喊了十几年要建设「BIM全生命周期」,现实却是BIM所谓全生命周期有可能一直处于理论阶段,无法实现。听起来是不是很扎心?为什么在基建狂魔的中国,至今都找不出一个「BIM全生命周期」成功的项目案例?要知道国字头的施工企业、设计院,还有央企背景的施工企业一大堆,要钱有钱,要项目有项目,要人才有人才,他们应该行阿?很失望,他们的BIM运用也都是浅尝辄止,也只是为了应付业主,做个三维模型秀一圈;高级一点就弄个智慧工地加一堆监控;有的项目只需要管综就足够了,至少这样的BIM还算接地气。。。总之,当初所有说可以搞BIM全生命建设周期的人,结果证明都是大忽悠。最近「一模到底」这个概念炒得很火,让设计-施工-运维全阶段的相关工作人员都来鼓捣一套模型,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三个阶段无法「一模到底」的原因到底在哪里?01设计阶段用BIM来做正向设计有多扯淡?我们知道revit内置的负荷计算数据并没有很好的本土化,即便是按照规范要求参考数据,也不是从运维大数据反向指导设计,更不一定满足实际使用需求。建筑设计中各专业的设计软件用事实证明了它强大的专业性和生命力,你还相信一个revit能集成如此多的专业软件功能?就好比暖通想做一份精准的负荷计算,本土的Dest软件肯定是做暖通负荷计算最明智的选择,结构设计肯定是PKPM来得更快更专业。摘要:要知道国字头的施工企业、设计院,还有央企背景的施工企业一大堆,要钱有钱,要项目有项目,要人才有人才,他们应该行阿?很失望,他们的BIM运用也都是浅尝辄止,也只是为了应付业主,做个三维模型秀一圈;高级一点就弄个智慧工地加一堆监控;有的项目只需要管综就足够了,至少
用BIM出设计图也不是一劳永逸,从revit导出dwg文件后需要微调修改简直让人抓狂,要不然图面表现脏乱差简直没法看,关键是不按设计规范出图,想要通过审批简直是痴人说梦。不过可以确定的一点是,通过BIM设计协同后的效率肯定会比以往CAD合图会快。关键是你总不能拿着一个模型报批吧?BIM算量需要几个关键点:精准的建模、清晰的分类、套用不同的定额。难就难在前两点,精准建模对于软件和不同个体来说很难做到统一,墙板梁机电模型切割分类,好不容易算是把模型建好,结果模型使用材料又分不清,导出清单该合并的没合并根本没法用。后来又有revit导出其他格式进入某些专业算量软件,但是。。。他又要求按照他的建模要求才能算出数据否则就是报错。再后来又来了直接在算量软件建模再出算量,但是施工单位怎么可能在算量软件上改模型?算量软件公司开始了他的一盘大棋,说来说去,都是为了自己利益,其实跟BIM还真没多大关系了。用翻模来反向设计,无论多智能也无法还原设计师要表达的,还是需要手动修修改改。当然对于既有建筑也只有翻模。管线综合这个可能是BIM应用最落地的一个价值点,但是往往结果是知道哪有碰撞了,一群分包打来打去谁都不让,总之,要让一套BIM模型真正在施工过程中落地,项目管理手段远比模型重要得多。02施工阶段做好了施工模型后对指导施工单位真的用吗?从业人士都知道业主提出要求咱们就有对策,你还真能挨个查我吗?本来初衷是施工阶段依据施工模型要求现场按模型施工,直至最后交付一套竣工模型,但现实却是还要按照现场实际画?业主单位的施工模型是为了控制项目成本,但施工单位需要做的是不断制造变更签证,2亿的合同最后能结算出2.5亿叫本事,你觉得施工单位会拿施工模型当回事?在精装修还未进入时,我们对整栋楼的管线还是清楚的,精装一进场,谁也不知道管线长啥样了,拿着CAD图去结算去了,还指望施工单位静下心来按现场情况画模型?
至少我做这么多项目,竣工模型和现场最终能保证90%的相似度,就算很不错了,主要是主系统管道安装完之后,后期进场的一些小分包,基本在BIM模型里没有什么存在感了。理论上来说,应该有一套和现场几乎一样的数字化建筑模型和一些设备台帐数据,但实现起来太难了,原因大家都清楚。03运维阶段其实到这里呢,运维管理方拿到的BIM模型已经和现场有一定的差距了,业主心想花了这么一大笔钱做BIM还有什么价值可以复用吗?实际在运维阶段管理方已经不能拿着一堆revit文件进行管理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软件,或者说它更像是一个地图客观的告诉我们:设备和空间的位置,设备和空间的基本信息,设备和设备的连接关系,设备和空间的所属关系,设备和空间的服务关系。从这开始就有两个分支,一是在模型上描述设备和空间空气质量的实时状态,添加报警逻辑,并进行控制,也就是我们理解的运维管理平台。因为运维平台厂商没有一个统一要接口标准,再加上本身这个行业里诟病就很多:子系统数据格式不一致,通讯协议不一致,设备误报率高,前台页面组态经不起折腾时间久了对象匹配不上等。太多的运维管理软件把没有解决的问题强行嫁接到BIM上,折腾网络硬件部署,界面设计软件开发之后,物业觉得不好用无疑是打水漂。
另一个是在模型基础上对空间和设备资产管控,通过一些复杂的计算得出设备折旧率,包括一些其他经营管理需求的引入。物业工作的计划性管理,临时性工作调度,供应商管理,空间租赁,合同管理,库存管理等等功能花样繁多,一般定制化软件根本禁不起这么折腾,且软件开发成本也高得出奇。这样基于BIM的运维管理其实在界面上并没有继承三维模型的优势,反而是用了模型背后数据的关联性,成本回收周期无法考究,这让业主看起来钱并没有花到刀刃上。这两种厂家想蹭BIM热点翻新管理软件,却又得搞一波人在背后搞模型,不然没法维保。但是从以上阶段可知道我们手里的模型和现场差距如此巨大,该怎么作为最基本数据库供其他接口调用?无论是从BIM出发向应用层面,还是既有成熟行业向BIM靠拢都有极大的困难要突破。我举了这么多BIM不良应用的例子并不是否定了某种使用方法,而是我们现在要做的是踏踏实实将最底层的数据库建好——建筑模型。我猜这也是政策层面心里最想实现的,至于以后怎么用,现在谁也说不清楚,只能先把基建做好再说。
来源:科学收藏匣
免责声明:本站系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