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孤星计划》,就是以惊险片的格式,拍了一部谍战电影,如果把该片的时代背景替换,妥妥地就是约翰·弗兰克海默或威廉·弗莱德金式电影。如果再将故事模式替换,妥妥就是一部“同学聚会”互道珍重的青春情怀电影。
谍战电影,倒是跟想象的不太一样。
《孤星计划》,就是以惊险片的格式,拍了一部谍战电影,如果把该片的时代背景替换,妥妥地就是约翰·弗兰克海默或威廉·弗莱德金式电影。如果再将故事模式替换,妥妥就是一部“同学聚会”互道珍重的青春情怀电影。
这当然不是贬义,恰恰是俺觉得电影走了一条相对不一样的路线。
当下无论是华语谍战电影或是剧,剧情或模式都是有相应模板的,这是老传统,上世纪相关反特电影为雏形,在大概10多年前,09-12年期间,还是出品了一批耳熟能详、脍炙人口的精品。
而长期之后,多数谍战、特情类影视剧,在创作上难以摆脱以往同类电影的窠臼,在叙事模式上依照的还是以往的传统化程式。其实拓展一些说,类型是一种模式和规范,但当规范和模式已经在某一类型作品中颇为流行时,也反过来成为了一种桎梏,制约了作品的发展。
以谍战作品举例,这类作品一度过于依赖故事性,靠节奏、悬疑来吸引观众,且在人物开掘上,基本都是套模板,要么人物被动地服从故事情节,要么敌我双方各自塑造一对儿双雄类型的对手,甚至在对以上通用法则的不断复制中,人物配置、故事结构、叙事技巧呈现出来的多是一种雷同的格式。
PS,插一句,我有个编剧朋友几年前就写过谍战剧本,那过程简直了,天天在屋子里憋故事,想一个桥段或情节,却发现被某部同类作品已经用过了,然后就绞尽脑汁琢磨剧情怎么离奇怎么来,以至于精神衰弱,我一度以为他要升仙了。当然这他参与编剧的这部剧后来也播出了,豆瓣6分多,效果一般。
后来一块吃饭,他还跟我吐槽来着,说创作谍战剧,就属于“既要,又要”那种,既要故事曲折人物刻画鲜明,又要保持正面角色在人设上“洁癖”,很多地方无法发挥,就那么生编,所以很痛苦,效果也不算太好。
不过这几年谍战影视剧有所起色,单说电影这边,张艺谋的《悬崖之上》,与程耳的《无名》都属于代表作,但二者其实相对比较个性,因为个人风格过于鲜明,且创作者有着对故事驾驭度的娴熟技巧,说白了就是其他人学不来。
不过两部电影的成功,貌似有点给后来同类作品找到破除类型桎梏的契机、引导创作者打开思路的感觉。
啰嗦了半天,终于回到《孤星计划》了。因为这部电影就是有点“打开思路”的意思。首先电影比较有特色的一点,就是“化繁为简”。
电影的主体叙事,就是发生在“三天两夜”,主线故事就是护送一个神秘的目标人物离开上海。说白了,其实就是“任务片”,看过《碟中谍》系列的观众对这种格式都很了解,但电影的风格和故事情节设置,跟后者完全不同,更像是上世纪的那种一度流行的惊险电影。
如卷首举例的那两位西方导演,具体到作品就是威廉·弗莱德金的《法国贩毒网》和约翰·弗兰克海默的《浪人》。二者的共同点就是设定了一个限时限定的任务,追求故事的短平快,并将角色让位给情节,强调整体冷冰冰的质感和快节奏叙事带来的惊险效果。
而《孤星计划》也是如此,电影更具体一些,有点像《悬崖之上》与《浪人》的结合体。
就是选取了环境背景下的一个“横切面”,把任务目标、任务关键角色,都隐藏在了故事背后,就好比武侠片争夺武林秘籍,这个秘籍到底是什么,没人知道,剧情只是专注做任务,这叫“棋子戏”。
导演徐展雄一切“从简”——抛弃了传统谍战作品繁琐的人物刻画和曲折剧情的营造,将主要人物限定在了2-3个人之内,对角色进行点缀性的刻画。
同时借光大众相对熟悉的时代背景,以“五卅运动”和“四一二事件”为关键背景,带出了人物立场,为什么昔日的同学最终要兵戎相见,渲染到位。
而这个“三天两夜”的限时任务,其中用倒叙、闪回等方式,穿插了一些谍战电影的经典要素,如在特定场景接头、对暗号、立场塑造等,使得故事线被拉长。
期间也涉及到了怀疑、不信任以及背叛等传统谍战元素,主要在叙事上,参考了20世纪60、70年代惊险片的模式。
即主线任务走惊险格式,故事内部依靠人设和立场上点缀悬疑风格,以猜忌、背叛与信任建立故事的“钩子”,同时再把风格调配到冰冷或者肃杀一些,营造叙事风格,同时降低“角色让位给故事”带来人物性偏弱的感受,因为文本上的极简处理会带来影像风格的升级,就是惊险片常见的基本模式。
这里还要插播一句,都说我国的谍战类作品,基本都是基于上世纪70、80年代的反特、特情电影模式,而这些作品的蓝本,正是西方的60、70年代的惊险片,并融入了自己的叙事特色才糅合而成。
而《孤星计划》相当于“挖”到祖师爷了。
不过电影最后一幕,还玩了一招“叙述性诡计”,我认为应该是电影最大的亮点了,虽然可以猜到角色设定大概率会有反转,但真的没有猜到是这样的剧情设置。
这里就不剧透了,只是单独说一下角色动机,为什么他们会这样做。
在电影发生的时代背景下,一切追求破旧立新,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换句话说,也是需要“救星”的时代。
救亡与启蒙的年代,饱受蹂躏的中国人总免不了有救世主情结——普罗大众渴望有“救星”带领他们,于是电影在一个波诡云谲的背景里,打造了一出关于“救星引导大众”的大环境。
只不过我们常常忽略这个事实。在我看来,电影跟当年的《十月围城》有些类似,但“救星”的塑造更加模糊,并没有具体指向某个人,但我们都明白这个人是谁。
而且电影的目的也很明确,他并没有简单的树立一个高、大、全的神主牌位,而用是着力于一群年轻人群像,用“横切面”的手法较为全面的展现了一个具体事件,侧面反映时代风貌。
所以,整部《孤星计划》看下来,便是一出仁人志士舍生取义的“同学聚会”。
电影开场,就用倒叙的方式,塑造了以王源饰演的李一民为首的工人和学生们相濡以沫的形象,所谓英雄不问出处,他们的出身也是三教九流,汽车修理工、军官的儿子、帮派子弟……
大家出身不同,但进入大学当了同学之后,就一视同仁,志趣相投的都是朋友。
这里再度剥离时代背景,电影的主角是一群毕业之后的年轻人,应届生。他们生活都不太如意,有的理想破灭看不到目标而选择颓废,有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而终日摸鱼。
在丧失生活动力的低谷里,还谈什么梦想,说什么目标?他们其实跟我们差不多。
而有了时代背景的营造,就是在逆境之中,他们看到一盏明灯,就是这个救星。最终他们拧成一股绳,为了共同的理想而奋斗,最终合力完成了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从“不可能”到“可能”,在过程中,他们的情感都回到了大学时期,都得到凝聚;然而,比起自己走出困境,这时候,你需要一个朋友,你们互相协助,一起重回巅峰。
电影后半段就是“大学同学聚会”,为什么不是初中、高中同学会?我觉得在座的各位,比我更加清楚,大学同学,那些与你一个宿舍或者一个班,乃至志趣相投、话术投机的兄弟姐妹们,是建立在你人生观和价值观完善的基础上,那种友情,难得可贵。
电影把控年轻人心态方面,还是非常准确的,尤其最后一幕的大布局,英雄的卑微出身早已是欲扬先抑的坊间惯用手法,片中对“反派人物”的心路交待,才更加耐人寻味,这也是他们的动机。
电影其实延续这几年大片里常见的“青年觉醒”包装,诸如开场部分,把革命情怀渲染得悲壮无比。不得不说这确实行之有效,讲到了点上。这种东西不是绑架,也不需要推己及人,它只要引起你的共鸣和思索,那电影就成功了。
而比起其他电影做出革命浪漫主义姿态或者直接升华主题拔高一切的做法,《孤星计划》将伟光正的形象全盘隐藏在故事背后,着眼于对行动目的描述。更有同学聚会之后,重新激活那些感慨与情怀,目标一致再加上复仇,与时代氛围的渲染的融合,成为故事最大的推动力。
因此,电影的结尾一幕,介于舍身的动容和复仇的爽快之间的情感往往是最复杂的。
来源:邓邓谈谈电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