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北京时间2025年10月7日,WTT官网更新的排名一出来,国乒球迷直接炸了。
北京时间2025年10月7日,WTT官网更新的排名一出来,国乒球迷直接炸了。
孙颖莎带着11600分稳稳占着女单世界第一,王楚钦靠中国大满贯男单冠军冲至10900分,成了新的男单世界第一。
图片来源于网络
俩人不光实现了球迷盼了好久的“莎头顶峰相见”,还一起挤入了“积分破万俱乐部”。
可谁能想到,8年前刚搭混双时,孙颖莎还是从陪打做起的新人,王楚钦只是东京奥运周期的P卡替补?
图片来源于网络
就连夺冠后那个“石景山”的小插曲,听着逗,细琢磨全是他俩8年没断过的默契——这份默契到底是怎么练出来的?
如果说孙颖莎的霸榜是“稳扎稳打”,那她这160周世界第一,真不是靠运气。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从2017年东京周期当陪打,到现在能把榜首位置坐得这么牢,细节里全是硬功夫。
就拿这次中国大满贯说,虽然女单只拿了亚军,但半决赛对新生代选手时,她关键分的正手衔接成功率飙到了82%,比本赛季平均水平还高5个点。
图片来源于网络
现在女单赛场卷成什么样了?05后选手都开始抢主力位置了,孙颖莎能每周保持近千分的领先,靠的不只是天赋。
去年10月她成首位破万女乒选手时,教练就说过:“莎莎赢了球从不会飘,第二天准会提前一小时到训练场,对着录像一点点抠自己的失误。”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种踏实劲儿,才是她霸榜的真底气。
如果说孙颖莎是“稳”,那王楚钦的破万路,就是一场实打实的“逆袭战”。
东京周期他还只能拿着P卡,坐在场边看队友打奥运;到了巴黎周期,他不光挤成男单主力,还追上樊振东的脚步,成了男乒史上第二位积分破万的选手。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次大满贯夺冠是关键,但早有铺垫——9月澳门冠军赛后,他积分9425分,离万分开差575分。
为了补这个差距,他把训练表改得密密麻麻:混双加练时长比之前多30%,单打专门抠反手拧拉后的衔接细节。
决赛对马龙那局最揪心,第五局8:10落后时,他靠反手得分连追4分,那几个球的时速超150公里,比马龙的回球快了10公里。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种爆发力,不是凭空来的,是每天雷打不动练200组反手专项攒出来的。
最让球迷记挂的,还是混双夺冠后的“石景山”插曲。
记者问“石景山怎么样”,现场人全听成了“孙颖莎怎么样”,孙颖莎抿着嘴瞟王楚钦的那一秒,懂的人都懂——这是他俩8年搭档的本能反应。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从2017年第一次配混双,到拿巴黎奥运金牌,再到这次大满贯夺冠,他俩早有“不用说话的配合”。
训练时孙颖莎接发球偏正手,王楚钦会主动补反手位;暂停时不用教练提醒,孙颖莎先递水,王楚钦先拿战术板。
图片来源于网络
孙颖莎说“默契度很好”,可这默契不是天生的——是输球后一起蹲在训练场复盘到天黑,是加练到深夜一起吃泡面聊战术,是无数次互相纠正动作练出来的。
现在国乒迎来“双万时代”,不只是他俩个人厉害,更藏着国乒的“平衡术”。
图片来源于网络
单打要突出个人能力,混双要讲配合,俩项目很容易冲突。但国乒给他们定的“双线计划”特别实在:上午练单打,下午练混双,晚上一起看对手录像。
这种“不偏科”的模式,说不定能成新生代选手的模板。
图片来源于网络
看着孙颖莎从陪打、王楚钦从P卡,走到现在的双世界第一,球迷感动的不只是成绩,更是他俩“一起长”的样子。
单打时是互相较劲的对手,混双时是背靠背的队友,这种又竞争又扶持的关系,才是体育最打动人的地方。
来源:边边看篮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