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龙头之争终局:江波龙赌80亿存货,深科技押注HBM3,谁押对了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05 23:25 1

摘要:2025年存储芯片涨价潮里,有个怪现象戳中了无数投资者:同样贴着"长江存储核心伙伴"标签,深科技的股价两个月稳稳涨了18%,机构持仓占流通盘超43%;江波龙却在25%的区间里剧烈震荡,净利润一度暴跌97%。

前言:股价冰火两重天!同沾长江存储红利,为何有人狂赚18%有人坐过山车?

2025年存储芯片涨价潮里,有个怪现象戳中了无数投资者:同样贴着"长江存储核心伙伴"标签,深科技的股价两个月稳稳涨了18%,机构持仓占流通盘超43%;江波龙却在25%的区间里剧烈震荡,净利润一度暴跌97%。

这绝非偶然。随着长江存储完成股改、产能持续释放,产业链上的"蛋糕"正在重新分配。深科技手握128层3D NAND封测订单,江波龙拿着30%的致态颗粒采购量,看似都站在风口上,但剥开合作面纱会发现,两者的生存逻辑截然不同。这场龙头之争,本质是产业链"深耕者"与"市场捕手"的价值对决,看懂它们的差异,才敢说真正踩准了存储赛道的节奏。

一、产业链卡位战:一个守"制造咽喉",一个抢"市场门户"

存储行业的利润分配从来不是平均主义,深科技和江波龙的差距,从一开始就藏在产业链的位置里。

深科技的底气在制造端的不可替代性。作为国内唯一的高端存储封测龙头,它直接承接长江存储128层及以上3D NAND的封测订单,相当于卡住了芯片从晶圆到成品的"最后一公里"。更关键的是其技术硬实力:合肥基地的5纳米存储封测良品率做到98.5%,比行业平均水平高出3个百分点——这意味着每加工100颗芯片,深科技能多赚3颗的利润,在薄利的封测行业里,这就是生死线。

更具想象空间的是HBM3封装布局。2025年AI服务器需求爆发,高带宽内存成为刚需,而国内能做HBM3封装的企业不超过五家,深科技的生产线已通过客户验证,年底就能正式投产。加上背靠中国电子集团,拿芯片资源有近水楼台的优势,长江存储扩产越猛,它的订单就越稳。

江波龙的优势则在市场端的话语权。作为国内存储模组市占率第一的企业,它不直接造芯片,而是把长江存储的颗粒变成SSD、内存条等终端产品。最亮眼的战绩是杀进阿里云、腾讯云的采购名单,成为国产品牌里的独一份,企业级市场的合作一签就是三五年,客户粘性极强,目前已拿下国内18%的企业级固态硬盘份额。

为了摆脱对进口的依赖,江波龙还自研主控芯片,累计用掉8000万颗,硬生生把模组成本压降18%。这种"自主可控+客户绑定"的模式,让它在巴西等海外市场实现40%的增长,把国产存储的渠道铺到了全球。

二、财务透视:稳赚"辛苦钱"与豪赌"周期钱"的对决

2025年上半年的财报,把两家公司的生存逻辑暴露得淋漓尽致:深科技赚的是确定性的钱,江波龙赌的是周期性的利。

深科技的财报透着"稳"。上半年营收77.4亿元,不算惊艳,但净利率做到7.76%,在封测行业已是头部水平。秘密在于"双轮驱动"的业务结构:存储封测是基本盘,而"计量智能终端"业务毛利率高达38.03%,贡献了四成多利润。这种布局让它穿越周期——即便存储价格波动,副业也能托底,2024年净利润9.3亿,同比增长44.33%的业绩就是证明。

江波龙则是典型的"高波动玩家"。同期营收101.96亿元,比深科技高出一截,二季度增速更是冲到29.51%,但净利润仅1476万元,同比暴跌97%。问题出在80亿元的存货上:一季度芯片价格低谷时,它大举囤货锁定成本,结果二季度涨价后,低价存货还没来得及变现,账面上就出现"营收暴增、利润暴跌"的怪象。

但这把赌局正在迎来转机。7月以来NAND芯片价格又涨了8%,江波龙手里的存货按市价算已增值超10亿元,只要三季度顺利出货,利润就能瞬间反弹。机构预测其三季度扣非净利润能达5个亿,比二季度翻好几倍。这种"囤货套利+需求爆发"的组合,让它的业绩弹性远超深科技。

三、未来暗战:技术壁垒与市场增量的价值博弈

站在2025年存储行业"量价齐升"的节点上,两家公司的天花板差异正在拉大,这才是决定最终胜负的关键。

深科技的上限在技术迭代速度。封测行业已进入成熟期,想实现爆发式增长难度极大。虽然HBM3封装和长江存储的订单能保证稳健增长,但它更像一棵根深叶茂的大树,稳当却难有参天之势。181家机构重仓持股的背后,看重的是它的确定性,而非成长性。

江波龙的天花板则在新市场的突破。它的UFS4.1新产品已通过闪迪认证,一旦打入手机、汽车电子供应链,将打开全新增长空间。更重要的是踩准了AI算力的风口,与长江存储联合开发的AI服务器存储方案,正契合全球算力基建爆发的需求。世界半导体贸易组织预测2025年全球存储市场规模达1890亿美元,江波龙的市场份额每提升1个百分点,都是数十亿的营收增量。

但风险也如影随形。深科技要警惕技术路线迭代——若长江存储转向通富微电的"混合键合"封装技术,其订单优势可能削弱;江波龙则受制于价格周期,一旦芯片涨价不及预期,80亿存货反而会成为负担,业绩变脸的风险远高于深科技。

结语:没有绝对王者,只有适配的逻辑

争论深科技与江波龙谁是"真王者",本身就是个伪命题——它们代表了存储产业链的两种成功范式。

深科技是"安全牌",适合追求稳健收益的投资者。它在封测环节的技术壁垒和资源优势,能充分享受长江存储扩产的红利,就像存储牛市里的"压舱石"。

江波龙是"成长牌",更对激进投资者的胃口。它的存货增值红利和新市场突破潜力,可能带来超额回报,但必须承受周期波动的颠簸。

2025年的存储赛道,长江存储的产能释放是确定的,存储芯片涨价潮也有望延续至2026年。与其纠结谁是王者,不如看清逻辑:想赚"产业钱"选深科技,想赚"周期钱"选江波龙。毕竟在资本市场里,找对适配自己风险偏好的标的,比争论谁更优秀重要得多。

来源:沐南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