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辞赋】文/任天义:寒露赋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08 05:52 1

摘要:时维季秋,节届寒露。斗指戊而星移,律中无射而气改。白露凝霜,褪尽炎夏之余暑;清风送爽,催浓深秋之清愁。观天地之玄黄,见草木之摇落;感寒威之渐逼,叹岁月之流驰。故作斯赋,以状寒露之景,以抒时序之情。

【中华辞赋】文/任天义:寒露赋

小序

时维季秋,节届寒露。斗指戊而星移,律中无射而气改。白露凝霜,褪尽炎夏之余暑;清风送爽,催浓深秋之清愁。观天地之玄黄,见草木之摇落;感寒威之渐逼,叹岁月之流驰。故作斯赋,以状寒露之景,以抒时序之情。

一、天候篇:露凝霜浅,气肃秋深

当夫寒露之至也,白日稍缩,逐流云而西匿;清宵渐长,随寒星而东悬。朝曦初露,草叶垂珠,凝白霜而似碎玉;暮色四合,林风透骨,挟清寒而袭衣绵。南园尚余秋暖,桂蕊残香绕曲径;北地已承冬信,疏林瘦影覆轻烟。

观夫穹苍之变:雁阵横空,划秋云而作字,是为“鸿雁来宾”;雀影匿迹,入寒水而化蛤,故云“雀入大水”。菊英绽蕊,沐霜华而愈艳,乃应“菊始黄华”之候;梧叶飘阶,辞高枝而旋落,暗合“草木黄落”之天。风过疏桐,声传远巷,不似春温之软语;露濡衰草,色染荒原,渐显冬寒之先机。

二、农事篇:农时不违,稼穑惟勤

若夫寒露之时,农家最惜寸阴。晚稻扬花,值抽穗灌浆之期,恐遇“寒露风”而空瘪;田翁引水,设熏烟防寒之策,欲护嘉禾而实仓廪。

北地则垦壤播麦,趁土未冻而埋籽,待来春而抽苗;南乡则收薯晒粱,驱晨露而登场,映秋阳而堆廪。果农剪枝涂白,防霜雪之侵枝干;茶人摘叶焙香,收秋露之润新芽。陇亩之间,人影错杂,皆为岁稔而奔走;晨昏之际,炊烟缭绕,尽是农忙之气息。此乃“不违农时”之古训,实乃民生之本也。

三、人文篇:雅俗相契,情寄秋光

至若人文之趣,寒露亦多雅章。雅士登高,临香山而赏枫,见丹叶如火,叹“霜叶红于二月花”之妙;庶民食俗,啖芝麻而养阴,循《黄帝内经》“秋冬养阴”之旨。

案头置菊,汲清泉而泡茶,品秋香之清冽;庭前扫叶,堆金英而簪鬓,衬霜天之明净。骚人援笔,赋“菊花开尽秋光老”之句;稚子扑蝶,逐残蛱而戏露,忘寒威之渐逼。或有老者对弈,于暖阳之下论棋,不觉日影西斜;或有渔翁垂钓,于寒江之上投竿,静观霜露沾蓑。此等雅俗之景,皆为寒露添韵也。

四、养生篇:顺天应时,护养身心

若夫寒露养生,当循自然之理。《庄子》云“顺应天道”,故此时宜收敛身心,忌耗散津液。晨兴勿早,待日升而驱寒,避清晨之冷峭;夜寐宜温,覆薄衾而护腹,防夜寒之侵体。

饮食则宜甘润,食梨以润肺,啖蜜以润燥;忌生冷之品,防肠胃之疾。运动则宜和缓,练太极以舒筋,行慢步以活血;避剧烈之劳,免汗出而受风。此乃顺时养生之要,非独为病防,实为延年之术也。

尾声

嗟夫!寒露非独寒也,实蕴秋之精粹;时节虽将暮也,犹存岁之温良。观露凝而悟世事之变幻,见菊绽而感生命之坚韧。愿世人皆能顺此时序,怀敬畏之心待自然,抱从容之态对人生。则寒来之际,亦有暖存;秋去之后,犹有余香。是为赋。

乙巳年仲秋 作于乾县顺太街

作者简介

任天义:笔名,碧溪。1956年生,陕西乾县人,大学文化,中华全国新闻文化研究会研究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曾陕西日报特约记者、评报员,咸阳日报.周末刋责任编辑等。2005年9月在盛世中华第六届征文获金奖,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领奖,受到国家领导接见合影留念。2024年6月在全国古树公园征文中获散文三等奖,同年10月在北京第九届“风雅古韵怀”大赛中获大奖。创作获国家北京有关部门和省市奖50多次。

来源:8854690142176碧溪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