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凤县医院MDT团队微创手术让花季少女告别“巨腹”病痛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08 15:22 1

摘要:阳光讯(记者 韩建军 通讯员 王丹 闵雅璇 文/图) 21岁的花季少女小林(化名)曾因腹部如怀胎数月般膨隆而自卑烦恼,四处求医均被告知需开腹手术。近日,在丹凤县医院,一支由“组团式”帮扶专家领衔的多学科(MDT)团队,通过几个微小的“钥匙孔”,成功为她摘除了直

阳光讯(记者 韩建军 通讯员 王丹 闵雅璇 文/图) 21岁的花季少女小林(化名)曾因腹部如怀胎数月般膨隆而自卑烦恼,四处求医均被告知需开腹手术。近日,在丹凤县医院,一支由“组团式”帮扶专家领衔的多学科(MDT)团队,通过几个微小的“钥匙孔”,成功为她摘除了直径超20厘米的腹腔巨大囊肿,让她重拾健康与自信。

“我再也不用挺着这个‘大肚子’出门了,真的太感谢医生了!”9月25日,康复出院的小林脸上洋溢着久违的笑容。不久前,她因腹部异常隆隆来到丹凤县医院普外科就诊。影像检查显示,其腹腔内有一个巨大的囊性肿瘤,从上腹剑突一直延伸至盆腔,体积惊人。此前,外院医生建议的传统开腹手术,会在她腹部留下一道近30厘米的长疤痕,这让爱美的她难以接受。

“患者有强烈的微创治疗意愿,我们就必须想方设法满足她的需求。”面对这一高难度挑战,医院普外科主任王超与“组团式”帮扶专家、南京市第一医院普外科副主任医师施雪松教授迅速决定,启动多学科协作(MDT)机制。普外科、妇产科、手术麻醉科专家联合会诊,对手术方案进行了反复推演与论证。

“囊肿巨大,操作空间狭小,来源不明,稍有不慎就可能损伤周围脏器或导致囊液播散。”施雪松教授介绍,尽管风险高、难度大,但为了患者的未来,团队决定迎难而上,选择腹腔镜微创手术。

9月17日,一场精妙绝伦的“腹腔内拆弹”手术拉开帷幕。在麻醉科与手术室的精密保障下,施雪松主任与王超主任携手,在妇产科主任刘晓碧的台下指导中,凭借娴熟的腹腔镜技术,在高清屏幕引导下,小心翼翼地分离、剥离巨大的囊肿。随着约4500毫升的囊液被缓缓吸出,这个“庞然大物”被完整取出,术中出血极少。

此次手术的成功,不仅是丹凤县医院微创技术的一次重大突破,更是“组团式”帮扶工作从“输血”到“造血”的生动实践。通过专家的“传、帮、带”,丹凤县医院普外科团队已能独立开展多项高难度微创手术,MDT协作模式也日趋成熟,为县域内疑难重症患者带来了“家门口”的高水平医疗服务。未来,医院将继续深化技术协作,为守护群众健康贡献更大力量。

来源:阳光报阳光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