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了舌尖,解了乡愁!四会的中秋佳品,你吃过哪些?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01 21:59 1

摘要:这事儿得从老字号改配方说起——怡源月饼做了低糖的,威隆出了迷你五仁,华源把月饼和旅游捆在一起卖,连沙糖桔汁都搞起了“现摘现榨”的体验。

四会的月饼和饮料不光让人想起老家的味道,还让当地的买卖越做越红火。

这事儿得从老字号改配方说起——怡源月饼做了低糖的,威隆出了迷你五仁,华源把月饼和旅游捆在一起卖,连沙糖桔汁都搞起了“现摘现榨”的体验。

这些老牌子突然变着法儿创新,不是闲的,是为了让更多人愿意掏钱,还能让四会这个地方被更多人记住。

先说月饼。

怡源干了这么多年,为啥突然搞低糖?

现在人买吃的,先看配料表,糖多了不敢买,尤其年轻人,怕胖。

要是还守着老方子死甜,年轻人不爱吃,光靠老顾客撑着,生意早晚缩水。

低糖款一出来,既保住了老味道的底子,又让讲究健康的人敢买,这就把消费群扩大了。

线上销售更不用多说,现在买东西都在手机上划拉,不开网店,外地想吃的人咋买?

等于把买卖从四会街头做到了全国。

威隆更精,专做五仁月饼,还搞“迷你”的。

五仁是老口味,老一辈认,但年轻人觉得一大个吃不完,麻烦。

迷你的一小个,上班路上、下午茶都能吃,不浪费,年轻人就愿意试试。

进大湾区商超也是一步好棋,广州、深圳这些地方,人多,花钱也大方,把月饼摆到他们家门口,比在四会本地卖得多得多。

全流程品控这话听着虚,其实是怕人说“老字号偷工减料”,现在食品安全抓得紧,说清楚每一步怎么做的,买的人才放心。

再看饮料。

沙糖桔是四会的宝贝,光卖桔子赚不了几个钱,做成汁就能多卖价。

好巧牌说“6小时鲜榨、13道工序”,还搞“现摘现榨”体验,这都是说给消费者听的:“你看,我这汁新鲜,没瞎糊弄”。

现在人买喝的,就信“新鲜”这俩字,觉得刚榨的比放了几天的健康。

桔田源跟高校合作搞“桔皮膳食纤维”,更聪明——桔子吃完皮扔了可惜,做成纤维加到酸奶、饼干里,又是一笔收入,等于一个桔子掰成好几瓣卖,农民能多赚钱,企业也能搞出新产品,一举两得。

这些吃的喝的,四会没光当零食卖,还把它们变成了“乡愁IP”。

搞“月饼制作体验游”,城里人带着孩子来做月饼,做完了肯定要发朋友圈,等于免费给四会打广告,游客来了还得住酒店、吃饭,当地其他生意也跟着好。

2023年办中秋美食节,直播带货卖月饼,正好赶上中秋前大家买货的热乎劲儿,一边看直播一边下单,货卖出去了,四会的风景、文化也顺带让人看见了。

最关键的一步是“地理标志”认证。

就像阳澄湖大闸蟹、西湖龙井,有了这认证,别人就不能随便说自己的是“四会沙糖桔汁”,四会的产品就成了独一份。

消费者买的时候认这个,觉得有认证的才正宗,愿意多花钱,品牌也就值钱了。

其实很多地方都有老味道,但有的地方守着老方子不变,年轻人不爱吃;有的光卖东西,没想过把吃的和当地的游玩、文化捆在一起。

四会的聪明在于,老手艺没丢(手工擀皮、实馅工艺),但懂年轻人要啥(低糖、迷你),也懂怎么让更多人知道(直播、体验游),最后把这些吃的变成了四会的名片——一提月饼饮料,就想起四会,这生意就做活了。

你们老家的老吃食,有没有像四会这样,又留住了老味道,又让家乡更热闹?

来源:豁达清泉G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