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教孩子享受阅读的乐趣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5-17 03:51 3

摘要:我们带领孩子阅读时,可以分成三个层次,分别是读到了什么、为什么、和我有什么关系。以绘本《他们都看见了一只猫》为例。第一层次,在绘本中,不同的动物都看见了一只猫。第二层次,引导孩子思考为什么不同动物看到猫的反应不同。比如小朋友喜欢猫,看到猫会去摸,猫也很温顺;但

以下是中国台湾儿童文学作家余治莹近日在“扬州讲坛”上的演讲,内容有删减。

在台湾,我担任儿童阅读指导培训班的讲师,培训“绘本故事伴读师”,教孩子们从小享受阅读的乐趣。

我们带领孩子阅读时,可以分成三个层次,分别是读到了什么、为什么、和我有什么关系。以绘本《他们都看见了一只猫》为例。第一层次,在绘本中,不同的动物都看见了一只猫。第二层次,引导孩子思考为什么不同动物看到猫的反应不同。比如小朋友喜欢猫,看到猫会去摸,猫也很温顺;但是狗和猫不和谐,狗看见猫会哼哼想吠,猫则摆出迎战姿态。第三层次,把猫换成孩子,思考不同关系的人对待自己的方式有何不同,以及自己该如何对待他们,这样,孩子长大后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就能更得心应手。

在阅读过程中,我们可以运用很多策略,比如预测、推论、从图像去理解、整合知识、找出重点、提问、与生活连接、充实背景知识、了解作者观点等。

这里,我给大家分享一下我对于书的一些理解。

书就像一面镜子,它能让我们在书中看到自己。比如,在英国作家马里恩·杜查斯创作的绘本《鲍勃的蓝色忧郁期》中,小鸟鲍勃有两只瘦瘦长长的脚,被其他鸟类嘲笑。鲍勃一开始想办法遮掩自己的脚,后来发现不应该只看重外表,而应看重才能,最后鲍勃成了艺术家。在这本书里,鲍勃和蝙蝠是好朋友,蝙蝠离开后,鲍勃很伤心,用蓝色画了很多画,因为蓝色代表忧郁。后来,朋友们带他去山顶看日出,使他重新振作起来。小朋友们读这本书时,可以想想自己是否有过类似的心情以及自己是如何应对的,这本书能教导孩子如何更好地生活。

书像一扇窗户,一书一世界。打开不同的书,我们能看到不同的世界。比如,获得绘本界“奥斯卡奖”——凯迪克奖的童书《你好灯塔》,作者苏菲·布莱科尔去加拿大纽芬兰最北端的一座小岛体验了守塔人的生活。她发现,守塔人的生活并不悠闲,天黑后要让灯塔保持发光,大雾时每20秒钟要用棒子敲一次,提醒船只。她把守塔人的日常工作画进书里,包括擦亮透镜、注满灯油、剪掉灯芯、写守塔日记等。通过这本书,我们能了解在世界另一端的守塔人的生活。

书有时也像一道滑动的玻璃门,可以让我们“进进出出”。获得2024年国际安徒生奖插画师奖的西德尼·史密斯创作过绘本《等爸爸回家》。在这本书里,小男孩的爸爸是矿工,在海底下工作。小男孩从起床后就开始担心爸爸,看到海就会想起爸爸在挖煤。其间矿坑发生坍塌,大家都替小男孩担心。最后爸爸平安回家,小男孩开心地抱住爸爸,一家人温馨地围坐在一起吃晚餐。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会和小男孩一起经历担心、开心等情绪,感受这一家人的温暖,就像亲身经历一样。

除了这些文学性的绘本,孩子的阅读也不能“偏食”,不能因为性别就给孩子选择特定类型的书。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文学、艺术、音乐、科学等各类书籍都应该读,这样才能打下牢固的知识基础。比如《向大自然借点子》这本书,它告诉我们人类在发明器物、建造房屋等很多方面都是向大自然学习的。比如,磁悬浮列车或高铁的车头比较圆滑,是向鸟类学习的;蜘蛛结网让人联想到网络;蚊子的口器启发科学家发明了针头。

再以《蓝鲸》这本书为例,看看我们如何和孩子一起共读一本科普书。书中介绍说,蓝鲸是一种非常大且有力量的哺乳动物,它不是鱼。蓝鲸体形巨大,能长到30多米。它的皮肤其实是灰色的,因海水反射看起来像蓝色,所以叫蓝鲸。蓝鲸眼睛很小,视力不好,但嘴巴很大,上半部有三四百片像指甲材质的鲸须板,它通过鲸须板过滤海水来吃磷虾,一天要吃3500万只磷虾。蓝鲸下颚有皱褶,用来撑大口腔容纳海水和磷虾。它是哺乳动物,每15—20分钟要浮到海面吐气,喷出的气能吹大2000个气球,而且它睡眠很短,每次只能浅睡15—20分钟。

读完书后,我们可以带孩子去海洋馆看蓝鲸,或者看不同的影片、纪录片,让孩子更全面地了解蓝鲸。我们还可以带领孩子画蓝鲸,孩子画得越清楚,说明孩子对蓝鲸的了解越透彻。

带领孩子阅读,不只是为他们讲故事。我们希望书能像一面镜子,让孩子从中找到自己,完善自己;书像一扇窗户,让孩子看到世界的形形色色;书像滑动的玻璃门,让孩子能随时进出书的世界,和角色一起经历曲折,感受不同的心情,拓宽视野。在共读时,要让孩子心情愉快,理解内容,把知识转化为能力,让孩子成为快乐的爱书人。(余治莹)

来源:育儿美小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