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上有一种寂寞感,比普通的寂寞还要寂寞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5-17 08:16 2

摘要:你会不会也是这样,明明和亲友们开心谈笑着,却突然想到散场以后的冷清,结果心情突然变得忧郁?又或是身边一个好朋友要出国进修了,明知道彼此还是会再见到面,但朋友离开后,却发现自己比想象中还要难过?

你会不会也是这样,明明和亲友们开心谈笑着,却突然想到散场以后的冷清,结果心情突然变得忧郁?又或是身边一个好朋友要出国进修了,明知道彼此还是会再见到面,但朋友离开后,却发现自己比想象中还要难过?

心理学上有一种寂寞感,比普通的寂寞还要寂寞,叫做 "Contrast Loneliness",对比孤独感,也就是「因为曾经拥有,而后失去」的对比,而形成的一种特别刺痛的感受。

有人陪,为什么还是觉得孤单?

这种「对比孤独感」其实很常见,甚至比我们想象中更普遍。

明明有人陪,却还是觉得孤单,甚至散场以后,寂寞感甚至比刚开始没见人时还要强烈,这种「对比孤独感」的背后原因,其实有很多。

心理学家 Paul Losoff 表示,如果我们在聚会中,无法真正放松做自己,觉得自己没被听见、不被理解,又或是正处在忧郁或焦虑的低潮中时,很容易会在一阵热闹过后,陷入冷清的孤寂感。

有时候,我们对社交有太大的期待,希望可以遇到另一个真诚的人,建立真正深层的情感连结,结果现实却只是彼此表面又敷衍地寒暄几句,这种「期待值的落差」,也会触发对比孤独感。

延续连结感、思考理想中的互动方式⋯⋯

这些方法能帮助减缓「对比孤独感」

对比孤独感,是一种比普通寂寞还要更刺痛的感受。

不过不要因此觉得自己在无病呻吟,这其实是很正常的一种情绪反应。很多时候,当我们在社交过后感到落寞,问题并不出在自己,而是这场互动没有真正满足到我们的心理需求。

不过,也有很多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减缓对比孤独感。

例如你可能去参加了一场同事聚会,过程还算愉快,大家有说有笑,但回家后,你却忍不住想:「我好像只是去凑人数的,没有人真的关心我在想什么。」这时候,与其沉浸在这样的负面情绪中,不如试着回想,是不是因为聚会的规模太大了?是不是太吵了?导致大家无法和彼此好好说话?如果是这样,或许下次你可以主动约某人一对一喝咖啡,试着建立有意义的关系。

美国一名年轻成人心理照护机构主管 Helene D’Jay 在 Huffpost 上建议,如果你很享受聚会的当下,却在事后陷入低落,可以用一些方式「延续那份连结感」,例如传几张当天的照片给朋友、发讯息和大家聊聊后续感想,甚至立刻约下一次见面。

除此之外,也不要忘了练习善待自己。如果你发现自己总在社交后,担心自己在互动时讲话太无趣,或是疑心是不是自己「不够好」,导致别人无法和你产生连结,这时请提醒自己,一场互动,并不能定义你这个人的价值。与其钻牛角尖,不如想一想:「如果可以重来一次,我希望这场聚会有什么不一样?」这个思考,能帮助我们更了解自己想要的连结是什么样子,并在下一次的社交中,付诸实行。

「对比孤独感」其实不是坏东西

而是「曾经拥有」最真实的情感证明

现代生活中,有太多时候我们都在「角色扮演」,微笑、应对、客套,却忘了自己的真实感受。当聚会结束、灯光熄灭,我们终于面对那个空下来的自己,也才惊觉,自己其实很需要一段真正深刻的情感关系。

其实「对比孤独感」并不是「坏东西」,因为这个感觉提醒了我们,我们渴望更深层的连结,也值得更真诚的关系,而有些寂寞,是因为我们曾经拥有,这本身就是最真实的情感证明。我们都会孤单,但只要愿意正视它、拥抱它、分享它,那样的感觉,就不再那么可怕了。

来源:murasaki紫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