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不仅是一个国家,而是伪装成国家的文明”,为什么这么说?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5-17 09:59 2

摘要:最近几年,随着西方国家对于中国的打压愈演愈烈,很多西方人都表现出一种对中国咬牙切齿的态度。

“不要试图灭亡中国!这根本就做不到!”

最近几年,随着西方国家对于中国的打压愈演愈烈,很多西方人都表现出一种对中国咬牙切齿的态度。

美国曾经有个脱口秀节目,一个小孩子在被问及“我们欠了中国人很多钱,该怎么办”这个问题的时候,竟然脱口而出了一句“把他们都杀掉就好了!”

当然,我们愿意相信这个孩子是童言无忌,但从这句话中,我们也毫无疑问能看到西方人对中国“润物无声”的敌视态度。

很明显,从清朝开始,这群西方人就百思不得其解一件事:中国为什么不肯像印度一样任我们宰割?

对此,西方一些有识之士指出:不要小看中国的韧性,中国可不是一个国家,而是一个伪装成国家的“文明”。一个文明,是非常难灭亡的!

毫无疑问,中国是一个以五千年悠久文明为基础,建构出来的政治实体。

换句话说就是,也许可能有一天,中国会发生朝代更迭,但是归根到底也是换皮不换骨,新的朝代仍然继承着前朝的一些特质。

而这样一种特性,放在当今世界,是非常难得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你别看现在世界上有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看着相当热闹,但实际上,很多国家其实都是被人造出来的,他们存在的很多意义往往就是一个莫名其妙的“独立”愿望,以及大国争斗的产物。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乌克兰。

乌克兰论起历史,过去三四百年跟俄罗斯根本就是一家人,当初俄罗斯扩张领土,乌克兰的哥萨克可就是相当好用的打手,这俩基本就是大哥不笑二哥的状态。

虽然乌克兰内部一直都有“独立”的说法,但到底只是一种想分家的态度罢了,不是说乌克兰和俄罗斯根本就是两拨人。

而到了1991年,俄国碰上了困难,再被西方一忽悠,最后就决定分家,把乌克兰给分出来了。

而乌克兰独立之后,一直想着巴结欧美,而欧美的态度也很简单,想加入欧美,你就得坚决反俄。

但乌克兰反俄,在很多人看来完全是个笑话。

你乌克兰现在自己的从国民到总统,往上扒拉几辈,哪个跟俄国没有关系?

反俄,真能反的明白吗?

但谁让当时乌克兰内部已经完全被欧美渗透了呢,所以最后乌克兰闹了颜色革命,坚决要反俄。

结果就是乌克兰内部闹了分裂,很多人都不能接受跟自己的祖宗一刀两断。

而在俄罗斯看来,乌克兰要是加入北约,那北约的导弹可就架在家门口了,必须下场干预。

就这样,俄乌冲突打响,乌克兰一半投俄,一半投欧,从此四分五裂。

而且,欧洲很多国家对乌克兰的态度其实也是很差的。

毕竟像之前所说的,历史上俄国在亚欧耀武扬威的时候,乌克兰可没少参与,国仇家恨,也有乌克兰的一部分,所以人家也真不会把乌克兰当自己人。

所以相比之下,中国就不会出现这种问题。

像乌克兰这种人造国家,建国之初就必须要搞清楚一个“我是谁”的问题,不然根本没法解释当初自己为啥要独立。

中国就简单很多了,中国就是中国,论起祖宗更是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可以追寻。

同时,像这种“人造国家”,如果没想好国族认同的问题,那么一旦被灭,大概率也是要再起不能的。

毕竟这个国家的国民自己对祖国根本没什么忠诚可言,在他们看来,换个国籍就像喝水一样。

当然,没有解决国族认同问题的也不止是乌克兰这样的小国,美国这样的移民大国也差不多。

要知道西班牙语现在已经是美国的第二大语言了,美国内部的白人、黑人、拉美人内部的撕裂也非常厉害。

如果美国分裂,大概率要变成白、黑、拉美三足鼎立,再也拼不回去了。

而相比之下,中国就要稳定很多,历朝历代都在说汉语、写汉字,儒家经典始终是治国核心思想。

即便遭遇西方列强冲击,中华文明也未断裂。

中国就算改朝换代,也不会迷茫了自己“祖宗是谁”的问题。

比如明末大学者顾炎武就提出了 “亡国” 与 “亡天下” 的区别,强调中华文明的存续高于王朝兴衰,即便政权暂时分裂,各政权也以 “恢复中华正统” 为使命。

这境界实在是大的不行,直接跳出了一家一姓之尊荣,把目光放眼到了整个中华民族的谱系脉络。

抗日战争时期,为了抗击日寇,中国举办了祭祀黄帝的大典,让历代先贤们给予我们延续文明的勇气。

所以中国自成一脉,从无断绝,不需要思考“我是谁”的问题。从稳定性来说,称为文明毫无疑问。

当然,一些朋友可能会好奇,解决“我是谁”这个问题的,也不止中国这一个,英国、法国、俄国这样的大国,也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历史和祖宗,为什么没人说英法俄这些国家是文明呢?

原因也很简单,这些国家强虽强,独立虽独立,但是他们影响周边国家什么了吗?

有哪些其他国家的小国自称是这些国家的学生,承认这些国家给他们带来了文明和开化?

很少有吧,反倒是很多周边小国提起英法俄这些大国,都是咬牙切齿,痛斥他们曾经在自己的土地上打生打死,闹得生灵涂炭的罪行。

而相比之下,中国这边就要和平很多了,问问中国周围的其他国家,如日本、朝鲜韩国、越南印尼东南亚等国,哪个敢说自己的文化,没有受到中国的影响?

就从文字方面来说,中国汉字就像一颗种子,撒到了日本、朝鲜、越南这些地方。

以前日本没有自己的文字,直接用汉字记录,后来才慢慢简化出 “假名”,现在日文里还留着一千多个汉字呢。

朝鲜半岛更绝,用了汉字一千多年,直到 1444 年才发明自己的谚文,现在韩语里还有 60% 的词来自汉语。

越南更不用说了,古代史书都是用汉字写的,直到 20 世纪才换成拉丁字母。

除了文字以外,还有中国的儒家思想。

日本德川幕府时期,儒家思想成了武士道的重要部分,武士们讲究 “忠”“义”,其实就是儒家那一套。

韩国更直接,以前考公务员就跟中国科举一样,靠儒家经典选拔人才,现在韩国人过年回家给长辈拜年,还是儒家 “孝” 文化的体现。

越南的皇帝上朝时,穿的衣服、坐的龙椅,都跟中国皇帝学,连治理国家都用儒家那套 “仁政” 理念。

而且别说中国的儒家思想了,就算是印度传来的佛教,也是中国在东亚发扬光大的。

现在日本的寺庙还保留着唐朝的风格。

朝鲜半岛的新罗国,把佛教当成国教,国王还派人到中国学佛法,回来后建了好多漂亮的佛塔。

更有意思的是,日本把佛教和本土的神道结合起来,拜神的时候既念佛经又跳神乐舞,成了日本独有的文化。

而建筑方面,中国的房子就像 “模板”,周边国家都照着盖。

日本奈良的唐招提寺,跟唐朝长安的寺庙一模一样,连屋顶的瓦片都是按中国样式烧的。

韩国首尔的昌德宫,从大门到宫殿,布局跟北京故宫差不多,只是规模小了点,颜色也更朴素。

越南的顺化皇城,连护城河的设计都跟中国的紫禁城一个样,走进去就像穿越到了中国古代。

再说节日。中国的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现在成了亚洲好多国家的 “共同节日”。

泰国曼谷的唐人街,春节时挂满红灯笼,舞龙舞狮比中国还热闹。

韩国人过春节,也跟中国人一样贴春联、吃年糕,只不过他们的年糕是白色的,象征着纯洁。

越南的中秋节,孩子们提着鲤鱼灯在街上跑,吃着豆沙月饼,跟中国南方的习俗差不多。

所以我们可以说,没有中国,整个东亚、东南亚地区的启蒙压根就不存在,指不定他们自己会独立发明什么东西然后打生打死,就像现在的欧洲一样。

直到现在,越南、日本、韩国这些小国翅膀硬了,都想标榜自己是“中华正统”。

比如韩国,动不动说春节、汉字是他们的,日本也是想倒反天罡吞并中国,最后被教训了一顿。

“你爸爸永远是你爸爸”。可以说,这些小国永远都要被压一头,永远都得老老实实承认自己是中国传下来的。

文明即国家,国家即文明。

中国的国家形态始终是中华文明的载体与表现形式,以汉字、儒家、包容、天下观为核心的文明体系是超越具体国家的 “超级共同体”。

这种 “文明 — 国家” 形态,使中国在历史中展现出强大的韧性,扛过了无数次大灾大难,是 “伪装成国家的文明” 这一论断的历史依据。

所以,西方国家想灭一国,可能是能办到的,但是灭一个文明,又谈何容易?

正因如此,中国永远都不会亡。

参考:

展龙 | “国家治理文明”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构 - cssn

英国历史学家:全世界只有中国和外国之分,因为中国是真正的文明_文化_国家_千年

厚植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历史底蕴(学苑论衡)

来源:史海观复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