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哪是什么农情暖城,分明是银行冷心!”近日,湖南株洲一起令人痛心的事件,如巨石投入舆论的湖面,激起千层浪。一位重病老人,被家人用轮椅艰难推至中国农业银行株洲田心支行取钱,只为转院治疗,可就在办理手续过程中,老人不幸离世。这一事件,不仅是个人的悲剧,更是对社会
“这哪是什么农情暖城,分明是银行冷心!”近日,湖南株洲一起令人痛心的事件,如巨石投入舆论的湖面,激起千层浪。一位重病老人,被家人用轮椅艰难推至中国农业银行株洲田心支行取钱,只为转院治疗,可就在办理手续过程中,老人不幸离世。这一事件,不仅是个人的悲剧,更是对社会规则与人性关怀的一次深度叩问。
据家属讲述,老人多年来疾病缠身,近期偏瘫摔断腿住院,急需转院治疗。5月14日,女儿带着两人身份证和存单前往银行,想取出5万元定期存款,却被银行工作人员告知必须本人到场办理。即便家属反复说明老人重病无法前来,银行仍坚持要求,甚至未主动提及可提供上门服务。无奈之下,家人只能用轮椅将老人从医院推到银行。从下午4点开始办理手续,一直折腾到5点多下班还未办好,最终老人在银行门口倒下,生命消逝。
事件曝光后,迅速引发全网关注和热议。网友们义愤填膺,纷纷指责银行“规则至上”,在人命关天的紧急时刻,却缺乏基本的变通与人文关怀。大家不禁要问,银行的规定难道就不能在特殊情况下灵活处理吗?当家属已提供医院证明,银行完全可以通过视频认证、上门核实等方式确认情况,可为何却死守规矩,眼睁睁看着悲剧发生?
5月15日,中国农业银行株洲分行迅速回应,称已第一时间成立专项工作组,全力配合公安机关调查,向逝者致以沉痛哀悼,并将配合家属做好善后事宜。同时呼吁公众以官方发布信息为准,避免传播未经核实的信息 。然而,这一回应虽及时,却难以平息公众心中的怒火。毕竟,一条鲜活的生命消逝,岂是简单的调查与善后就能弥补?
回顾过往,类似事件并非个例。银行作为金融服务机构,本应提供便捷、贴心的服务,可在面对特殊群体时,却常常因规则的束缚,让服务变得冰冷生硬。制度的初衷是防范风险、保障安全,但在实际执行中,绝不能以牺牲人性关怀为代价。在这起事件里,银行的工作人员或许只是在按章办事,可在生命垂危的老人面前,这些规则却显得如此残酷无情。
这一事件也让我们反思,社会规则与人性关怀该如何平衡?规则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基石,不可或缺;但人性关怀同样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当规则与生命产生冲突,我们是否应该重新审视规则的合理性,给予生命更多的尊重与保障?
目前,警方已介入调查,株洲市相关部门也表示一切以调查结果为准,稍后会发布情况通报。我们期待真相早日水落石出,银行能深刻反思,完善服务机制,让类似的悲剧不再重演。也希望其他机构能从中吸取教训,在执行规则时,多一些人性温度,少一些机械冷漠。
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吧!你认为银行在这件事中该承担怎样的责任?规则与人性又该如何平衡?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视频、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我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来源: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