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康熙十三年春,湖南石门夹山寺的晨钟刚响,72岁的奉天玉和尚突然摔碎茶碗,对弟子野拂低吼:“九宫山的坟茔该扫了!”野拂浑身一震——师父口中的“九宫山”,正是三十年前清廷宣称李自成毙命之地。更诡异的是,夹山寺后山一座“一墓三穴”的坟冢里,埋着一尊刻有“米脂”字样的
康熙十三年春,湖南石门夹山寺的晨钟刚响,72岁的奉天玉和尚突然摔碎茶碗,对弟子野拂低吼:“九宫山的坟茔该扫了!”野拂浑身一震——师父口中的“九宫山”,正是三十年前清廷宣称李自成毙命之地。更诡异的是,夹山寺后山一座“一墓三穴”的坟冢里,埋着一尊刻有“米脂”字样的骨灰坛。这究竟是高僧圆寂,还是闯王金蝉脱壳?
这事儿得从乾隆十一年的澧州知州何璘说起。这位举人出身的官员,修地方志时听说夹山寺有个“奉天玉大和尚”,法号竟暗藏玄机——李自成当年在西安建大顺政权时,刻的玉玺就是“奉天倡义大元帅”。何璘连夜翻山查访,在寺里亲眼见到一幅老和尚画像:方脸阔额、鼻梁高挺,活脱脱陕北汉子模样。更蹊跷的是,和尚的陪葬品里竟有“西安王”铜马铃和刻着“永昌通宝”的铜钱,而“永昌”正是李自成的年号。何璘在《书李自成传后》里写道:“闯贼实窜澧州,独隐夹山为僧”,硬生生把《明史》里的“九宫山毙命”撕开一道口子。
最硬的证据藏在墓葬里。1980年考古队撬开奉天玉墓室,眼前景象让专家倒吸凉气——三穴并列的葬式,正是陕西米脂特有的“一墓三棺”风俗,中间埋骨灰,左右放法器。而李自成老家祖坟,清一色这格局。更绝的是骨灰坛上的铭文:“身披北斗头戴三台,寿山水远,石朽人来”,暗藏“闯王陵”三字。您说哪个高僧会这么埋?分明是帝王心机!就连陪葬的梅花诗残片,笔迹都和李自成早年题在西安行宫墙上的《咏梅》如出一辙。
反对派揪着两点不放。一是清军统帅阿济格当年报称“李贼尸腐莫辨”,二是《明史》咬定他死于湖北九宫山。可细琢磨就露馅——九宫山被杀的李延,墓碑上刻着“米脂李延”,佩剑也出土了,分明是李自成的替身。清廷当年急着庆功,哪敢细查?多尔衮训斥阿济格“谎报军情”,转头又恢复他亲王爵位,这戏演得够假!倒是夹山寺的地宫暗藏玄机,巷道纵横连着一间间石室,活脱脱屯兵洞的架势,哪个和尚需要这阵仗?
野拂和尚的墓更添实锤。这位奉天玉的弟子,墓碑上写“临济宗三十三世”,可陪葬的铜印刻着“大顺军师”。更绝的是他的法号“野拂”——野者流寇,拂者扫平天下,李自成的亲侄子李过,字补之,当年正是大顺军二把手。野拂塔铭里那句“百炼精金,补之为铭”,直接把李过的字嵌进去了,这不是秃子头上的虱子?
要说画像露馅,李自成左眼受过箭伤,可奉天玉画像双目炯炯。但您细看画像衣领——陕北羊皮袄的翻领样式,湖南高僧哪会穿这个?还有夹山寺的梅花诗碑,“金鞍玉镫马如龙”这种戎马句子,哪个出家人写得出来?当年石门县令魏绍芳的日记里记着:“顺治九年,奉天玉携金万两重修寺院”,清初一个和尚哪来这么多钱?除非他是带着大顺军宝藏跑路的闯王!
如今夹山寺的闯王陵前香火不绝,九宫山的荒冢却杂草丛生。下次您路过石门,不妨去地宫转转——那幽深的巷道,说不准就是李自成看着清军撤走时,摸着光头笑的暗道。三百年谜案,真相或许就藏在青灯古佛与金戈铁马的交错里,您说呢?
来源:神秘船帆一点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