散草铺设机、自行式履带沙障一体化铺设机等设备一字排开。随着科技发展,机械铺设草方格的效率大幅提升,沙漠植被成活率显著提高。“在巴西东北部地区,荒漠化在不断蔓延。我希望借此机会深入了解中国在防治荒漠化方面的专业经验与创新举措,并探讨巴中两国在该领域开展合作的可能性。”巴西驻华大使馆二等秘书卢恺说。
据介绍,鄂尔多斯市在“光伏长城”治沙带建成光伏装机规模超1000万千瓦,实现光伏治沙约80万亩。待在建、已批复光伏项目全部建成,可实现防沙治沙面积超200万亩。“中国在实现土地退化零增长方面付出了巨大努力,将防沙治沙工程发展为生态工程、发展工程、惠民工程,取得了令人印象深刻的成就。”巴西阿巴气候解决方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贝阿特丽斯·阿泽维多·德·阿劳若说。
自2007年首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举办以来,中国治沙经验逐渐被世界认可,并在各国成功实践:在蒙古国,中国专家参与“十亿棵树计划”,帮助当地建设生态保护与修复示范区,推广草方格治沙技术和耐旱植物种植技术;在沙特阿拉伯,中国光伏治沙模式成功落地,既有效缓解当地荒漠化问题,也为其能源转型提供新思路……联合国助理秘书长、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副执行主任伊丽莎白·穆雷玛表示,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成为荒漠化治理领域国际合作、知识交流与创新的重要平台,中国向世界展示了退化土地如何实现恢复与转型。
联合国粮农组织土地与水资源司副司长诺拉·贝拉穆尼认为,中国的荒漠化防治成为全球典范,中国“三北”工程是《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的有力实践,为全球荒漠化治理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
《 人民日报 》( 2025年10月09日 03 版)
本报记者 吴 勇
来源:金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