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7空战的消息出来之后,不少人第一秒就觉得:巴基斯坦的歼-10CE能在空中击落印度的阵风战斗机,肯定是有预警机在背后帮忙指路,充当“千里眼”。
57空战的消息出来之后,不少人第一秒就觉得:巴基斯坦的歼-10CE能在空中击落印度的阵风战斗机,肯定是有预警机在背后帮忙指路,充当“千里眼”。
毕竟在超视距空战里,预警机几乎是标配,能提前发现目标、统筹信息,引导战机完成全流程攻击,这在很多国家的战术中都是常识。
57空战示意图
可当交战细节被披露后,很多军迷却惊讶的发现:
这次歼-10CE没有得到任何预警机的数据支援,全程靠自己的机载有源相控阵雷达锁定目标,再用霹雳-15导弹送对方去见“空战之神”。
那么,歼10CE单靠自身雷达就击落阵风,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超视距空战的关键在于,谁能在对方没发现你的时候先发现对方。
这通常依赖高功率雷达和配套情报系统,比如预警机提供目标数据,再由战机接收并制导导弹完成击杀。
巴基斯坦预警机
而歼-10CE在这次对阵阵风时,没有靠预警机,就用自己的国产有源相控阵雷达实现了远距探测和锁定。
根据媒体推测,这种雷达的探测距离能覆盖到180公里左右,而且可以使用低截获概率(LPI)模式:工作时发出的电磁信号被压缩和处理,对方的电子战系统很难察觉雷达在锁定它。
阵风的SPECTRA系统一度被吹到天上去,印度宣称它能及时发现攻击信号并干扰,但在这次对抗中,它没有有效阻断锁定,也无法切断火控持续追踪。
锁定之后是武器投射环节,霹雳-15是中国最新一代的远程空空导弹,据传其设计目标之一就是对标美制AIM-120D甚至超越它。
出口版射程公开标145公里,但巴基斯坦方面实战数据表明,这次交战的距离超过160公里——在没有外部平台引导的情况下能做到这一点,说明整合度相当高。
导弹的“吊射”弹道,让它先爬升到高空,利用稀薄空气减少阻力,再高速滑翔俯冲向目标,这种路径不仅延长续航,还让来袭方向更加刁钻。
阵风飞行员收到导弹临近警报时,导弹可能已进入不可逆转的杀伤圈。
在这个杀伤圈内,战机的躲闪空间太小,机动来不及,干扰信号已失效,唯一的选择就是弹射逃生。
可以说,歼-10CE依靠自己的机载雷达完成了从发现到锁定再到击杀的全链条。
而这,也自然引出了下一个问题——这种技术能耐从哪里来的?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这就是雷达牛、导弹强而已,但事实是,这背后是中国军工完整体系的体现。
雷达、火控、导弹这些都是链条上的环节,它们必须高度匹配、接口统一,才能在复杂战场环境下可靠运行,这种能力绝不是买几件先进零件就能拼出来的。
中国经过几十年的技术积累,已经形成了完整的航空装备工业体系——从雷达天线的材料,到信号处理芯片,从发动机的叶片到机载武器的数据链,全部可以国内完成,而且标准统一。
这意味着在研发歼-10CE时,设计团队可以同时对雷达、导弹、飞控软件进行联合优化,让出口型的性能保持一致性。
对比印度就更明显,印度空军装备被戏称为“万国牌”——俄制苏-30MKI、法制阵风、美制运输机和监视机、英制直升机,甚至还有本土研制未成型的“光辉”轻型机。
它们的数据链不统一,雷达探测和武器接口各自为政,维护成本和难度高得吓人。
阵风在印度的服役,实际上是硬插进一个不匹配的系统,能发挥的性能受制于整体空军的信息化短板。
而歼-10CE即便在巴基斯坦装备序列里,也能通过中国提供的配套系统与其他平台协同作战,更重要的是,它独立完成杀伤链的能力,意味着我即使单机出战,也不会是“瞎子打枪”。
这种独立性能让买家信心倍增——在预算有限、体系建设尚未完善的国家,这是救命的优势。
印度空军和阵风的第一实战结果,是一记响亮的耳光。
长期以来,阵风在印度被包装成“终极杀器”,号称能对巴基斯坦形成压倒性优势。
结果实战中,反而是阵风在还未反应时就被击落。这直接打破了印度在南亚的空中心理优势。
对于巴基斯坦来说,这毫无疑问是一场意义重大的胜利。
它证明了自己空军具备利用先进武器击败印度的能力,也证明了歼-10CE是巴军对抗阵风、苏-30的有效手段。这会给巴基斯坦在外交、军事谈判中增加底气。
同时,这样的实战案例会迅速在周边国家和国际防务圈传播,孟加拉、斯里兰卡甚至中东一些国家都会重新考虑军购方向。
毕竟,在国际军贸市场,实战案例的影响远大于广告,很多高端战机纸面数据漂亮,但缺乏真实战果。
而歼-10CE这一击为中国军工赢得了信誉度——证明不仅能造先进战机,还能打赢高端空战。
这不仅让中国军工获得经济利益,还为中国外交增加战略筹码。
这次歼-10CE无预警机单杀阵风,让外界看清了真正的差距。
原以为超视距击杀必须依赖预警机引导,中国战机只是执行环节;结果真相是,国产雷达、导弹和整合技术,让歼-10CE可以独立完成整个杀伤链。
这不仅是对中国军工强大的写照,也是对体系化战力的最佳示范。
对巴基斯坦,这是一次提振士气的胜利;对印度,这是一次心理防线的崩塌;对国际市场,这是一个响亮的广告牌。
未来的空战拼的是体系,是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而中国已经用一场实战给世界上了一课:
真正的大国重器,不靠虚名,不靠堆钱,靠的是脚踏实地的技术积累和体系建设。
大江网:《“阵风”被歼-10击落,法国首次回应》2025年8月28日
环球时报:《印巴争论“5·7”空战战果》2025年8月11日
搜狐网:《不是靠A射B导!巴军回应击落阵风细节:你们太小看歼10C了》2025年9月29日
来源:南柯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