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11日至17日是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16日下午,在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协同推进城市节水——再生水发展看西安”为主题的西安市2025年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活动上,与会人员通过实地观摩、成果展示、政策研讨等形式,探寻西安市再生水利用的创新实践与显著成效
5月11日至17日是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16日下午,在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协同推进城市节水——再生水发展看西安”为主题的西安市2025年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活动上,与会人员通过实地观摩、成果展示、政策研讨等形式,探寻西安市再生水利用的创新实践与显著成效。
在再生水利用场景中揭秘“城市第二水源”
西安市作为典型的资源性缺水型城市,人均水资源量不足200立方米。近年来,西安市正通过政策引导、技术创新、市场驱动,构建起覆盖工业、生态、市政等领域的再生水利用体系,为城市发展贡献着越来越重要的力量。
当天下午,与会人员来到西安湖、热电厂及再生水厂,在一个个再生水利用场景中揭秘再生水的循环奇迹。
五月的西安湖畔风光无限,清澈的湖面映衬着岸边的绿意盎然,吸引了不少市民漫步其中,享受惬意时光。“现在的渭河美景如画,谁能想到10多年前,这里曾是一片杂草丛生的废弃砂石坑。”西安市渭河生态管理中心工作人员王宜军说,随着渭河综合治理工程的全面启动,西安湖利用原有地形,聚沙成岛,聚水成湖,形成水域景观。如今,西安湖总面积3000亩,生态水面面积1500亩,这一汪碧波荡漾的湖水都来自于附近草滩污水处理厂净化处理的再生水,成为西安市最大的再生水湖泊。王宜军说,西安湖的建成,极大地改善了渭河城市段滩区生态环境,与渭河城市运动公园、芦苇湿地景观融为一体,构成生态、休闲、观水、看绿的整体功能,也被誉为“化污水为清流,注湖泊而生美景”的水生态修复典范工程。
在工业领域,再生水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观摩第二站,与会人员来到大唐渭河热电厂,见证了再生水在工业领域的规模化应用。“通过积极探索再生水回用新途径,我们把再生水资源替代深井水作为机组设备的冷却用水,同时厂内末端循环排污水送入西安北郊污水处理厂进行再处理,经处理后再次送入我厂回用,再生水使用占比逐年增加,原水取用量逐年降低。”大唐渭河热电厂工作人员说,目前,大唐渭河热电厂再生水年使用量由200万吨上升至350万吨,再生水使用率由40%提升至73%,2018年被省水利厅、省工信厅、省节水办联合授于“省级节水示范企业”荣誉。
观摩最后一站,与会人员在位于第四再生水厂的微缩景观区,通过模型展示了“污水—再生水—回用”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记者在现场看到,经专业处理后的水,清澈透明,除了输送至城市的各个角落,它们还在厂区的绿化灌溉、景观补给等方面发挥着作用。第四再生水厂相关负责人说,西安市的再生水的应用领域已涵盖了工业冷却、河湖生态补水、水系景观营造以及市政杂用等多个方面。目前,西安市再生水管网已构建起“两河两湖四电厂”的供水网络格局。
为城市水资源高效利用提供“西安样本”
观摩活动后,与会人员在一场专题讲座及座谈交流中共话节水型社会建设路径,为资源性缺水城市水资源高效利用提供“西安样本”。
来自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再生水领域专家马军教授,针对城市再生水发展与利用进行了专题讲座。西安水务局、西安水务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了西安市再生水利用相关情况。
西安市水务局副局长王谷石介绍,近年来,西安市立足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立足人民群众生活生产用水需求,将再生水利用作为破解水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自2022年开展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工作以来,全市累计新增再生水管网154.58公里,新增再生水利用量1.7亿立方米,2024年全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36.9%,为生态补水、工业生产和市政杂用提供了稳定的“第二水源”。
节水不是限制用水,而是创造更可持续的水未来。今年以来,受气候条件影响,我省降雨量持续减少,再生水作为城市“第二水源”,急需发挥它应有的作用。西安水务集团副总经理张国荣介绍,作为城市“第二水源”利用发展的践行者,西安水务集团始终践行“节水优先”的战略方针,进一步加大再生水设施建设、用户拓展、宣传推广力度,着力扩大再生水利用领域和规模,奋力谱写节水型城市建设新篇章。
活动最后还为西安市再生水利用先进单位和个人颁发了奖牌和证书,进一步激励大家在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西安实践中贡献水务力量。
文/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南江远 图/受访单位提供
本文来自【西安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