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皇甫松和皇甫湜是两父子,二人都在文学领域有所成就,父子齐名都是中唐古文作家,睦州新安(今浙江淳安)人。
皇甫松和皇甫湜是两父子,二人都在文学领域有所成就,父子齐名都是中唐古文作家,睦州新安(今浙江淳安)人。
唐诗宋词元曲,唐朝的诗,宋朝的词,元朝的曲,这种说法很容易固定某一文学形式。
其实唐诗里面就有很多诗人写诗也写词,只是那时候的词被诗的光芒所盖。
皇甫松就是既写词也写诗的文学家。唐诗宋词里面题材丰富、咏物、咏史、采莲、浣溪沙等等。
皇甫松写的采莲子既有诗的形式,也有词的形式,有诗有词。
《采莲子二首》:
其一
菡萏香连十顷陂,小姑贪戏采莲迟。
晚来弄水船头湿,更脱红裙裹鸭儿。
其二
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流。
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
能把诗写的生动有趣的诗人,在生活中也一定是个有趣的人,这两首诗写的都很有趣。
开篇切题“菡萏香连十顷陂,小姑贪戏采莲迟”。“菡萏”指荷花的花苞;“十顷陂”“十顷”虚数,指百积大,约百亩;“陂”指池塘。
荷花百亩满池塘,夏日荷塘晚采莲,菡萏绽放,正是采莲时节,一群少女坐于船上因贪玩嬉戏忘了采莲。
“晚来弄水船头湿,更脱红裙裹鸭儿”。“裹鸭儿”是指网鸭儿,鸭儿是指小鸭子。
这两句承“小姑贪戏采莲迟”,这群少女活无忧无虑,贪玩到把坐的地方船头都弄湿了。
尽兴处更是脱下红裙下塘网那游玩的小鸭子,诗人用句凝练以“贪戏”、“裹鸭儿”就将小姑娘的活泼顽皮描述历历在目,生动逼真。
第一首写少女,第二首写儿郎。“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流”。“滟滟”指湖面波光粼粼,水光浮动的样子。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杜牧《登九峰楼》“晴江滟滟含浅沙,高低绕郭滞秋花”。
王安石《北山》“北山输绿涨横陂,直堑回塘滟滟时”。滟滟一词文学意象丰富,故诗人多用于文学造作。
开篇两句因果互换,诗人用了倒装手法,应是“贪看年少信船流,船动湖光滟滟秋”。倒装手法并不影响全诗结构。
小船开动,水光浮动,水波相连间,湖光满面清秋,痴痴贪看少年郎,任小船随意流动。
“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少女看的少年看的痴迷,竟然无缘无故隔船抛丢莲子。
可是被远处的人看见,她大半天还在害羞,两首诗充满了民间生活气息。
皇甫松有二十首词存于《花间集》他也成了“花间派”词人之一。《忆江南.兰烬落》是有名的一首词。
兰烬落,屏上暗红蕉。
闲梦江南梅熟日,
夜船吹笛雨萧萧,
人语驿边桥。
此词为羁旅思乡词,作者通过梦境描述江南春景夜色图,落笔之处,尽显词人对故乡深深的思念之情。
全词由室内“屏上暗红蕉”到室外“江南梅熟日”,“吹笛雨萧萧”,“人语驿边桥”。
将一幅江南春景夜色图写的丝丝入扣,构思新奇,意境清幽。
来源:梅说古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