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只盯AI!存储芯片悄悄迎来黄金拐点,国产替代这次真能扛大旗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30 14:59 1

摘要:最近刷市场动态的朋友,大概率被AI相关的消息刷屏了,但有个细分领域已经悄悄走出了强劲行情,那就是存储芯片。可能有人会问,存储芯片不就是手机、电脑里存东西的零件吗,怎么突然就火了?其实这背后不是偶然,而是供需两端共同推动的结果,更关键的是,国产存储企业这次终于拿

最近刷市场动态的朋友,大概率被AI相关的消息刷屏了,但有个细分领域已经悄悄走出了强劲行情,那就是存储芯片。可能有人会问,存储芯片不就是手机、电脑里存东西的零件吗,怎么突然就火了?其实这背后不是偶然,而是供需两端共同推动的结果,更关键的是,国产存储企业这次终于拿出了能打的实力,整个行业的格局都在发生变化。

先给大家说清楚,存储芯片到底有多重要。咱们日常用的手机,存照片、存APP需要它;办公用的电脑,装文件、跑程序离不开它;现在火得发烫的AI领域,不管是大模型训练还是智能终端应用,都需要海量数据支撑,而这些数据的存储、读取,全得靠存储芯片。简单说,没有存储芯片,所有需要“记东西”的电子设备都得停转。

从全球市场来看,存储芯片是半导体行业里的“大块头”,2024年全球市场规模已经达到1655亿美元,占整个半导体市场的26%,仅次于逻辑芯片。但这个行业有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周期性特别强,过去几年就经历了一轮大起大落。2023年的时候,因为消费电子需求疲软,加上行业库存高企,存储芯片价格一路下跌,全球市场规模跌到923亿美元,同比下滑29%,连三星、SK海力士这些国际大厂的毛利率都跌到了负数,整个行业一片低迷。

不过从2024年开始,情况就不一样了。首先是下游需求突然爆发,AI数据中心成了最大的“增量引擎”。要知道,训练一个大模型需要几十甚至上百PB的数据,这些数据得实时存储、快速读取,对存储芯片的容量和速度要求特别高,像HBM(高带宽内存)这种高端存储产品,需求直接翻倍增长。同时,消费电子也在慢慢回暖,手机、PC的换机潮逐渐到来,加上汽车电子、物联网设备的普及,对中低端存储芯片的需求也在稳步回升。

需求涨了,供给端也在配合。之前行业低迷的时候,三星、SK海力士、美光这些国际大厂纷纷减产,主动去库存,到2024年下半年,库存基本回到了合理水平。供需一平衡,价格自然就涨起来了。数据能说明一切,DDR4 8Gb颗粒从2023年的底部到2024年底,价格涨了129%;TLC 256Gb晶圆也涨了79%。到了2025年第二季度,DRAM产业营收季增17.1%,Nand Flash营收季增22.0%,SK海力士的毛利率修复到50%以上,美光也接近40%,整个行业彻底从低谷走了出来,进入了上行周期。

但更让人兴奋的,不是行业周期的反弹,而是国产替代的加速。以前提到存储芯片,大家想到的都是三星、SK海力士、美光这些国外企业,尤其是DRAM和Nand Flash这两个主流领域,长期被这几家垄断,2025年第二季度,三星、SK海力士、美光在DRAM市场的份额加起来超过90%,Nand Flash市场前五家厂商的份额也超过90%,国内企业想挤进去难如登天。

不过这些年,国内企业一直在默默发力。以长江存储为例,在Nand Flash领域,已经实现了从2D到3D的技术突破,现在能生产128层甚至更高层数的3D NAND产品,性能和成本控制都达到了国际二流水平,在国内手机厂商的供应链里,已经能看到长江存储的身影。在DRAM领域,长鑫存储也突破了LPDDR4技术,虽然和国际大厂还有一代的差距,但已经能满足中低端消费电子和物联网设备的需求,不用再完全依赖进口。

可能有人会觉得,国产存储芯片和国际大厂还有差距,值得这么期待吗?其实大家可以换个角度想,十年前,咱们连28nm的芯片都很难自主生产,现在在存储芯片这种高难度领域,已经能实现技术突破和量产,这本身就是巨大的进步。而且国产替代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时间积累,但现在已经看到了明确的方向:一方面,国内有庞大的市场需求,手机、PC、数据中心、汽车电子,这些都是国产存储芯片的“练兵场”,有了市场支撑,企业就能不断迭代技术、降低成本;另一方面,政策也在持续支持半导体产业,从研发补贴到产业链配套,都在为国产存储芯片创造更好的环境。

更关键的是,国产替代不仅仅是“替代”,更是“突围”。以前国际大厂掌握着技术和定价权,想涨价就涨价,想减产就减产,国内下游企业只能被动接受。现在国产企业能生产出合格的产品,不仅能降低国内企业的采购成本,还能打破国际垄断,让整个行业的竞争更加公平。比如之前HBM因为需求暴涨,价格被炒得很高,现在国内企业也在布局HBM技术,虽然还没量产,但已经给国际大厂带来了竞争压力,这就是国产替代的意义所在。

当然,我们也不能盲目乐观,国产存储芯片还有很多挑战需要面对。比如在高端技术领域,像HBM3、3D NAND的高层数技术,和国际大厂还有差距;在产能和良率方面,也需要进一步提升;而且存储芯片行业是重资产行业,研发投入大、回报周期长,需要企业有足够的资金和耐心。但这些挑战都是发展中的问题,只要方向对了,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就一定能看到成果。

对于普通投资者或者行业观察者来说,存储芯片行业的黄金拐点,不仅是一个投资机会,更是中国半导体产业崛起的一个缩影。过去我们在很多高科技领域都处于“跟跑”状态,现在在存储芯片领域,已经开始从“跟跑”向“并跑”迈进,未来甚至有可能实现“领跑”。这背后,是无数工程师的日夜研发,是企业的坚持投入,也是整个国家产业链的协同发力。

最后想跟大家探讨一下,你觉得国产存储芯片最快多久能在高端领域追上国际大厂?你身边有没有用到国产存储芯片的电子设备?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我是秘境,我每天会分享有用的知识,感谢大家的喜欢,咱们明天见!!

来源:秘境

相关推荐